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是詩人在進行詩歌創作中借助的某一形象,附着了詩人的思想情感,所以了解詩歌中的意象,必然會有助于學生去理解全詩的内涵。
我們幫同學們整理了一份詩歌鑒賞中常見的意象,有點長,希望會對你們的品鑒古詩詞有幫助哦~
邊塞懷古詩
邊關、玉門關、羌笛、胡人、胡馬、黃河、長城、明月、陰山、黑山等。
1. 吳鈎:泛指寶刀、利劍,借指詩人報效祖國,建功立業的情懷。
2. 烏衣巷:原是東晉王謝兩大豪門的住宅地,借指極其繁華之所在。
3. 淮水:秦淮河是曆代王公貴族醉生夢死、徹夜笙歌的遊樂場,常借指繁華之所。
4. 山河:指國家或祖國。
5. 折戟:指戰争的慘烈。
6. 柳營:指軍營。
7. 後庭花:荒淫而亡國的陳後主所作的樂曲,借指統治者的荒淫無度。
8. 蘆荻: 一種秋天的植物,借以渲染蕭索的氣氛。 表現要點:邊塞風光、奮勇殺敵 、誓死衛國、征人愁怨、思鄉思親、同情批駁烽火、狼煙、寶劍、馬、铠甲等。
9. 關山:關塞山河。關,關隘要塞;山,山河。
送别詩
楊柳、杯酒、明月、江水、芳草、眼淚、殘陽、孤雲、遠帆、歧路,長亭餞别,飲酒泣别,日暮傷别,夕陽等。
1. 水晶簾:閨中的一種簾子,借以表現思婦的寂寞之情。
2. 遼西:邊關地名,借以表達思婦懷念出征在外的丈夫。
3. 玉階:台階,借以表現思婦遠眺而思念丈夫。
4. 屏風:古代用來隔離或擋風的飾物,借以表現閨中人思念親人。
5. 娥眉: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的梳洗或攬鏡自照、顧影自憐的情景。
6. 羅幕:精美的簾子,多表現思婦對遠人的思念。
7. 亂紅:指落花,借以表現女主人公對花慨歎年華的逝去。
8. 危樓:高樓,多指女主人公眺望遠處,思念心上人。
9. 落花:(落紅、殘紅)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惜春、傷時的惆怅和對于死亡的焦慮、憂傷。多傳達青春易逝、人生無常的深沉喟歎和哀愁。
10. 南浦:南浦是水邊的送别之所,表達送别之意。
11. 長亭:長亭是陸上的送别之所。
12. 芳草: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常用來比喻離恨。
13. 班馬:班馬意為離群之馬,後送别詩多用以抒發惜别之情。
14. 燈(燭、蠟、炬):多傳達離情别緒、孤寂落魄和愁苦之情。
15. 折梅:表示離别、贈送寄思。
16. 折柳:表示送别、離愁别緒。
17. 蟋蟀:懷念征人。蟋蟀被直接喚為“促織”。
18.吹笛、吹箫、吹笙:多傳達離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分類:送别、留别、贈别、酬别、話别、宴别、餞别、寄别。
山水田園詩
1. 綠樹:常表現一種幽靜的環境。
2. 黃鹂:常以黃鹂鳴叫強化環境的幽靜。
3. 空山:常表現空曠、幽靜的環境。
4. 明月:常以明月渲染一種清幽的環境。
5. 柳綠:渲染一種如詩如畫的意境。
6. 桂花:表現一種甯靜、清遠的情境。
7. 春山:渲染靜寂的環境。
8. 竹:常寄托主人公一種清高脫俗的情懷。
9. 雲:常表現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
10. 海棠:表現對美好景物的珍惜。
11. 白鷗:一種水鳥,多借來表現自由恬靜的生活。
12. 白鹭:一種飛在水田或沙灘上的鳥,常表現一種安谧清幽的環境。
13. 稻香:表現農村環境及農村生活的恬靜與清幽。
14. 細雨:寫環境的甯靜、恬淡。
15. 蛙:寫農村風光與環境,襯托人的悠閑心情。
羁旅行役詩
1. 猿啼:出現在詩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種悲傷的感情。
2. 水:在中國古代詩歌裡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
3. 琴瑟:比喻夫婦感情和諧,亦作“瑟琴”。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4. 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羁旅傷感。
5. 紅豆:紅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
6. 日暮、落日、夕陽:常用來表現遊子思鄉。
7. 西樓、高樓、小樓、危樓:借人在樓上或登樓遠眺表現思鄉之情。
