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成熟,有一點新的感悟。
我發現,一個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不再逢人便說自己有多努力,叫嚷着要如何如何努力。
換句話說,在成長和努力這件事上,真正成熟且優秀的人往往都是悄無聲息的。
有這樣的感觸,是源于一個朋友,他最近跳槽去了一家新公司,直接進入管理層。
這些年,給我的感覺就是他一直在不斷地向上走,每次見面,都感覺他比之前變得更好了,無論是事業還是生活,乃至于身材都是如此。
但與不少人喜歡立flag不同的是,他始終處于靜默的狀态,你不曾聽過他許下什麼豪言壯語,就像紫茉莉花一樣,在晚上獨自開花,根本無所謂是否有人欣賞。
随着年歲增長,見過不少人和事以後,我發現這種「悶葫蘆」式的人似乎更容易成功。
01
為什麼悄無聲息的人容易成功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實墨無聲空墨響,滿瓶不動半瓶搖。
意思是說,裝滿墨水的瓶子不會有響聲,或者響聲是很小的,而沒有裝滿墨水的瓶子,則容易發出很大的聲響,也更容易搖晃。
言外之意,指那些真正有水平的人更有内涵和修養,諷刺一些沒什麼本事的人反倒喜歡高談闊論,誇誇其談。
我初二時的數學老師就特别用這句話來警告那些取得一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尾巴翹上天的同學。
現在再回頭看看,好像确實如此。
那些真正成績很好,一直都很穩定的尖子生,往往都比較低調、内斂,好像考個年級前五那是應該的事,特别淡定。
而且這些人在考砸一次以後,通常也不會有太多的言語,還是同以往一樣,默默地鑽進題海裡。
不管是學生時代,還是在成年人的職場世界裡,優秀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特性,默默地成長,默默地發力。
可以說,這是優秀者身上的一種共性。
既然是共性,那麼就說明這種特質很可能就是一個人變得優秀的原因。
實際上,這種「悄無聲息」的背後,藏着兩大隐形的成功必備要素:
1. 腳踏實地,高度專注;
2. 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時候,努力往往隻能達到普通的水平,隻有腳踏實地,心無旁骛的持續努力,保持極高的專注度,才能優于常人。
很多人之所以優秀,其實勝就勝在夠堅持,夠吃苦,能耐得住寂寞,心無雜念。
這是成功做好一件事的必備條件之一。
此外,一個人要想有這樣的境界,保持這樣的姿态,是需要強大的内在驅動力的,而這種驅動力通常來源于獨立思考的能力。
所謂獨立思考,其實就是能和自己對話,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應該怎麼做。
所以,他們往往不會向外界大聲宣告自己的志向,也不會在取得成績時炫耀自己,他們隻想完成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的,這也可以理解成「成熟」。
這種成熟的認知,遠比外界的施壓和刺激來得行之有效,這也是做好一件事的另一個必備條件。
為什麼那些悄無聲息的人往往都很厲害,原因就在于此!
02
為人處世,請明白這三件事
基于這樣的話題,在為人處世方面,有這麼三點思考和總結想和各位分享。
1. 如果沒有天賦和資本,那就請默默努力
第一點思考是關于做事。
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收獲到比别人更多的東西,那麼請你一定要做到默默努力,潛心成長。
這個時代發展很快,什麼都講究快,這也導緻浮躁的情緒蔓延,其實很多看起來很輕松的事,背後往往都有你看不到的付出。
有人隻看到嶽雲鵬如今的光鮮亮麗,卻看不到他曾經默默地說了十多年的相聲,曾經幹過很多雜事,為生活奔波。
不管時代如何變化,沒有誰的成功是輕松的。
特别是你如果沒有天賦和資本的話,那麼默默努力對于你來說,就是最靠譜,也是最好的選擇。
2. 别四處炫耀和傾訴,沒幾個人真正在乎
第二點思考關于做人。
不管你有多遠大的志向,不要在還沒有成功的時候就四處傳播,廣而告之,一是容易打臉,二是沒有幾個人真正在乎。
同樣的道理,即使當你取得了一點成績,也不要四處炫耀,真心為你感到高興的人,少之又少。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往往是很微妙的。
這種看似疏離的處世态度,反而更容易讓人願意靠近你,也更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賞。
3. 生活是自己的,請活得自我一點
第三點思考是關于處世,是順着第二點而來。
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是好是壞都是自己的,所以很多時候請活得自我一點,清醒一點。
所謂清醒,其實就是上面所講的「獨立思考」,你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然後走好自己選擇的路,堅定地走下去。
這無關乎成功,人生中的很多事并不一定都要以成功來衡量,自己覺得有價值就挺不錯的了。
老話說,人生在世,難得糊塗。
其實,人生想要活得清醒、通透,也是很難得的。
願往後餘生,我們都能戒驕戒躁,靜悄悄地成長,默默潛行,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作者簡介:哈叔,青年暢銷書作家,著有《決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長用曆史解構職場,文字接地氣,簡練精辟,深受當代年輕職場人的的喜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