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發物是什麼,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聽家裡的大人說過:“哎呀,這個不能吃,這是發物。”
反正當時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的,導緻鈞媽小時候對發物的定義一點都不準确,好像萬物皆可是發物。
1
發物是什麼?所謂發物,通常是說,在吃了這種食物後會誘發或者加重某些疾病。
認真說起來,曆代中醫并沒有對發物有一個統一的整理歸納,好像還真就可以認為“萬物皆可是發物”了。
在醫院看病後,有時候醫生會交代一下,最近忌口,飲食清淡或者直接說什麼雞蛋牛羊肉什麼的不能吃。
這些東西,在大人們嘴裡,就成了最常見的發物。
常見的幾類發物:
1、海鮮類,如帶魚、海蝦、螃蟹等,通常容易引起過敏、哮喘、荨麻疹以及痛風等。
2、蔬菜中的蘑菇、香菇、芥菜、菠菜等,容易引起關節不适,甚至被認為加重泌尿結石。
3、堅果中的杏仁、花生、松子等,可能引起腹瀉、過敏,以及食物中毒。
4、肉類中的公雞、豬頭肉、鵝肉、牛羊肉等。被認為會誘發頭痛、心血管疾病。
5、海藻類蔬菜,如海帶、紫菜,可能會誘發過敏、哮喘、腹瀉等。
看到了嗎,其實是不是發物還是分人,你的身體是這樣,吃這種食物就有可能不舒服,那這種食物對你來說就是發物,但是對别人就可能是美食。
正所謂:甲之砒霜,乙之蜜糖。
1
發物不等同于忌口上面鈞媽跟大家說了,隻要願意,任何食物都可以是發物。
然後大家就要想了,每次去醫院了,醫生要求的不能吃的東西,不就是發物嗎?
準确來說,醫生說的,屬于忌口,即對你個人來說,不能吃的食物。
所以發物和忌口的區别就是,忌口更為精準,是針對個人的;發物範圍更為宏觀,沒有個準确定義。
然後呢,我們也就不要盲目的去因為聽見人家說某個東西是發物就不敢随意吃了。畢竟這發不發,還是看你自己的身體的。
1
錯的人,在錯的時間,吃了錯的食物,會産生“錯”的結果。就現階段的研究看來,我們至少可以将發物分為4類,分别是:
①造成過敏的食物;
②高組胺的食物;
③高發漫的食物;
④小麥制品
1. 易過敏食物:
很多人以為有一樣食物過敏的人很多那它就是易過敏的,别的食物就是安全的。其實并不是,是否過敏還是要看個人,不是人家過敏自家的孩子就可能過敏。
比如上次就有個小朋友葡萄過敏造成香腸嘴的,在此之前葡萄是又有幾個人能想到吃葡萄也會過敏呢。
常見的易過敏食物有這些:
牛奶:包括牛奶及以牛奶為原料的奶片、面包和餅幹等;
禽蛋類:除了雞蛋外,幾乎所有的烘焙食品、含蛋清奶油、冰淇淋、蛋黃醬、沙拉醬等含有雞蛋成分的也是隐藏的過敏源;
海鮮類:魚類、貝類、甲殼類,甚至魚油都有潛在過敏危險;
堅果類:比如腰果、杏仁、榛子等,以及含有堅果種子成分的油類;
花生:包括花生和花生醬,以及含有花生的餅幹、冰淇淋、巧克力等零食;
大豆:包括大豆和大豆制品以及大豆油;
小麥:包括小麥及面粉、澱粉、麥麸和餅幹等。
在給孩子嘗試沒吃過的食物之前,都要少量食用,且多做觀察,确定沒事之後再讓孩子吃。
1
2. 感冒咳嗽不吃雞蛋等:
鈞媽特意把這點拿出來說是因為在很多大人的食譜裡,雞蛋屬于妥妥的發物。
其實如果不是過敏,雞蛋是可以吃的,畢竟人體需要蛋白質。在飲食清淡需要吃流食期間,可以吃蛋花湯、蛋羹、魚片粥、肉粥等,既營養,也容易被寶寶消化和吸收。
如果我們因為害怕發物,隻讓孩子在生病期間吃白粥,而沒有攝入優質蛋白質,反而不利于病情恢複。
1
鈞媽總結:所以發物不發物的,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也不要因為人家說是發物,大家就放棄這項食物了。學會科學“忌口”,不再盲目忌“發物”,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