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感,說白了就是感知和解釋我們周邊事物的形狀與空間的能力。很多人認為,隻有設計師、建築師、數學家才需要這種能力。
其實,我們對空間技能的使用遠比想象的還要頻繁,比如解讀人臉區分不同的人,怎麼去附近的遊樂園,寫字時該怎麼寫,每筆之間要留多少空隙。
總之言之,我們的學習、認知、一舉一動都離不開空間。
空間感強的人,不僅僅是數學好,繪畫能力強,寫字也更加好看,這也是為什麼學霸沒有特意練過字,但是字迹卻非常的清晰工整、卷面永遠保持整潔的原因。
空間思維能力強的人,還能小中見大。通過小小的手勢、表情與神态,就能破譯背後的情感和意圖,看問題、想東西也更加的立體、全面。
所以說,空間感越好的人越聰明。
空間思維能力是孩子智力發育的六大關鍵領域之一,那該如何培養孩子的空間感呢?
0-8歲是孩子空間思維快速發展的時期,寶寶出生後,爸媽要長期堅持做好4件小事。
流時多用空間詞彙大腦在語言方面有着着巨大的可塑性,平時跟孩子交流互動的時候,多使用描述空間的詞彙,孩子能夠更好地理解所在的空間。
比如,桌上有兩個一大一小的蘋果,不要問,“你要哪一個?”。你可以問,“桌子上面有兩個蘋果,你要小的,還是要大的?”。
不要說,”我把玩具放好了”,而是說,“我把玩具放在書架左側的箱子裡了”。
反正就是盡可能多地去描述物體的大小、形狀、狀态、距離、方向和位置關系。現在我把常用的空間詞彙彙總在這張表上,供大家參考。
玩積木遊戲
孩子玩積木遊戲的時候,要仔細觀察、堆砌、旋轉、定位,反複試錯,才能把腦中想象的造型建造出來。
孩子這樣一邊想一邊動手,能夠更好地理解形狀和位置關系,逐漸提升空間認知能力。
做鬼臉遊戲不知道你沒有發現,寶寶都很喜歡盯着媽媽的臉看,而且特别喜歡看眼睛和嘴巴,哪怕是剛出生不久、視力隻有0.02左右的小寶寶也不例外。
其實寶寶盯着你看,是在反複觀察你嘴巴跟眼睛的形狀,以此來區分眼前的這位是爸爸還是媽媽,或者解讀表情背後的情感。
媽媽的嘴唇要是緊緊地抿成一條線,那媽媽肯定生氣了;要是嘴巴彎成一條朝上的弧線,說明媽媽在笑。
誇張的表情特别容易吸引寶寶,所以平常可以多跟寶寶玩做鬼臉遊戲,讓寶寶經常觀察、模仿表情的變化,感受不同情緒在五官上的變化,從而提高他的視覺理解力。
這樣孩子日後就能夠更好地識别與感知他人的情緒,成為一個情高極高的社交達人。
跳繩
怎麼跳繩才能提高空間感呢?我們可以先在地面上畫一個圓圈,然後讓孩子在在這個圓圈内跳繩。
習慣平地之後,可以嘗試在有斜面的上下坡跳繩,難度加大之後,會更好玩,訓練效果也會更好。
不過跳繩一般适合5歲以上的孩子玩,而且要循序漸進。還沒跳過的孩子,可以先從空繩開始學會跳第一個。
會跳之後的第一周,每天先跳10個,然後從第二周,慢慢增加運動量。
如果孩子第三周能跳到30個左右,那就可以固定數量了。為了讓孩子更好地堅持下去,每完成一個階段性的任務之後,可以給一些獎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