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裡的自己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好看嗎?
這是現在很流行的一種說法,而當我們想要追根溯源的時候,卻忽然驚醒,這其實是一個無解的問題,之所以無解在于我們自己是看不到真實的自己的,我們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就必須要借助于鏡子,所以根本就沒有辦法對比嘛。
看來,不管是美是醜,我們都隻好相信鏡子了。雖然我們沒有辦法用鏡子裡的自己和現實中的自己進行比較,但是我們卻可以用鏡子中的自己和自己的相片來進行比較。其實說鏡子裡的自己比現實中的自己更好看,這種說法本身也就是拿鏡子裡的自己和相片中的自己來進行比較,之所以用相片中的自己來代替現實中的自己,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相片中的自己可能更接近自己的真實相貌,畢竟相片是正的,而鏡子是反的。
很多相關的研究和調查都表明,人們相對于照片中的自己,更青睐鏡子中的樣貌。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差異呢?為什麼鏡子中的自己更好看呢?這就要問我們的大腦了。從心理學上來講,人們會更喜愛自己熟悉的事物,也就是說越是熟悉的事物,我們看起來就會覺得越好看。
舉一個例子,我們看到一個人很醜,我們可能會想“多虧他不是我的朋友,我幾乎沒法長時間和這個人待在一起”,然而,當這個人真的成為我們的朋友們,我們會慢慢的感覺他沒有那麼醜了,他的相貌不再令我們不快了,我們可以很輕松的和他待在一起。個中原因就是我們對他逐漸熟悉了,大腦會偏愛熟悉的事物,所以當我們對一個事物熟悉之後,我們就會覺得它更加漂亮。
大腦更偏愛熟悉的事物,這和鏡子裡的自己更加漂亮有什麼關系呢?
這其中的關系就在于,從臉型到五官,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全對稱的。每個人都會有一邊臉瘦,而一邊臉胖,一個鼻孔大,一個鼻孔小,一個眼睛大,一個眼睛小,隻不過這種差距并不明顯,所以平時我們也不大看得出來,但這種微小的差異卻會使我們的相貌整體上看起來不太一樣。
在鏡子裡,我們的左右臉是相反的,而我們最熟悉的相貌就是從鏡子裡獲得的,我們每天都會從鏡子裡觀察自己,而卻很少有人整天抱着自己的相片看,所以相對于正向的相片而言,我們更熟悉反向的鏡像,所以我們會覺得鏡子裡面那張更熟悉的面孔比照片上的面孔更好看。
我們之所以總是覺得别人比自己更上相,也是基于這個原因。
因為我們平時所看到别人的相貌都是正向的,和照片上的一緻,我們已經熟悉了他們正向的容貌,所以自然覺得他們照出來的相片好看。而我們平時看到的自己都是鏡子裡的自己,我們習慣了自己反向的容貌,所以會覺得自己照出來的相片不好看。
除此之外,我們之所以會覺得鏡子裡的自己比相片裡的自己更好看,還有一個因素,這個因素在心理學上被稱之為“凍臉效應”。何為凍臉效應呢?簡單來說,就是動态的容貌要比靜态的容貌看起來更好看。這是為什麼呢?原因還在我們的大腦之中。我們所看到的圖像其實并不是圖像本身的樣子,而是經過大腦處理的。
大腦會對所看到的圖像進行後期處理,從而建立一個圖像模型。
在靜态模式下,大腦所能夠對圖像的修補是有限的,而對于動态的圖像,大腦會根據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對容貌進行平均,最後形成一個最具特色的容貌影像。在照鏡子的時候,我們總是動來動去,試圖調整自己的姿勢,這就使大腦中所生成的圖像更加好看了,而照片是固定不動的,所以看起來自然也就沒有那麼好看了。
所以再好看的人,你也很容易可以找出她的幾張黑照片,就是如此。明白了這些科學原理,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是頗有幫助的,比如當我們要給某人展示自己的樣貌時,最好能夠發送一段短小的視頻,而避免發送照片,因為動态的總要美過靜态的。#科學每一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