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春釣灘”,也就是春季要釣淺水,那麼初春釣淺水真的行嗎?
現在已經初春,溫度已經不像冬季那麼低,随着氣溫慢慢的回升,魚類也在慢慢的活躍,釣深還是釣淺,成了一個問題。
光頭這邊最近幾天天氣已經在0°-11°左右,0°以下的天氣越來越少,氣溫的回升,魚兒變得活躍起來,那麼釣深還是釣淺呢?在這個天氣光頭不建議釣淺,原因有2點。
一、氣溫短期回升水草沒有生長
氣溫小幅度回升,水草并沒有生長,水草内的微生物、浮遊生物也沒有生長。
“春釣灘”的一個原因就是,随着溫度的升溫,淺水區最先升溫。
淺水區升溫後,淺水水草開始生長,淺水的微生物、浮遊生物開始繁殖。
水草、浮遊生物、微生物都是魚類的食物,淺水有食物,魚類來到淺水覓食,才能釣淺。
魚類一般在水草上面産卵,淺水區水草處也就成了魚類的産卵場地,魚類在此繁殖。
淺水區有食物,适合魚類産卵,這是春釣灘的一個原因。
但是初春不适合,因為初春的溫度并不高,初春雖然水溫小幅度升溫,但是水溫沒有完全升高。
水溫沒有升高,淺水區浮遊生物,微生物,水草也就沒有生長,魚類沒有食物。
在仲春或者晚春,氣溫已經比較穩定,魚類在淺水覓食産卵,才是釣灘的好時機。
二、氣溫不穩定,溫差太大
早春雖然相對于冬季來說氣溫在緩緩升高,但是相對來說氣溫還是比較低。
特别是早晚的溫差,早春早晚的溫差很大,有時候溫差能夠達到10°以上。
這麼大的溫差不建議釣淺水,因為溫差大水溫不穩定,魚類還是在深水活動。
深水由于水深,不管是降溫還是升溫,水溫的快速變化都不能到達深水。
深水區真正是“冷暖不侵”,夏季深水區水溫比較涼爽,冬季深水區水溫高。
水溫的穩定,吸引魚類來此躲避,在氣溫不穩定的時候,或者溫差大的時候深水區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并不是越深越好,根據自己的垂釣環境選擇深淺,比如:深淺交界、淺中找深等都是不錯的釣點。
綜合:“春釣灘”仲春和晚春比較合适,在早春的時候還是深水為主,小幅升溫的情況下,淺水食物并不多,溫差比較大魚類也不願意來到淺水,早春釣魚還是以深水為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