8.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達漂泊之思與思鄉之情。
9. 月亮:對月思親,常引發離愁别緒、思鄉之愁。
10. 柳樹:以折柳表惜别。
11. 丁香:常常與孤獨憂愁,特别是離情别緒相聯系。
12. 芭蕉:常表達孤獨憂愁的離情别緒。
13. 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種凄苦之音。
14. 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
15. 鹧鸪:旅途艱險和滿腔的離愁别緒。思鄉、凄清。
16. 烏鴉: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系在一起。
17. 水:古代詩歌中常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
18. 鴻雁 鴻燕 雁書 雁足 魚雁 :遊子思鄉懷親之情和羁旅傷懷之感。
19. 紅豆: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愛情的信物。
20. 日暮:常用來表現遊子思鄉。
21. 落日:表現遲暮的老年。
22. 高樓:借人在樓上或登樓遠眺表現思鄉之情。
23. 茅店:指荒郊野外,多表達漂泊之意與思鄉之情。
24. 青鳥:青鳥是傳書的信使。
25. 莼羹鲈脍:指家鄉風味,借指思鄉之情。
26. 沙鷗 沙鷗:是詩人們常常用來抒發内心因漂泊無依而傷感的意象。
27. 白雲:見月懷人,望雲思友,是古代詩詞中常表現的情感。
28. 雙鯉、尺素:借代遠方來信。
29. 燕子:惜春、思念親人、昔盛今衰、亡國破家之感、羁旅情仇、飄泊之苦。
30. (孤)雁:孤獨 思鄉 思親 音信、消息(多為喜訊)孤獨寂寞、飄零。
寫景詠物詩
1. 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
2. 野渡:常表現詩人自由自在的生活。
3. 漁舟:表現一種恬靜幽美的景象。
4. 鴛鴦:表現自然界一派生機、和諧甯靜的景象。多傳達相思相愛、離愁、的情思。
5. 桃花:表現充滿着蓬勃生機的春天景象。象征美人。
6. 青山:表現賞心悅目的絢麗景色。
7. 蝴蝶:表現一種甯靜安谧的生活環境。
8.早莺: 表現一種融和骀蕩的春意。
9. 夕陽:表現對年華易老的慨歎。
10. 彩袖:表現對心上人的一種愛戀、珍惜之情。
11. 錦瑟:表現一種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華。
12. 蟬:常用來表現品行的高潔。悲秋。
13. 梅花:一種高潔人格的象征。
14. 松柏:松柏是傲霜鬥雪的典範,自然是衆人讴歌的對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
15. 竹子:竹子、竹林深為隐者所愛。竹子具有“性直”、“心空”、“節貞”等特點,用以表現君子的品德修養。
16. 菊花: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睐,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
17. 楊花:飄零之意。
18. 松:喻傲霜鬥雪的堅貞品德。
19. 蓮花: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
20. 牡丹:富貴,美好。
21. 草: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草木繁盛反襯荒涼(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22. 蘭:高潔,友誼。
23. 荷花:表示夏季,清雅高潔。
24. 蓮草:表示孤單一人,漂泊無依。
25. 芙蓉: 又稱為“荷”、“蓮”。 a.或甯靜或歡愉;b.離愁别緒、相思之苦。懷念之情和凄美意境;c.寄寓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26. 花開:希望青春人生的燦爛;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業的挫折惜春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27. 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28. 黃葉:凋零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落葉: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紅葉:代稱傳情之物,後來借指以詩傳情 。
