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簡介
陳鴻道,漢族,信仰佛教,1961年(十二生肖屬相:牛)出生于廣東省 東莞市 長安鎮,被稱為涼茶大王,現任加多寶集團及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經營的紅色易拉罐裝 “王老吉涼茶” 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币,成為銷售額超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第一品牌,帶領王老吉成為中華第一罐。2016年胡潤百富榜以180億财富,位居榜單第132位。
加多寶集團和北京控股集團在香港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多寶集團棄保外逃香港十多年的集團董事長 陳鴻道 首次公開現身,為合作儀式站台,引發熱議。
二、出生時代背景
三、人物關系
四、家庭背景
在似乎無所不知的互聯網上,幾乎找不到關于陳鴻道--加多寶集團董事長的家庭背景資料,非常神秘低調。即使在億元捐款這樣重大的社會活動上,陳鴻道也并未現身。
五、人生曆程
陳鴻道,出生于廣東省 東莞市 長安鎮,早年在宏遠批發市場從事批發生意,後來到香港尋求發展。陳鴻道很快在香港開創了新局面,成立了鴻道集團,生意也越發做得多元化。
1995年(34歲)以加多寶公司的名義,從廣藥集團取得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在内地的獨家經營權。
1999年(38歲)在廣東省東莞長安鎮設立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
2002年(41歲)紅罐王老吉全年的營業額還是1.8億元。僅僅一年後的2003年,就增長到了6億元。此後幾年,王老吉幾乎以光速在增長。
2002年,廣藥集團和陳鴻道 簽訂了延長期限的租用協議。
2003年(42歲)投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同一年通過與專業營銷策劃機構合作,将王老吉定位為預防上火的功能飲料,成為銷售額超越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中國罐裝飲料市場第一品牌。
2004年(43歲)在浙江省紹興市成立『浙江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
2004年6月,廣州市檢察院,對陳鴻道涉嫌行賄展開了調查。
2005年(44歲)在福建省石獅市投資成立『福建加多寶飲料有限公司』。
2005年10月,陳鴻道被刑事拘留。半個月後,他被取保候審。
2007年(46歲),該集團的王老吉涼茶總銷量突破了50億元。在2007年第一季度,由國家統計局、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發布的數據顯示,王老吉已成為2007年度全國罐裝飲料市場銷售額第一名。
2008年(47歲)為汶川地震災區捐出1億元。
2010年(49歲)青海玉樹地震捐出1.1億元。在香港,陳鴻道有佛商之稱号。同年他帶領的加多寶牽手亞運,作為中國民族品牌的傑出代表,将依托國際性大型體育賽事,加速國際化進程,成為一個世界級的飲料品牌。
2011年(50歲)創造200億紅罐神話。
2012年5月9日(51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作出裁決書,認定1995年和2002年的兩份補充協議無效,要求加多寶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廣藥集團正式收回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權。
就在外界都以為事情就此落下帷幕的時候,誰知道不甘心的陳鴻道,又卷土重來,既然沒了商标,那就用自家的加多寶品牌來賣。
于是從2012年開始,市面上出現了兩款除了名字以外,外包裝和口感幾乎高度一緻的涼茶。它們就是王老吉和加多寶。對于兩個品牌的紛争,很多人由于不了解過去的情況,一度看得雲山霧繞。
2013年4月27日(52歲)再次宣布向雅安地區捐款1億元人民币,成為國内民族企業的楷模。
六、“王老吉” 涼茶的起源
王老吉誕生于清道光十七年,即1837年,創始人王澤邦将自家涼茶飲品命名為王老吉。此後,王老吉涼茶在兩廣地區逐漸成名。
