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如果你是南方人,初到北方是不是被這裡的“澡堂文化”所震驚。
尤其“搓澡”這件事,甚至有些恐懼。
洗澡水要燙,搓澡師傅要壯,下手得狠才能洗幹淨。
搓澡時,不但必須要把黑泥搓出來,甚至連白的泥球都不能有,幹淨是幹淨,就是這太疼了!
讓人想起一句老歌:“這是多麼痛的領悟~”
搓澡到底傷不傷皮膚?忽然,有人想到這樣搓澡難道不會傷皮膚嗎?
其實你的猜測完全正确,過度地搓澡的确會對皮膚産生損傷。
當你搓出黑色泥球的時候,這是角質層上層一些已經要死掉脫落皮屑和灰塵、油污混合形成的黑球。
但是,每次搓澡狠了,出來的白球可就不是皮屑和油污了,而是純的角質層。
搓掉後,會讓角質層變薄,而你恰好又沒有潤膚,就十分容易導緻皮膚幹裂。
一旦皮膚幹裂,外界刺激進來導緻皮膚發癢。
最後你越癢越抓, 裂口越抓越大,最後造成——幹燥性濕疹。
晚上一脫褲子進被窩,腿就開始癢,一抓起紅疙瘩,紅疙瘩最後連成片都出風團了。
但是到後半夜這紅疙瘩還能消退,早上起來身上什麼都沒有了,這就是典型的幹燥性濕疹。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其實,後半夜瘙癢情況消失的原因是皮膚裂口中的東西滲出來,将裂口強行堵上了,所以後半夜皮膚就趨于平靜了,也就不癢了。
雖然不癢了,但是這個現象對于皮膚的損失是十分嚴重的。
尤其是幹性濕疹沒有處理好,很有可能最後就慢慢演變成了——慢性濕疹。
在北方很多人小腿都會有一塊又一塊的癢疹,不但在冬季這種十分幹燥的季節會癢,連夏天也一直在癢,每天都要抓、撓皮膚,十分遭罪。
如何正确“搓澡”?其實,錯誤的不是搓澡本身這件事,而是我們的方法要正确。
首先,洗澡水溫不一定不要太高,一般隻需40度左右,不冰不燙即可。因為太高的水溫會損傷的你表皮,讓皮膚變得更加幹裂,也容易受到刺激。
然後是“搓澡方式”,教科書上是這樣告訴我們如何正确搓澡的。
我們首先用毛巾或浴球打濕沾上沐浴露,讓泡沫在肌膚上走一到二遍,最多三遍。
這樣過後,你會發現我們根本不用發狠勁去搓或使用搓澡巾,皮膚一樣可以變得光滑,因為身上的老廢角質層已經被帶走了。
總而言之,角質層本該脫落的這樣自然會脫落,沒有必要脫落的角質層我們也不要故意為了幹淨,而去使勁搓掉它,因為它還要對皮膚起到保護作用。
最後,我們一定不能忽略洗澡之後潤膚的問題。
洗澡後有對于皮膚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