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人喜歡買魚竿,還喜歡給魚竿帶個“套”,不管這竿廉價還是昂貴、不管長尺寸還是短尺寸,也不管用不用、幾時用,反正套都是必須帶的,有些釣友買來杆子甚至連杆稍繩都還沒打結就先把套帶上了。
我說的套是指防滑套,是套或者纏在手把節處的,這個小物件的名字很多,防滑套隻是其中一個,還有叫吸汗帶、纏把帶等等的,反正大家知道意思就行。
防滑套的作用一部分其實已經體現在它的名字上了,比如防滑、比如吸汗,還有是增加舒适度、美觀度以及防電(防電我覺得是扯淡)。
别看這個物件小、價格也不高,但用的人卻非常多,那咱們今天就來聊聊魚竿是否有必要裝這個套子,如果要裝那又該如何去挑選,畢竟在市面上這類防滑套種類太多了。
有些商家在打廣告的時候會說防滑套防滑又防電,但這個防電我個人覺得是扯淡,防什麼電呢?靜電倒差不多,要說防雷電、防高壓電,那純粹胡扯,在絕對實力面前,這些東西都隻是擺設而已,所以莫輕信。
防滑:
這個作用是有的,但得看情況,因為有的時候我們根本不需要防滑。比如說短杆,一般指3.9及3.9以下的杆子,這類竿由于尺寸短、不會很重,所以我們在抛竿、起杆時手都是握在竿子尾部的,杆堵頂着手心、五指包裹在竿柄四周,這樣是不會打滑的。
4.5米的杆子比較尴尬,如果是鲫魚竿、或者是高碳材質的,那麼也不會重,你仍然可以用握短杆的那種方式去握,一樣不會打滑。
而且市面上很多杆子現在本身就有防滑處理,有些是磨砂處理,有些則是凹凸不平的花紋。大家可以看下圖,這是我一根3.6的杆子,整個手把都是凹凸不平的花紋,一點都不會打滑。
4.5米以上的杆子,主要是因為比較重,我們起杆刺魚要把竿柄頂在小臂上才行,這樣的話如果杆把很光滑或者有汗水,有可能就會打滑,才需要裝防滑套。
如果魚竿特别長或者特别重,重到你頂着小臂都難刺魚,那防滑套又失去了意義,比如釣黑坑青魚、鲟魚的那種巨物竿,咱們起杆都得是雙手,這樣有沒有防滑套我感覺沒大差别。
美觀度:
現在的防滑套有各種顔色、各種花紋,有些看上去是挺不錯的,釣友們認為裝一個會讓魚竿更漂亮。這倒是個仁者見仁的問題,我不作太多評價,但就我的感受來說,看到有些人纏防滑套不僅不好看,反倒給魚竿減分,比如說顔色不搭,明明魚竿是個紅色的,他偏纏個綠色的套子。
防滑套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套上去的,另一種是纏繞式的,套上去的還好,但纏繞式的如果你纏的不好,就會很醜,甚至手握上去都不舒服。
另外再補充一點:有些魚竿是防竹設計,杆子的顔色如枯竹一般,看上去十分漂亮、就像真的竹子,這種我個人認為也不适合纏防滑套,感覺不搭,破壞了魚竿本身的美。美觀度問題就不多說了,反正自己喜歡就好。
很多人并不注意這個問題,他就覺得魚竿裝個套子有很多作用,就算這些作用我一個都用不到,但裝了反正也沒壞處。
我告訴你還真的有壞處,比如說有些釣友魚竿多,每個杆子都裝一個套子的話成本就很高,因此他可能就會買一些廉價的産品。
而這些廉價的産品,不透氣、不防滑不說,還會掉色,平常你感覺不出來,哪天下雨了,把魚竿淋濕了,我想很少有人會那麼細心,把防滑套去吹幹或者等天晴了拿出來曬一曬吧。如果你不做這些處理,時間長了防滑套就會掉色、發黴、甚至爛出來,然後竿體就被弄花了,洗都洗不掉。