一百年後(1937年),日軍侵占廣州,王老吉被迫停産。此後又經曆過短暫的複産,不過并無任何起色。
建國之後,曆經公私合營,王老吉這個商标品牌,也從王氏私人變成了國有的品牌。一路走來,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王老吉成為了廣藥集團旗下的品牌。長期以來,王老吉涼茶,一直帶有藥的屬性,所以它的銷售面,一直局限于兩廣地區,基本上一直沒有得到過拓展,直到陳鴻道的出現,局勢發生了變化。
九十年代中期,雖然王老吉在兩廣地區賣得不錯,可在陳鴻道看來,這就是不思進取,隻要稍稍努把力,就能讓這個品牌走向全國。
可商标在廣藥集團手裡,他一個局外人,啥也做不了。此時的陳鴻道,已經完全看上了涼茶飲品這個領域。不過在他看來,自己有錢懂經營,可就是沒有品牌。如果建立一個新的品牌的話,從創辦到在市場上站穩,中間需要花費多少時間,誰也說不好,更何況,即便花費了時間和金錢,也不一定能夠把品牌建立起來。
但是,如果要是背靠一個大的品牌去運作的話,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陳鴻道在1995年找到了廣藥集團,他很清楚,王老吉這個品牌,在兩廣地區名頭很響,自己要是再稍微運作一下,就能讓它的名頭擴展到全國去。陳鴻道直接找到了廣藥集團,說出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正好在當時,廣藥集團也覺得王老吉這個品牌,在業務上很雞肋,扔掉吧,品牌浪費怪可惜的;不扔掉吧,可每年的效益不痛不癢。陳鴻道來了,而且是拿着錢來了。他開門見山:把商标的使用權轉租給我,肯定能讓它大火。
正愁沒辦法處理它呢,就有人接手了。就這樣,在1995年,陳鴻道以加多寶公司的名義,從廣藥集團手裡取得了王老吉的獨家經營權。根據雙方的約定,加多寶公司此後生産紅色易拉罐裝飲品,而廣藥集團自身,也繼續生産綠色包裝的王老吉涼茶。陳鴻道與廣藥集團簽訂的租期是15年,每年的租金是300萬元(也有消息說是每年450萬)。
七、人物故事
行賄事件
2002至2003年間,雙方又簽署了兩份補充協議,将商标租賃時限分别延長至2013年和2020年。不過,加多寶每年給廣藥的商标使用費即便到2020年,也僅為537萬元。
随後,廣藥提出,兩份補充協議簽定的背景是:時任廣藥集團總經理的李益民收受陳鴻道300萬港元賄賂,從而将王老吉商标嚴重賤租,因此,後兩份協議無效。
2004年,李益民行賄案發。2005年10月,廣東公安邊防部門将陳鴻道抓捕歸案,當月19日,陳鴻道取保候審卻棄保外逃,至今未歸案。
富豪變成逃犯
王老吉并不是由他創立的,他是在機緣巧合下知道了王老吉,而陳鴻道從事這個行業後,最初的市場是香港,可是香港這個地區的銷售區域是比較小的,于是他想要在大陸發展自己的事業,和廣藥集團達成了合作,獲得了15年的涼茶經營權。
15年很快就過去了,馬上就要到期了。王老吉已經不是當初的樣子了,想要拿到經營權是有一些困難的,于是他就動起了歪心思,向廣藥集團的總經理賄賂了300萬元。紙是包不住火的,這種事情遲早會被發現,事情暴露之後就被刑事拘留,可是他不甘心,便逃跑成為了逃犯。
佛商傳奇
他面相很端正,說話慢條斯理,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對佛學有很深的研究。不喜歡在公衆面前露面的陳鴻道倒是有時出席一些宣揚佛法、善事的場合,在香港,陳鴻道有佛商之稱。
濟世為懷是180多年前涼茶始祖王老吉确立的祖訓。加多寶集團有關人士表示,集團捐獻一個億善款,是本自佛家大慈大悲的情懷,盡一個企業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發自内心地希望能夠幫助受災的人。
陳鴻道笃信佛教,在香港是知名的慈善人士,據說在加多寶集團的管理中,陳鴻道非常講求和諧,從不主動辭退管理人員,即便管理者能力不濟,最多也就是被調換到不重要的部門,不用擔心被炒鱿魚。他甚至要求管理團隊每天早上一定要吃面包、喝牛奶,周末沒事一定要去爬山。
低調做人,高調捐款
據一位曾與陳鴻道打過交道的業内人士介紹,他早年就到香港闖蕩,盡管現已是富豪級的人物,但其日常交通工具隻是兩輛在香港毫不起眼的豐田阿爾法商務車。2008年5月17日一大早,加多寶集團董事長陳鴻道在香港邀請屬下公司的幾位高管人員一塊喝早茶,如此輕松的氛圍裡,陳老闆拍闆做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決定:屬下企業王老吉涼茶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1億元人民币!
