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3日,英格蘭銀行開始發行F序列20英鎊紙币。該紙币的正面圖案是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反面是著名的“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
與母親相依為命
1723年6月5日,亞當·斯密在蘇格蘭的一個小鎮出生,他的父親是律師,同時也是海關官員。可惜的是,他的父親在他出生前幾個月就去世了。他的母親是當地一位大地主的女兒。
由于沒有兄弟姐妹,和母親相依為命的亞當·斯密受母親的影響較大。在母親的教導和鼓勵下,聰明好學的亞當·斯密研究起學問來常常廢寝忘食。
在17歲之前,亞當·斯密在家鄉求學,在格拉斯哥大學完成了數學、希臘語、倫理學等課程,并開始對經濟學産生興趣。
17歲時,他獲得了牛津大學獎學金,所以轉入了牛津大學學習。在這裡他最大的收獲是大量閱讀了許多格拉斯哥大學沒有的書籍。從牛津大學畢業後,他在愛丁堡大學教授文學和經濟學課程。
1751年,28歲的亞當·斯密回到了母校格拉斯大學任教,在這裡,他公開發表了自己關于經濟自由主義的主張。
1759年,亞當·斯密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出版,這本書主要闡述的是倫理道德問題。他之後所著的《國富論》中的經濟理論體系就是以這本書的理論為前提的。
《國富論》
1768年,亞當·斯密開始着手于《國家财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的寫作。
1776年,經過6年寫作、3年修改的《國富論》終于出版了,它引發了各國的廣泛讨論。因為這本書,亞當·斯密被人們稱為“現代經濟學之父”。
在《國富論》中,亞當·斯密表達了他的幾個重要觀點:
1、經濟體制應以保障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為原則;
2、私人有權擁有和支配自己的财富;
3、企業家追求利潤的同時可以促進社會進步;
4、政府不可随便幹預經濟活動;
5、商品的價格由市場決定;
6、市場是一隻“看不見的手”,會使社會資源的分配達到最佳狀态;
7、人類的利己天性,會促進經濟的發展。
亞當·斯密創建的經濟學體系是人類第一個完整的經濟理論體系,雖然缺乏嚴密的邏輯,但它讓政治經濟學成為了一門重要的科學,所以從誕生之日起,它就對人類經濟學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人性中的自私,是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闡述的核心觀點是:在經濟生活中,一切行為的原動力是利己心。換句話說也就是:
“請給我我所要的東西,同時,你也可以獲得你所要的東西。”
亞當·斯密認為利己心是人的天性,既然如此,那麼對追求個人利益的活動就不應被限制。人們在利己心作用下的辛勤勞動,成為了個人财富和社會财富的源泉。
“人天生,并且永遠,是自私的動物。”
亞當·斯密最大的貢獻在于他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觀念,把當時零星的經濟學學說進行系統地整理,使經濟學成為了一門獨立于哲學的重要學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