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舊書市場一般賣什麼

舊書市場一般賣什麼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30 03:10:38

現代快報訊(記者 史童歌 文/攝)位于南京倉巷附近的小陳書店,十幾平方米的店鋪,堆放着四萬多冊舊書,店主陳懷明開書店已經20多年,從大家口中的“小陳”變成了“老陳”。在經營舊書生意的這些年,陳懷明見證了“舊書一條街”的興衰起落,也窺見了紙質讀書人的精神世界。

店裡收藏四萬多冊舊書,淘舊書全靠緣分

舊書市場一般賣什麼(經營二十多年有四萬多冊書籍)1

收音機、老鐘表、舊電視機、水墨字畫、磁帶光盤……走進陳懷明的書店,歲月的感覺撲面而來,成堆的舊書因為長時間積存,微微散發着發黴的味道。沿着樓梯走進地下室,有種“别有洞天”的感覺,四面牆上的書架被塞得滿滿當當,樓梯上、角落裡、地面上都摞滿了書,犄角旮旯也得到了充分利用。

“老闆,今天又來掃貨了。”在附近工作的小劉已經是這家店的老顧客了,熟絡地跟陳懷明打了個招呼後,她便一頭紮進地下室開始找書。小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己是在幾個月前閑逛時,無意看到這家店鋪,進來後便被海量的舊書所吸引,每次都會在店裡待很久,可以淘到不少好書。

舊書市場一般賣什麼(經營二十多年有四萬多冊書籍)2

小劉平時愛看曆史類和古典文學類的書籍,這次來淘書,她想買些老版本的《大學》《中庸》《孟子》等,像口袋書一樣方便攜帶,可以随時翻看。“但是淘書嘛,主要看緣分,在一排排舊書中‘撿漏’才是淘書最大的樂趣。”說話間,小劉向記者展示了手中拿着的書頁發黃的《論秦始皇》,是她這次淘書的意外收獲。

十幾平方米的空間裡,三三兩兩的顧客正在挑選舊書,狹窄的通道勉強能夠容納一人通行。85後的江老師也是這家書店的常客,周末的時候,他便經常來舊書市場逛一逛,“翻開一本舊書,就像打開了時光機,有時會在書裡看到上一位主人的借書證、信箋,還有他留下的筆迹,仿佛有種時空對話的感覺,挺有趣的。”

“店裡所有書,再加上家裡存放的,大概有四萬多冊吧。”陳懷明說,這些舊書大部分都是孤品,或者僅存兩三本,有時顧客問起某本書的位置,他也會想不起來放在哪裡。“不抱目的來淘書的顧客比較多,經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從書攤到書店,見證“舊書一條街”的興衰起落

舊書市場一般賣什麼(經營二十多年有四萬多冊書籍)3

陳懷明與舊書已經結緣20多年。上世紀90年代,他從安徽老家來到南京,在朝天宮附近的飯店裡打工,因為自己沒事也愛看書,所以經常往朝天宮古玩市場的舊書攤上跑。“當時那邊賣書的攤位很多,跟那些賣書的熟了,感覺挺有意思,自己也開始擺攤賣書。”

上世紀90年代末是南京舊書市場的黃金時代。擺攤的那幾年,陳懷明見證了朝天宮舊書市場的繁華,舊書攤販夜裡便前來占攤位,一坐坐到天亮,馬路邊上、朝天宮圍牆外,一家挨着一家,幾百上千個攤位綿延上千米,全國各地的書販子、淘友都來淘舊書,場景十分熱鬧。

“大概擺了三四年的攤子,攢了些積蓄,就在倉巷這邊租了間店鋪。”陳懷明的第一家書店,開在了倉巷97号,陸陸續續地,越來越多的書店入駐倉巷,整條街最多時有四五十家書店。2012年春節,倉巷的老房子拆遷,陳懷明帶着他的舊書們,一起搬到了不遠處的丁家巷内。由于受到網絡的沖擊,看書的人也變少了,在那次拆遷中,倉巷的不少書店便銷聲匿迹了。

從實體書店到線上平台,愛書人讓舊書“活”了下來

舊書市場一般賣什麼(經營二十多年有四萬多冊書籍)4

現在的倉巷,僅剩下四五家書店。舊書生意不如以前景氣,陳懷明也嘗試業态轉型,在線上舊書網站上注冊了網店。在他的店鋪裡,上架了三萬多冊舊書,還有收音機、磁帶、光碟、老照片、明信片等老物件。開拓銷售渠道後,店内的生意逐漸好轉,每天忙着拍照、上新、打包、發貨,近三個月,共完成了367筆訂單。

與舊書陪伴的20多年來,老陳感慨是愛書人讓舊書“活”了下來。“前段時間,還有個北京的淘友專程到南京找到這家店,買了幾十本書,他很高興,還要和我合影。”淘友告訴老陳,十幾年前曾來過南京倉巷的舊書市場,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有當年留存下來的店鋪,讓他很感慨,想專程來看看,挑些好書。

這間小小的書店,也成為了人們對舊書感情的承載地。一次收書經曆讓老陳印象深刻,有個賣書人找到他,帶着家裡的幾摞舊書,說不在乎能換多少錢,隻要能讓這些舊書繼續傳給其他人,發揮它們的閱讀價值便可以了。感受到這些真正愛書的人對舊書的感情,老陳也很感動,要将這家小店繼續開下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