5月18日晚,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愛的奉獻--2008抗震救災募捐晚會上,王老吉主管品牌的副總楊先生鄭重代表企業捐出1億元人民币,用于四川地區抗震救災工作,此番善舉赢得掌聲雷動。楊先生表示,此時此刻,加多寶集團、王老吉的每一位員工和我一樣,虔誠地為災區人民祈福,希望他們能早日離苦得樂。
一時間王老吉成為網絡上各大論壇裡最火熱的名詞。然而這家靠賣王老吉罐裝涼茶飲料企業的老闆陳鴻道行事極為低調,幾乎沒有任何公開的資料。
以至于網民們在這一次捐贈行動中把他與王永慶、李嘉誠、邵逸夫等商業巨擘放在一起相提并論時,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網絡 “封殺王老吉” 帖子爆火
在捐款的次日晚,國内一知名網絡論壇出現了一個标題為讓王老吉從中國的貨架上消失!封殺它!的帖子。這個引人注目的标題,引起了被加多寶義舉所感動的公衆的憤怒,但打開帖子再看,發帖者所指的封殺其實是要表達買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買一罐!的意思。
正話反說産生的強烈反差刺激了無數公衆跟帖留言,今年夏天不喝水,要喝就喝王老吉、加多寶捐了一億,我們要買光它的産品,讓它賺十億,類似這樣的跟帖出現在大量網站的論壇上。數日後,網上甚至出現了王老吉在一些地方賣斷貨的傳言。網絡上數量驚人的讨論、轉載和點擊量,使這一事件引起大量傳統媒體的關注和跟進報道。
許多人相信,封殺王老吉的帖子及其産生的巨大影響,隻不過是一名受加多寶捐款,所感染的網友無心插柳的舉動。災難時期的人們,都盼望着英雄的誕生。而加多寶在赈災中的表現,自然為它赢得了廣泛的社會尊敬。
如果不是中央電視台上的億元捐款,或許大多數消費者都還不知道加多寶集團這家企業。市場上無處不在的紅色罐裝王老吉涼茶,正是該企業在幕後一手打造出來的。
罐裝王老吉的巨大影響,甚至使其與在科技領域取得神話般成就的谷歌(google)公司聯系到一起。我們休息室裡的飲料都是王老吉,谷歌公司曾這樣來表現它在中國的本土化努力,不過這家公司的員工多半也沒有留意到王老吉背後的加多寶集團。
經典 “網絡營銷” 案例
有人懷疑這一給王老吉及加多寶集團帶來廣泛美譽的封殺事件,并非是網民的無心之舉,實際上是人為操作的。一位網名為Sonia的網絡營銷界人士說,她的一位朋友參與了該事件的運作,加多寶找了公關公司和專業發帖團體策劃運作了此事,由這些公司和團隊将帖子擴散到各大論壇上,并通過大量跟帖掌握着網絡的輿論導向和延續影響。
另一位有過網絡營銷經曆的業内人士也在網上稱,王老吉從2007年就開始重視網絡營銷的傳播效果,并在該領域有所投入,常規時期在論壇上每個月的投入數額都比較大。他認為正是因為有此前的資源和經驗積累,加多寶才能在捐款後的關鍵時刻快速高效地開展網絡營銷。
一個公衆矚目的企業行為、一條引人關注的帖子、一群高效有力的網絡推手,以及最終引發的一個廣受關注的社會新聞,這些重要因素都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可以說是一個網絡營銷的經典案例。
Sonia說,由于相關公司均與加多寶簽署了保密協議,所以具體内情外人難以獲悉。不過她提到一些有迹可循的細節,很多在不同網站論壇上頻頻跟帖贊美加多寶和王老吉的IP地址都是重複的,而且很多論壇用戶也是5月18日以後才注冊的。
企業在自然災難中通過巨額捐款提升自身的品牌價值,其動機其實并無大礙,但也似乎不便言說。但Sonia從網絡營銷的角度表達了其對封殺王老吉一事的認可,她在博客上說,這是一次完美運用了互聯網傳播力量的網絡營銷事件,認為這不僅幫助加多寶樹立了良好的形象,還提升了消費者對王老吉品牌的忠誠度。
獲得社會廣泛好評
無論怎樣,網絡上的傳播使王老吉這個品牌和加多寶這家企業都赢得了公衆的更多認可。如果說王老吉涼茶之前還隻是一個飲料品牌,那麼這一品牌已經獲得了無數企業夢寐以求的社會美譽。
網民菜包子已經是王老吉的忠實擁趸,除了在網上極力灌水支持封殺王老吉外,她與閨蜜們的聚餐飲料都轉向了王老吉。在廣州一家生意紅火的火鍋店,店員正在收走桌上的王老吉空罐,她說,這段時間點王老吉的客人比平時多出了一半,而她不知道這是為什麼。
