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兇禍福,漢語成語,吉祥、不幸、災禍、幸福,意思是指人的各種境遇。出自《三國志·吳志·太史慈傳》中:“是為吉兇禍福等耳,吾不獨受此罪。”
唐高宗時期的名臣裴行儉,曾經說初唐四傑中的盧照鄰、駱賓王、王渤三個人都太浮躁了,氣量都不大,不會有大作為,結果這三個人都三四十歲就死了。裴行儉說隻有楊炯性格比較沉靜,沉得住氣,可能他不會遭殃,最後真的就隻有楊炯善終。所以我們古人很有智慧,看一個人的人生态度就可以斷他的命運,看他的性格可以斷命運;我們會不會看自己的命?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
《了凡四訓》講:“大都吉兇之兆”,一個人,甚至于一個國家,吉兇禍福都是有征兆的。就好像一個人生病,病重以前都有很多征兆,是人太粗心大意,沒有用心去觀察,吉兇禍福也是這樣。征兆從哪裡看呢?“萌乎心而動乎四體”,這個征兆發源于心,從他的行為表現出來。“其過于厚者常獲福”,一個人的人生态度、行事是很穩重的,而且從他的相貌當中可以看出來他是仁慈忠厚。“厚”就是忠厚、穩重的意思,“獲福”就是能納很多的祥福。
“過于薄者常近禍”,相貌刻薄,行事又很輕浮的話,那就離災禍不遠了。“俗眼多翳”,“俗眼”就是一般世俗人;“翳”是指眼病,就好像白内障,眼睛被遮住了,看不清楚。這句話是比喻一般的人看不到這些吉兇的征兆,就不懂得怎麼去趨吉避兇,去轉變命運。他們不隻看不清楚,還下了判斷,“謂有未定而不可測者”,“謂”就是認為;他們認為吉兇看不到征兆,所以吉兇根本就是不定的,不可以預測的。
持續放生者,受佛菩薩、天地一切神仙贊歎護佑,有求必應,消災免難,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第一功德;學佛為成佛,一心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不懷疑不夾雜,乘佛大願力決定往生淨土!
我們平時要多念經、抄經、念咒、念佛、供僧、拜忏、印經、放生、施食、修廟、侍奉父母、禅修、道場做義工等,這些實修都能提升福報。多誦佛菩薩佛号和大悲咒、楞嚴咒,多誦大乘經典《心經》《金剛經》《阿彌陀經》《地藏經》《普門品》《藥師經》《法華經》《無量壽經》《楞嚴經》《僧伽吒經》《華嚴經》等,增加福報。事實是,吉兇禍福,都是有征兆的,這個要真知道。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于網絡,内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