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何謂大語文

何謂大語文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4 11:04:41

  蘇墩兒曰

  ==========================

  近日,民政部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國目前留守兒童共902萬。

  除了提供基本教育、安全等墊底的保障,需要政府和社會以止損的努力去兜底。本質性的硬骨頭不啃碎,數字再漂亮,痛還會在,殇還會在。?

  蘇墩兒,歡迎與您一起走進今天的主題:

  ========================

  

  聽說黃玉峰,是在媒體的報道中,他被某報稱作“語文的‘叛徒’”,也被同行冠以“五四青年”的雅号。

  初識黃玉峰,是在今年8月上海舉辦的一次黃玉峰的《上課的學問》新書分享會上。雖然是周末,卻有很多讀者冒着大雨,放棄休息日,排着長長的隊隻為求得他的親筆簽名。

  再次見到黃玉峰,是9月28日,在他的新實驗基地“複旦五浦彙實驗學校”舉行的立校典禮上,這一天是孔子誕辰2566周年紀念日。

  “江南名府,吳越形勝。天聚卿雲,地鐘靈秀……遂有君子仁人,興庠序、樹桃李、振铎聲。逢孔聖之華誕,傳斯文之一脈……嗚呼,教育之頹亦已久矣。五浦之興,如清風來,如春雷響。惟師生一德,家校同心。筚路藍縷,開啟新程……”複旦大學哲學學院副院長鄭召利正在朗誦《五浦庠序賦》。洋洋千字,铮铮風骨,擲地有聲。這正是剛擔任複旦五浦彙實驗學校校長的黃玉峰,為開校典禮作的大賦。

  語文的差距是“人”的差距

  我們自然要給學生一張進入重點大學的門票,但我們更應該給學生一張進入社會的門票,一個美麗紮實的人文底色。我們不僅要關心學生的今天,更要關懷學生的明天,是謂“終極關懷”。

  在中學語文界,黃玉峰是位頗有争議的人物。他經常會做出“離經叛道”之事,說些别人不敢說的真話。

  1999年秋,黃玉峰應邀去天津參加“全國中語會”,開幕式第一天,衆多發言者發出一種聲音——為語文教育唱贊歌。彼時,語文教育已經出現教學落後、學生人文素養低下等種種弊端,作為一線語文教師的黃玉峰在自己的教學中也有切膚之痛。眼看大會就要結束,坐在台下的黃玉峰終于坐不住了,在接連遞了兩張字條都沒有反饋的情況下,黃玉峰舉手請求發言,大會主席還沒有反應過來,步伐敏捷的黃玉峰已經坐到了發言席上,把話筒牢牢攥在手裡:“語文教育走到今天,語文教學的現狀諸位不是沒有看見,我們在用學外語的方法學語文,我們在用學數學的方法學語文,我們在用考外語、考數學的方法考語文。作家自己寫的文章,做不出語文專家們出的閱讀分析題,這不是咄咄怪事……語文教育已經到了必須要徹底撥亂反正的時候了,可是今天的大會,不但沒有把問題提出來,反而一味地自吹自擂……”當黃玉峰結束了5分鐘的發言後,台下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個人是誰?”

  “怎麼這麼冒失?這麼憤青?”

  “他幾歲了?”

  “聽說已經54歲了。”

  “原來是個‘五四青年’。”

  從此,黃玉峰便有了“五四青年”的綽号。

  那時,黃玉峰在他任教的上海複旦附中開辦高中“人文強化班”已經整整兩年。面對語文教育僵化、枯竭,訓練主義泛濫,而學生得到的文化滋養越來越少的現狀,黃玉峰決心“另搞一套”。1997年,經過幾年的準備,他的文科強化班終于啟動了,他計劃,在不削弱其他各科的情況下,加強語文學科的教學,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闖出一條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路子來。

  首屆文科強化班是高一(3)班,黃玉峰給他的班起了個名字“逸山”。開學之前,他對照着學生的檔案,給全班45個學生每人寫了一封親筆信,信中充滿着對每個學生的期待和關愛。

  在以後的三年中,黃玉峰極少讓學生做分析、做試卷,而把時間留出來,與學生一起讀書、寫作,聽學者講座,練書法,學篆刻,演戲劇,編刊物,吟詩歌,利用假日和學生們奔赴“文化學旅”……

  他調動了十八般武藝,讓學生走出“應試”的樊籠,為學生健康成長,為學生精神成人打下厚厚的人文底子。黃玉峰說:“學習語文,不是為了做幾道題得高分,而是為了有‘文化底氣’,打下精神底色。那就是:愛讀書,會讀書,知識淵博,興趣廣泛,觸類旁通,思想活潑自由,有責任感,最終成為一個真正大寫的‘人’。”他認為,語文教育的本質是充實生命的過程,是為學生打好“做人”的底子。有人說數理化的差距容易看出,但是語文的差距,則是“人”的差距,是一輩子的差距,非分數可測也。

