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知識點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知識點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04 11:40:47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知識點(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愛蓮說知識點整理)(1)

  一、作者及文體介紹 1.作者鍊接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知識點(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愛蓮說知識點整理)(2)

  周敦頤(1017-1073),宋代道州(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著名的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後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們稱他為濂溪先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2.文體鍊接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愛蓮說》就是說一說愛好蓮花的道理。

  二、讀音 周敦頤( yí ) 蕃( fán ) 淤泥( yū ) 濯( zhuó )清漣( lián )

  亵玩( xiè ) 隐逸( yì ) 鮮有聞(xiǎn ) 噫( yī )

  三、詞語解釋及句子翻譯 1.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之:的。可:值得。蕃:多。

  譯:水上、陸地上的各種花草樹木,值得喜愛的非常多。

  2.晉陶淵明獨愛菊。

  獨,隻,唯獨。

  譯:晉朝陶淵明隻喜愛菊花。

  3.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自,(自)從。甚,很,十分。

  從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

  4.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予(yú):我。 之:助詞,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無實際意義。

  淤泥:河溝或池塘裡積存的污泥。 而:連詞,表轉折,但是。下文“可遠觀而不可亵玩”同。染:沾染(污穢)。 濯(zhuó):洗滌。清漣(lián):水清而有微波,這裡指清水。 妖:妖豔。美麗而不端莊。

  通,空。直,挺立。蔓,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枝,名詞用作動詞,長枝節。

  益,更,更加。亭亭,聳立的樣子。植:豎立。

  可:可以。 亵(xiè):親近而不莊重。 玩:玩弄。 焉:語氣助詞。

  譯:我唯獨喜愛蓮花,它從淤泥中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在清水裡洗滌過但是不顯得妖媚,它的柄内部貫通,外形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節,香氣遠聞更加清芬,潔淨地挺立在水中,可以從遠處觀賞但是不能靠近玩弄它。

  5.予謂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謂:認為。之:結構助詞,的​。​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會裡,有些人不願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就隐居避世。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譯: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

  6.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

  噫:感歎詞,相當于“啊”。菊之愛:對于菊花的喜愛。之,助詞,賓語提前的标志,無實義。下文“蓮之愛”、“牡丹之愛”同。鮮(xiǎn):少。聞:聽說。

  譯:唉!對于菊花的喜愛,在陶淵明以後很少聽到了。

  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譯:對于蓮花的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

  8.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宜,應當。衆,多。

  譯:對于牡丹的愛,應當人是很多了。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知識點(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愛蓮說知識點整理)(3)

  四、課文分析 1.作者喜歡蓮花的什麼?(請用文中的語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2.這幾句話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說蓮花的品格的?

  生長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高潔

  體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香氣——香遠益清——芬芳

  風度氣質——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莊重、清高

  3.作者寫這篇文章僅僅是為了寫對蓮花的喜愛嗎?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作者寫蓮花是為了寫人,用蓮花的高潔品質來象征君子的高尚的品質,寫物是為了寫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借蓮的形象來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保持高尚節操的情懷,委婉地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4.作者寫蓮花,可是文章開頭并沒有從蓮花寫起,在寫蓮花之前,作者寫了什麼?人們對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樣的?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菊(陶淵明獨愛)、牡丹(世人甚愛)。

  4.“菊”和“牡丹”分别有什麼特征,作者在這裡為什麼先寫它們?

  菊:迎寒鬥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潔超凡脫俗;

  牡丹:花色豔麗,雍容華貴,貪慕富貴,追逐名利。

  用牡丹反襯蓮,用菊正襯蓮,突出蓮的高貴品質。

  (“襯托’就是用某一種事物來襯托另一種事物用來襯托的兩種事物通常有主次之分,。襯托可以區分為正襯、反襯。)

  5.文末為什麼将前文“菊、牡丹、蓮”的寫作順序改為“菊、蓮、牡丹”?

  為了突出作者對當時追名逐利世風的諷刺與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6.本文主題

  作者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達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的高尚品格,對追逐名利的世風的厭惡和鄙視。

  7.根據本文,說一說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備哪些美好品質。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高潔、莊重、質樸,不嘩衆取寵,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8.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

  隻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處惡濁的環境也能獨立不移。

  五、理解性默寫 1.《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2.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亵玩焉。

  3.“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4.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話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六、課外延伸 詠“蓮”佳句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楊萬裡《小池》

  (2)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王昌齡《采蓮曲》

  (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4)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李清照《如夢令》

  (5)四顧山光接水光,憑欄十裡芰荷香。——黃庭堅《鄂州南樓書事》

  (6)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楊萬裡《暮熱遊荷池上》

  (7)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隐《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衮》

  (8)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古樂府民歌《江南曲》

  部編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必背知識點(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愛蓮說知識點整理)(4)

  本文電子稿可關注**公**衆**号:“博學斐然”回複關鍵字:愛蓮說 自動獲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