29. 海浪:人生的起伏。
30. 東風:春天、美好 。
31. 西風:落寞、惆怅、衰敗、遊子思歸。表示凄清之情,憂愁之緒。
32. 秋水:盼望。
33. 春風:曠達、歡愉、希望。
34. 秋風:表示蕭條,冷落。
35. 狂風:作亂,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36. 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
37. 冰雪:純潔,美好,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心志忠貞,品格高尚。
38. 小雨:春景、希望、生機、活力、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39. 煙霧:情感的朦胧、慘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滅。
40. 暴雨:殘酷,熱情,政治鬥争,掃蕩惡勢力的力量,蕩滌污穢的力量。
41.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的惡劣,惡勢力的猖狂,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
42. 江水:時光的流逝,歲月的短暫,綿長的愁苦,曆史的發展趨勢 。
43. 雲:遊子飄泊石灰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44. 天晴:歡愉光明。
45. 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
46. 海浪的洶湧:人生兇險,江湖詭谲。
47. 浮雲:遊子、飄泊。
48. 魚:自由,惬意。
49. 鴻鹄:理想,追求。
50. 烏鴉:小人,俗客庸夫,衰敗荒涼。
51. 沙鷗:飄零、傷感 。
52. 狗、雞:生活氣息,田園生活。
53. (瘦)馬:奔騰、追求、漂泊 。
54. 鷹: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的成功。
55. 寒蟬:表示冷凄,含有凄慘蕭索之情。
56. 鶴:象征長壽。
57. 莊周夢蝶:莊子以此說明物我為一,萬物齊等的思想。後借指迷惑的夢幻和變化無常的事物。
地點類
1. 古迹:懷舊明志昔盛今衰(國家)衰敗蕭條(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
2. 鄉村:思歸厭俗田園風光生活氣息純撲美好安逸甯靜;城市(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3. 草原:遼闊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4. 仙境:飄逸美妙潔淨忘塵厭俗。
5. 南山:代表隐居的地方。
6. 桃源:代表着一個理想的樂土武陵人代表隐居的人。
7. 鄉村、山水間:厭俗思歸、純樸隐逸。
8. 仙境:飄逸自由、高潔厭俗。
9. 天地山川:生命短暫、個人渺小,情感孤獨,心胸開闊。
10. 城市 (市井):繁榮熱鬧,富貴奢華。
11. 東籬:出塵脫俗之境。
典故及其他
1. 登高、憑欄:多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與激情。
2. 飲酒:得意喜悅或失意愁苦之情。
3. 英雄:追慕自歎。
4. 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撻。
5. 六朝舊事、南朝舊夢:表示往日富貴繁華的生活。
6. 擊楫:謂立志報效國家,收複失地。
7. 娥眉(蛾眉):美女。
8. 峨眉:高尚的德行。
9. 青青子矜:有才能的人。
10. 巴歌:亦稱巴唱、巴讴、巴人之曲。表達自己的微不足道。
11. 山林\宮阙: 表現詩人的理想和現實之間的矛盾與沖突。“宮阙”,受到重用。“山林”政治理想破滅或者是懷才不遇、報國無門時,心生怨憤而轉向歸隐山林息影草澤。
12. 君子之行:後來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懷有節操的囚徒生活。