  語文教學最大的失誤是“不讀書”

  古人雲:“教無定法”“教亦多術”。僅僅在教法上動腦筋,不會有多大收益,關鍵是教師本人的素質,尤其是教師的人格。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再怎麼變盡戲法,也是收效甚微。如此,提高教師素質,乃是提高教學質量最根本的途徑。

  聽過黃玉峰課的老師都會感到,他的課神出鬼沒、自由自在,他善于“東拉西扯”,課上到一半,經常會插上幾句題外話,一首詩、一個曆史故事,或者是自己經曆的一件事、一個哲學觀點。

  黃玉峰把這個方法稱作“插科”法,認為這正是自己上課的魅力所在。他說:“東拉西扯是一種能力,扯多少,扯的是不是時候,是不是地方,有沒有價值,扯出去能不能拉回來,這是考驗教師功底和才華的一個标杆。”

  課堂之外有萬水千山,課本之外有萬紫千紅,這些“插科”的内容本身也是對教材的增補,最終是為教育目的服務的。有句話叫“教師即教材”,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書,關鍵是這本書要耐讀。要讓學生能夠真正讀到這本“書”,前提就是教師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和文化底蘊,“可見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多麼重要”。

  總結自己40多年來的教學經驗,黃玉峰概括為“教在課内,學在課外”。他認為,教學成功與否,最關鍵的是教師的素質。教師自身素質不高,再怎麼變戲法,也是收效甚微。要想做個優秀教師,首先要做個學習者。長期的讀書、積累、反省、修煉,除此之外,沒有捷徑可走。要學生成為讀書人,教師首先要做讀書人,給學生推薦的書,自己一定要先讀一遍,引導學生入門讀書,要用自己的閱讀體驗來示範,讓學生感到:“書可以這樣讀。”

  黃玉峰認為,語文教學最大的失誤是“不讀書”,最簡單的應對辦法就是“還我琅琅讀書聲”。閱讀課上,他盡量讓學生們自己去與文本對話,有人責備他這是不負責任的“放羊式”教學,他認為,這種“放羊”沒什麼不好,隻要放在水草豐美的地方,放養的羊會比關在羊圈裡精心喂養的羊長得健壯。他鼓勵學生自己去讀原著,而不是一句句講,“教師講未必能講得好,講得全,不如奉上原汁原味的大餐,讓孩子們快樂地咀嚼、細細地品味。也許他們吃的時候并不知道裡面有多少營養,這沒有關系,因為那些營養已經融入了他們的身體,将來一定會在他們的成長中有所體現的。”

  對于語文教學中“掰開揉碎”式的分析閱讀,黃玉峰認為這是一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一大桌香噴噴的飯菜擺在面前,硬是不讓吃,非要折騰半天,用‘科學工藝’提煉出幾種維生素營養液才能入口,這無異于人為破壞了自然、均衡的飲食結構。‘喂食者’累得精疲力竭,吃食者卻嚴重營養不良。”其實,學生花在語文學習的時間并不少,但大多數學生的閱讀量卻少得可憐。黃玉峰認為,這種“分析”毫無意義,甚至隻有誤導。有人說,假使沒有語文教師,語文課就讓學生自己看書,情況也要比“分析”好得多。

  “好老師還應是個寫作者。”黃玉峰自己就是能文善寫、舞文弄墨的典範。他認為,寫作對語文教師而言須臾不可離。通過寫作,他不僅發表自己對教育的看法,反省自己的教學,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寫“下水文”做示範。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師頭疼的事,尤其是高中的議論文寫作,更被學生視為畏途。有一年黃玉峰新接了兩個高一班,便想到自己“下水”試寫議論文,讓學生模仿。他事先以《黃生養雀記》為題寫了兩篇文章,一篇重叙,一篇重議。上課時,黃玉峰拿着自己的“下水文”作為教材,讓學生分析兩篇文章的不同。學生的寫作興趣被調動起來了,他趁熱打鐵讓學生随意找個物象,寫篇議論文,表達自己的情感或者觀點。但由于是第一次寫議論文,加上時間短,作文交上來後,效果并不理想。黃玉峰又繼續以《黃生養雀記》為題寫了之三、之四、之五,并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重寫議論文。一周後,學生們似乎領會了黃老師借麻雀這個“意象”所要傳達的思想,一篇篇好作文紛紛交了上來,黃玉峰驚歎學生們的潛能。【未完】

  作者:梁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