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在《琅琊榜》中雖然不斷被诟病,但是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他在領導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鑒學習的地方。可以推想,他年輕時應該也是位好皇帝。不然林燮和言阙也不會死心塌地助他登上皇位。皇位坐久了,領導當久了,可能都會有一些迷失吧。
太子與七珠親王.png
制衡之術沒有錯
看了《琅琊榜》後,很多人質疑梁王的制衡之術。其實,制衡之術古來有之。就拿當今的政治體系來說,也可處處得見“制衡”的身影。比如設置監察部門,就是為了監督權力的規範運行。比如政協的“參政議政”職能,就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避免一黨專政帶來的弊端。
梁王之所以笃信制衡之術,就是因為當初允許皇長子祁王參與政事,結果表現過于突出,招攬了一大批朝臣之心。一方勢力獨大,對皇權的威脅甚深。梁王忌憚非常,又不敢過分削權,隻好炮制了赤焰冤案,用七萬冤魂結束了那個讓他至今都後怕的時代。
派夏冬去查案.png
知人善任
梁王這麼久的皇帝不是白做的。他的用人之道也是值得贊賞的。
他派懸鏡司掌鏡使夏冬去查濱州侵地案。夏冬不僅能靈活逃脫譽王和太子兩批人馬的伏擊,還清查了原告被告背後的隐藏勢力,最後帶着人證物證安全返回懸鏡司。
最初我認為懸鏡司的人都是這般能幹。可是看看後來内監被殺案,皇帝把案子交給了夏春和夏冬兩個人,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夏冬對局勢的把握顯然比夏春更加敏銳。而且夏冬為了查案,不惜在景睿的生日宴會上挑戰卓鼎風。
夏冬的優秀,梁王應該是看在眼裡的。所以,濱州侵地案才會派夏冬一個人前往。
我在《細品《琅琊榜》(十一):為什麼領導選擇的人不是你?》中寫過梁王選擇靖王作為濱州侵地案的主審,選擇甯王作為懸鏡司案的主審,就是因為他善于從旁根錯節的關系網中做出正确的判斷,所選人的能力和水平也都可以勝任,才使得這兩樁案件達到了預期效果。
還比如他對蒙摯的了解。出現了内監被殺一案,他雖然斥責蒙摯,并讓他限期破案,但他心裡也知道,蒙摯根本破不了案。蒙摯的能力和忠心他非常清楚,不能動蒙摯的職位,隻好裁撤他的副手,分分他的權。
知人善任是身為一個領導最重要的能力。這要靠天賦,但更要靠清醒的思考、細緻的觀察和不斷深入學習。
他知道收斂.png
于細微之處品察人物
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我覺得靖王能順利當上太子,跟這一點有很大的關系。還記得譽王謀反,靖王帶兵平反之後,梁王诏紀王進宮談話的情節嗎?
梁王多疑,他心裡總是藏私。他把兵符給靖王的時候,其實心裡也是有猶疑的,可是,情勢如此,他沒有選擇。可是當靖王剿匪之後,第一次面見他,做的首要之事是歸還兵符。當時皇帝的表現是立刻拿起了兵符,然後又放下說,回京之前,紀成軍仍歸靖王調配。
蒙摯收服了留在金陵的禁軍,傳信讓梁王回銮。梁王通知靖王準備,靖王絲毫沒有猶豫,立刻就答應了。
這兩點的表現,給多疑的皇帝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想,這樣的情況下,靖王都不會謀反,不會提要求,那我也可以放心地把皇位傳給他了。他跟紀王也是這麼說的。
而他這麼多心思,靖王卻絲毫不知曉。因為這是靖王的本色,不是靖王故意擺出來給誰看的。梁王能從細節上得出靖王的品性,也足可以看出他的能力。畢竟魔鬼藏在細節裡嘛!
我覺得梁王這個做法很值得學習。越是細小的事,可能越能顯露出一個人的本性,尤其是這些無意識的行為,往往更深地顯示着人的個性。抓住細節,也許能開拓一片更廣闊的天地。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windy天意晚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