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香官微
瘦金體為宋徽宗趙佶所造,筆迹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鋒芒畢露,是書法史上一種風格極為強烈的字體。
宋徽宗趙佶(1082-1135)
很多同學知道瘦金體,是通過《盜墓筆記》。據說,我國著名的前盜墓工作者,如今的文物保護志願者吳邪同志,平時所用的就是瘦金體。
讓我們來看一下他的筆迹:
......
......
......
這是啥?!這是啥呀?!
真正的瘦金體長這樣子!!!
竹節和鶴腿是瘦金的最突出的特點,這也是瘦金體瘦但有力的原因,但也是瘦金體難練的地方。
但是,即使難練,瘦金體也憑它清榮華貴的風格,吸引了一大批學員。
今天,就以宋徽宗的《秾芳詩》為例,詳細講解一下,瘦金體的寫法。
01
短橫
凡短橫筆畫多為左請右重,露鋒入筆,逐漸鋪毫而輕頓收筆,較長橫在外形上顯得豐肥。如【香】、【青】、【融】等字。【融】字短橫中有似長橫之重肩者,比較特殊。
02
豎
在字中占主筆地位的豎畫往往在收筆處略提向左上方,随即向右下頓筆而收,與長橫的寫法一樣,隻是方向不同。如【化】、【下】、【中】等字,注意在中鋒中略帶側勢。
03
撇
【匕首撇】形如其名,這種撇外形尖利,呈三角形,多重起輕放。如【依】、【煥】等字,而如【庭】字的撇則外形比較勻稱,也是一例。
04
柳葉撇
這種撇法寫時由輕至重,然後略轉側勢提鋒收筆。如【丹】、【青】、【風】等字,這種撇的起筆處多作【S】形絞鋒落下,明顯受到褚遂良書法的影響。
05
捺
捺成柳葉狀也是瘦金體的一大特征,輕落入筆至三分之二處壓鋒撚轉成柳葉狀出筆,類似柳葉撇,但難度更大些。可多作練習,注意手指撚管的細微變化。如【逐】、【零】、【迷】等字。
06
鈎
瘦金體的豎鈎法多為頓筆外展再向左上方提鋒鈎較長,這是對褚體與薛稷、薛曜書法特征的一種誇張比。鈎法中又分圓轉與方折兩種。如【芳】、【丹、【化】等字。
07
轉折
實接法:即筆鋒到方折處向右下倒筆,出方肩後再轉鋒直下。如【如】、【逐】、【爛】等字,用這種方法轉折顯得厚實。
虛接法:即輕提後,再壓鋒形成方折直下。如【筆】、【煥】、【碟】等字,這樣的方法顯得輕松虛靈。
在一個字中,實接與虛接兩種轉折方法經常是并用的,以造成變化。如【照】、【晚】、【翠】等字。
08
點
《秾芳詩》中的點雖有形态上的差異,但寫法相似,多用簽絲帶出。如【依】、【徑】、【翩】等字。
本帖中另一種特色點的寫法是将點的外形拉長成鈎形,多見于一個字的末筆為點者。如【似】、【融】、【獨】等字。
如果說筆畫是瘦金體的骨,那麼結構就是瘦金體的肉。
很多小夥伴能很輕易地寫出瘦金的筆畫,但組合在一起總是哪裡怪怪的,就是因為沒有掌握好瘦金的結構特點。
下個星期,我們就講講瘦金體的結構特點,深入瘦金體的風骨。
閱讀原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