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中建八局始終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決策部署,以集團“一創五強”和局“六個一流”戰略目标為引領,搶抓改革契機,着力推進各項措施,激發企業内生動力,改革成效持續凸顯,企業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決戰決勝之年,中建八局推出“改革創新”專欄,總結各單位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展及成果,展示典型改革創新經驗。本期,請跟随鐵君一起探訪中建八局三公司的改革典型經驗。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開展以來,中建八局三公司始終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決策部署,以集團“一創五強”和局“六個一流”戰略目标為引領,搶抓改革機遇期,不斷強化機制賦能,堅持科技創新和數字化轉型雙管齊下,全方位促進公司高質量轉型發展。
加碼體制變革 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推進組織結構更趨柔性。公司緊抓行業變化趨勢,積極應對内外部環境變化,适時調整組織結構,打破組織結構條塊分割的局面,提高各級組織對市場的反應能力。成立南京中建八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着力凸顯“建築業 互聯網科技”的雙向加持;推進建築産業分公司向制造業企業轉型,強化管理思維由“管項目”向“管産品”轉換;根據市場需求,強化流程再造,推動職能部門管理業務化,成立以業務為中心的基礎設施事業部和軍民融合事業部,适時設立虛拟EPC管理中心。
△南京中建八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揭牌
二是推進市場布局更為優化。緊跟國家和地區戰略導向,推動屬地機構的“點”形成對區域市場“面”的支撐,不斷優化市場布局。貫徹落實央地融合發展戰略,推動成立屬地法人公司,其中蘇南建設和蘇州建設逐步邁入實體化運營,徐州、重慶、建築産業公司正加快推進;探索組建浙江、廣東、西安等5家城市公司,并完善《城市公司授權管理辦法》等配套體系;設立38家區域經理部和專業事業部,營銷職能進一步下沉至縣區一級,初步形成“公司總部協調省級市場,城市公司(分公司)開發市級市場,區域經理和專業事業部落實縣區級、專業市場”的三級市場營銷體系。
△中建八局(蘇州)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揭牌
三是推進績效考核更加嚴肅。堅持績效考核“嚴”字當頭。以高目标引領,打造高績效文化,科學設置考核指标,嚴肅考核程序,嚴格考核評價,強化績效考核過程管控。兩級總部強化月度考核,将每月總經理辦公會納入績效考核管理體系,改變以往績效考核“一年考一次,一考定終身”的局面。修訂二級單位績效考核管理辦法,突出“放大戰略引領,縮小曆史影響”的經營目标,區分主業單位、專業單位和科技型單位的績效考核差異性。
△總經理辦公會
四是創新投融資方式更趨靈活。發揮全産業鍊優勢,堅持在投融資領域“借船出海”。強化産業鍊資源整合,與光大集團、遠東宏信與重慶國調等知名運營商及融資機建立合作關系,打造差異化競争優勢;積極挖掘轉型升級投融資建造和PPP業務投資機會,在風險可控範圍内,創新采用“小資金撬動大項目”的杠杠思維,帶動施工總承包項目營銷。
△重慶朝天門PPP項目
加大科技創新 強化成果應用
一是加大科技創新研發強度。公司重視科技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近三年,科技研發累計投入14.72億元,平均增長率為25.48%。其中,2021年科技研發投入達6.33億元,研發強度突破2%。
△2021年發明專利授權12項
二是拓寬技術創新成果應用範圍。堅持以解決項目實際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施科技研發“揭榜挂帥”,集思廣益,通過科技成果申報培訓、科技研發課題驗收、專項成果獎勵等機制鼓勵将技術成果轉換為生産力,堅持軟件和硬件“雙管齊下”,以重點項目的應用為示範帶動整體應用率。硬件方面着力研發智能建造設備,研發出2款機器人和1款智能造橋機,自行走智能測量機器人已在3個項目成功應用,測量最大效率可達200分鐘每千平方米,比人工測量快32.5%;砌築機器人應用施工面積37.45萬平方米,平均每塊牆闆安裝減少2名操作工人;智能造橋機應用2個項目,覆蓋長度40餘公裡,縮短18%的施工工期。軟件方面重點研發差異化的數字信息系統,以醫院智慧運維系統為例,實現BIM與視頻監控、電子巡更、安防報警、電力監測、客流車流、人臉識别、室内定位、機房環控等系統對接,打破前段建設與後端運維的壁壘,在4個醫院項目應用,同時為10個醫院項目的競标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自行走智能測量機器人
△智能造橋機央視報道
加速數字升級 賦能建造主業
一是推進“四化”融合發展。以業務需求為出發點,堅持“464”數字化轉型戰略,推進标準化和信息化縱深融合,建立智能化發展“基座”。前端,把标準化管理手冊接入在線平台,實現标準化、信息化在線下和線上的融合;中端,将線上沉澱的零散信息進行“元數據”化改造,形成計算機可識别的語言;終端,建立以工作流為導向的業務協同,采用算法技術實現信息的規模化和智能化計算(計算過程也是信息采集過程,速度更快、更精準、數據規模更大)。形成“前端信息采集(信息化、标準化)、中端信息加工(數字化)、終端信息計算(智能化)”螺旋式的叠代閉環。公司先後投入資金1260餘萬,基本打通“前端”、“中端”和“終端”的融合路徑,集成營銷、生産、人力資源等20個業務模塊,研發506個功能,形成70餘萬條業務數據資源,孵化軟件著作權30餘項。
△軟件著作權30餘項
二是深耕智慧城市運維業務。緊跟國家智慧城市建設導向,構建城市數字化信息資源體系,推進城市數據大腦建設,探索數字孿生城市,搭乘數字經濟快車道,融合建築業的發展特點,持續深耕智慧城市運維領域。以城市級數據中心為基,聚焦智慧建築闆塊、智慧園區闆塊、智慧交通闆塊“三步走”,為投資建設運營提供系統解決方案。智慧建築闆塊,完成建築級運維服務的産品标準化,在南部新城智慧城市中的CIM平台、智慧物聯網、智慧井蓋中進行應用。
△BIM智慧樓宇運維系統
智慧園區闆塊,研發海綿内澇預警系統、全民健身系統和園區巡檢機器人,智慧海綿内澇系統預期每年節水40萬噸,為業主提前預警内澇10餘次;全民健身系統,為周邊居民打造十分鐘健身圈,帶動相關業态發展,賦能惠民體育工程;實現智能巡檢機器人增加50%以上的巡檢效率,每年節省50%的人員成本。
△園區智能巡檢機器人
在智慧交通闆塊,研發地鐵人流預測系統,實現市政基礎設施智能管養取代人工巡查,幫助地鐵運營公司票務清分和單點人流預測,準确率達90%以上。
△地鐵人流預測系統
惟進取也,故日新!中建八局三公司将持續以奮鬥實幹為精神引領,以創新叠代為磅礴動能,聚焦生産一線場景層、豐富科研成果載體層、搶占城市發展制高層、深入管理邏輯思維層,真正融創新于強執行,賦變革于快發展,在國有企業改革征程中書寫新篇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