13. 玉:高潔、脫俗。
14. 簪纓 (冠):官位、名望。
15. 珍珠:美麗無瑕。
16. 絲竹:音樂。
17. 衣砧:婦女對丈夫的思念。
18. 汗青:史冊。
19. 南冠:指辦犯。
20. 軒轅:祖國。
21. 懷桔:指孝順雙親。
22. 詠絮:謂女子詠雪。指女子工于吟詠,有非凡的才華。詠絮”即指詠雪,“詠絮才”即非凡才華。
23. 桑梓:故鄉。
24. 寸管:筆。
25. 船:蘭舟、征帆去棹(往往比喻孤舟)、樯撸(借代大船、戰船)。
26. 昆山玉:比喻傑出的人才。
27. 神器:指帝位、政權。
28. 陶朱:富商。
29. 祝融:火災稱為祝融之災。
30. 秋水: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
31. 連理枝、比翼鳥:思愛夫妻的比喻。
32. 孔方兄:錢(含诙諧兼含鄙視意)。
33. 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小的時候天真無邪,也指幼小時就相識的伴侶。
34. 問鼎:比喻圖謀帝王權位。
35. 見背:背,離開。謂父母去世。
36. 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奪天下。
37. 三尺:三尺,也叫“三尺法”,法律。
38. 杜康:為酒的代稱。
39. 秦晉:兩姓聯姻。
40. 彭祖:長壽的象征,以“壽如彭祖”來祝人長壽。
41. 謝家:(1)用謝安、謝玄家事,意指人有風度。(2)指山水詩人謝靈運之事。指居家的幽美。
42. 高山流水: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錄。
43. 青眼:對人喜愛或器重。
44. 釣鳌:喻豪邁的舉止或遠大的抱負。
45. 還珠:喻官吏為政清廉。
46. 虞美人:麗春、寒牡丹。聞虞兮歌而起舞之說。
47. 豆蔻: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48. 精衛: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報;也比喻不畏艱難,努力奮鬥。
49. 擊楫中流:也作“中流擊楫”,楫,船槳。指決心報效祖國,收複失地。
50. 碧血 化碧:借指為正義事業所流的血。
51. 人傑:典出《史記•高祖本紀》,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52. 仁人:典出《論語•衛靈公》喻指有博愛思想、以天下為己任的人。
53. 采薇:借指陷居生活。
54白衣蒼狗:亦叫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55. 折桂:比喻科舉及第。
56. 方家:典出《莊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術的人,後特指精通某種學問、某項技術的專家。
57. 西席:典出《稱謂錄》,代指老師。
58. 心許:典出《史記•吳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應的意思。
59. 三味:典出《邯鄲書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義)。
60. 抱璞:典出《韓非子•和氏》,比喻堅持美德(也有作懷才不遇之意)。
61. 請纓:喻殺敵報國。
62. 射影:典出《苦熱行》(南朝宋鮑照詩),比喻說此喻彼,别有用心。
63. 辭第:喻為國忘家。
64. 問鼎:喻篡奪政權。
65. 方寸:典出《三國志•蜀志》,指人的心。
66. 下榻:典出《後漢書•徐稚傳》,禮遇賢者。
67. 春秋:典出《詩經•魯頌》,比喻年歲、歲月。
68. 梨園:後世的戲曲班,戲曲藝人稱“梨園弟子”。
69. 抱柱:後以喻堅守信約。
時間類
1、春日(含有喜慶、希望、美好之意)
春風、青山、梅花、粉蝶、霞日、橫管、春光、東風、晴雲、柳絮、新燕、新莺、春色、杜鵑、花樹、草芽、黃鹂、黃鳥、芭蕉、春晝、草色、楊花、浮萍、綠葵、翠柳、翠微、早燕、桂花、紅樹、海棠、綠錦、蘭花、黃蜂、麥雨、柳花、垂柳、嬌莺、芍藥、薔薇、桃花、杏花、紅杏、綠波、春雨、蘭溪、鵝湖、鴛鴦、桃紅、飛燕、點紅、戲蝶、山榴、晴翠、棠梨、春流、梨花、白鷗、芳樹、白鹭、煙籠、梅杏、菜花、鞭筍、鵲聲等。
2、夏日(表示青春、熱烈、暢舒情懷)
子規、蠶桑、蛙聲、蜻蜓、小荷、黃梅、梅子、鳴蛙、雨蓑、枇杷、種瓜、菜花、芙蓉、蓮花、荷香、荷葉、藕花、榴花、榴紅、早菱、初蓮、白鹭、鳴蟬、螢火、濃陰、蓮葉、黑雲、稻畦等。