下圖這根杆子就是最好的證明,我一直給它纏着防滑套,然後也一直丢在房間沒用,有一天我突然想用了,拿出來一看外面的套子已經發黴,拿掉以後就發現杆身上特别髒,吸了幾遍都洗不掉。大家可以把圖片放大,看一下手把位置,應該能看見。
不止是廉價的防滑套會掉色,貴的也一樣(矽膠的不會),下面這根魚竿是釣魚王的魁拔戰,尺寸是3.9米,花了我八百塊。
這個杆子手把節本身就有防滑處理,摸上去手感也不錯就像橡膠一樣有些彈性,加上尺寸短、不重頭,所以理論上不需要再帶防滑套。但我偏要作,硬是裝了一個,而且還不便宜,花了我25塊大洋。
結果和上面那隻竿是一樣的甚至更慘,主要是每次被雨淋濕我也不處理,時間久了就發黴。我看防滑套發黴了太難看,就想拿掉的,結果一拆才發現,魚竿手柄上的皮都爛了,真是得不償失。(下面這個杆子就是)
短杆、比較輕的竿、本身就有防滑設計的竿,這類不需要裝防滑套,那對于需要裝的,或者你一定想裝的,我們在選擇上也是有注意的地方。
首先防滑套有很多種類,一種是熱塑管,套上去以後用吹風機吹、火烤或者拿熱水一澆它就會收縮成型。一種是矽膠套,它也是套在杆子上,隻不過和前者不一樣的地方在于,這種防滑套内部有根塑料條,隻要将防滑套套入魚竿後把管内的塑料條拉出即可。
還有一種是“纏繞式”的,即一圈一圈纏繞在魚竿上,安裝稍微麻煩點,但這種最常見、用的人也最多,以pu材質為主。
以上三種理論上是第二種矽膠材質的最好,安裝方便、而且也不用擔心褪色發黴,但我不喜歡,因為我覺得它太醜了。我喜歡用第三種纏繞式的,在纏繞式中又喜歡有龍骨設計的,這種握上去比較有感覺,舒适度更好。
在具體的選擇上,如果你要求比較高,注重舒适度、美觀度,那麼盡量買好一點,價格在15~30之間的,推薦龍骨纏把;如果要求沒那沒高,三五塊的當然也能用,隻是摸上去的感覺、防滑透氣方面肯定沒貴的那種好。
注意,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如果你在使用中把它弄濕了,還是盡量風幹比較好,魚竿長時間不用可以把防滑套取下來,防止發黴腐爛。
這個主要是根據魚竿長度和粗度來選擇,像鲫魚竿比較細,有些是葫蘆把,那防滑套買最短的那種即可。綜合竿、鯉竿,手把是漸細的那種,防滑套可以買1.5米,如果杆把較細,或者魚竿是短尺寸、不重,那1.1米也夠了。大物杆,手把節很粗,可以買1.8米、2米的防滑套。
安裝方法這塊,我覺得大家最好是找視頻看,一是比較直觀、二是看着做也方便。
關于纏繞式的防滑套,我提個小建議,大家可以坐在地上或床上,然後把杆子倒過來,手拿着杆把,另一端則别讓它懸空,一定要接觸地面這樣纏起來才方便(記住裝上前堵)。
在繞的時候,有龍骨的那種比較方便,每一圈貼着龍骨纏繞即可,一隻手轉動杆子,另一隻手纏繞,務必纏緊,纏完後用贈送的防水膠帶固定,如果你覺得不平整或者固定不牢,自己買卷防水黑膠帶再纏個幾圈。
不要覺得魚竿必須裝防滑套,一定先要了解這個套子的作用,然後再看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這些作用。裝了套子以後如果天天用倒也不必太講究,但要是魚竿太多,每隻竿的出場率不是那麼高,那就要小心了,隔段時間去看一下,看到套子發黴要及時取下來。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