3、秋日(多表示凄清、悲苦、鄉思之意。常用愁、孤、殘、寂、冷、昏、黃等)
寒山、秋水、孤煙、蘆花、秋夕、秋荷、殘陽、桐葉、衰草、黃葉、流螢、霜晴、秋蘭、露冷、霜天、鴻聲、落葉、夕陽、霜氣、夕岚、秋月、冷露、冷桂、寒雁、殘霞、漁火、寒塘、去雁、老松、半月、霜月、婵娟、涼雁、蟲吟、雁陣、月斜、塞鴻、霜葉、楓林、西風、霜華、寒星、北雁、菊黃、黃花、桔子、蟋蟀、采菊、菊花、荞麥、燕去、清秋、獨鶴、昏鴉、寒山、飛霜、清笳、孤燈、林高、殘雨、淺沙、荷盡、菊殘、橙黃、斜陽等。
4、冬日(表示傲寒、旅景、狩獵、艱難、詠雪等)
冬雪、寒關、瓊枝、飛花、江雪、天寒、風雪、草盡、沙雪等。
5、元日(春節),農曆正月初一,含有喜慶之意。
6、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熱鬧之意。
7、寒食節、清明節,懷念、情意綿綿之意。
8、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紀念之意。
9、七夕,農曆七月初七,多表達愛情。
10、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表示思人,團圓之意。
11、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表示登高懷鄉思人。
12、除夕,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團圓之意。夜半:愁思懷舊。
13、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詩中,詩人在人日大多表達思家、想友的感情。
14、深夜:愁思懷舊
15、正午:熱烈 熱情奔放 惡勢力對社會、對人的摧殘
古詩情感分類
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詩經》到楚辭,到漢魏樂府,到唐詩宋詞元曲,其詩人之衆,數量之多,令人贊歎。但情感内容上大緻可分為以下幾種:
1. 思鄉念友之緒:如李白的《沙洲城下寄杜甫》:“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詩人寄情于流水,語盡情長,思情綿綿不絕。
2. 懷古傷今之悲:如蘇轼的《赤壁懷古》抒發了對古代英雄業績的向往和自己不能建功立業、施展抱負的悲憤心情。
3. 羁旅閨怨之愁: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裡詩人将一顆愁心融入那茫茫四野、悠悠江水、明月孤舟之中。王昌齡《閨怨》細膩而含蓄描寫了宮閨女子幽怨的心理狀态及其微妙的情感變化。
4. 懷才報國之憤:如屈原《離騷》、陸遊《書憤》等,無不追懷早年的抱負,抒發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慨。
5. 邊塞征戰之壯:如《詩經·無衣》,其鞺鞑之聲,令人熱血沸騰。到了唐代,國力強盛,這樣格調高亢、情緒激蕩的豪邁之作就更多了。如中唐詩人盧綸的“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将輕騎逐,大雪滿弓刀”就是典型的例子,字裡行間,氣貫長虹。但自宋代開始,國力衰弱,就不再有大唐氣象了,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6. 即事抒懷之慨:古人寫詩,常因事而起,抒發心中的感慨,如懷親、送别、思鄉、郊遊、訪友、讀書等,都可能有所觸發,感悟人生。如司空曙的《江村即事》: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隻在蘆花淺水邊。”通過“不系船”這樣一件小事,表現了江村的甯靜幽美和主人公的悠閑安适。
7. 隐逸出世之戀:如陸遊的《鵲橋仙》(一竿風月)是借“一竿風月,一蓑煙雨”寫漁父生活,籍以抒寫遠離紅塵的隐逸情懷。
8. 吟山詠水之美:如王維的《新晴野望》格調明朗、清新,表現了詩人愛自然、愛田園、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9. 描花繪鳥之趣:花鳥蟲魚的背後,有的反映的是作者的愛好,有的卻藏着作者的一段經曆。大多是托物言志之作,如李商隐的《蟬》,于謙的《石灰吟》等。其所借之物,往往就是作者的理想、志趣、節操的化身。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