曾為加多寶集團提供過品牌策劃和推廣服務的成美營銷顧問公司,曾有過這樣的經曆:該公司為加多寶集團策劃的廣告片中,因為出現了釣魚的片段,而被加多寶公司管理層要求進行更改,他說釣魚是在殺生。成美公司的總經理耿一誠認為,加多寶集團此次的巨額捐款,跟陳鴻道笃信佛教有很大關系。
耿一誠對陳鴻道最深的印象是,他将佛法的精神延伸到了企業管理中,這讓加多寶在競争激烈的飲料市場上既有很強的企業定力,又能心懷遠見,在關鍵時刻作出正确選擇。
聚焦專注——王老吉涼茶
講究修行、追求甯靜的佛家精神,似乎也滲入到了加多寶集團的企業文化。一位接近該公司高層的人士這樣評價加多寶集團,這是一家安靜的公司,很有定力。該人士稱,除了早年曾有一段時間銷售過自有品牌的綠茶産品外,這些年它一直專注于王老吉涼茶的運作。
據說,加多寶集團副總經理 陽愛星 對公司每一個廣告策劃都會嚴加審核,凡是與怕上火,喝王老吉這一定位有差異的一概不用。他甚至要求将每一個廣告片都交由與加多寶合作了多年的一位香港導演拍攝,這樣做隻為一以貫之地體現出王老吉涼茶的品牌形象。
耿一誠也說:很多企業在廣告播放後,如果一段時間内見不到産品銷量提升,就會焦急地來問到底怎麼回事,但加多寶的人從來沒有給我們打過這樣的電話,他們很有主見。
一個人隻做一件事跟一個人做十件事相比,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運作企業往往也是如此。從走街串巷一家家推銷王老吉涼茶,加多寶幾乎将所有的努力都圍繞着這一産品展開。在産品市場擴大之後,運作單一産品的好處得到了直接的體現。
在品牌影響力巨大的作用下,已有數不清的商家在全國範圍内銷售罐裝王老吉涼茶。據了解,僅在廣州市就有超過1000家批發商每天在向數量龐大的各類型客戶供貨。
生産基地遍布全國
自1995年在東莞推出第一瓶紅色罐裝王老吉之後,加多寶集團用十三年的時間,将無數罐這樣的飲料銷到了全國各地并已延伸至東南亞、歐美等海外市場。該集團在廣東、福建、浙江、北京、湖北建立了五個大型生産基地,集團員工逾萬人。
加多寶集團為配合開拓全國市場策略,集團分别在東莞、北京、紹興、杭州、福建、廣州設立生産基地。
廣東加多寶飲料食品有限公司是香港加多寶集團在大陸地區設立的獨家投資公司。公司正式成立于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公司總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廣東省東莞市長安鎮,毗鄰深圳。占地約一百畝,一期廠房面積約一萬平方米,投資額達二億多元,二期投資額逾三億元,總投資額超過六億元。
“王老吉” 商标糾紛
2012年3月王老吉商标仲裁結果延期了,然而廣藥集團與香港鴻道集團旗下加多寶的較量卻逐漸升溫。為了強化紅罐王老吉的市場号召力,加多寶PEP瓶王老吉在已經進入全部主要城市終端市場。同時,廣藥集團大健康産業授權的新品王老吉龜苓膏和金罐絞股藍也開始上市鋪貨。
2012年4月備受矚目的王老吉事件又有新進展,鴻道集團加多寶正式發布聲明稱,加多寶出品的紅罐王老吉涼茶已全面啟用新包裝,目的是使廣大消費者正确識别加多寶出品的正宗涼茶,保護正宗涼茶的單一性與純正性,從而保護和推動涼茶文化的健康發展。加多寶副總裁稱,啟用新包裝是力圖立足正宗,矢志不渝傳承和弘揚涼茶文化。
2012年5月廣藥集團旗下的廣州藥業和白雲山A異常強勢,兩隻股票雙雙漲停,6個交易日以來,廣州藥業漲了29%。而廣州藥業披露信息顯示,鴻道(集團)将被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這意味着廣藥集團終于将王老吉商标收入囊中。
5月11日晚間,廣州藥業發布公告稱:5月11日,廣藥集團收到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日期為2012年5月9日的裁決書:廣藥集團與加多寶母公司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的《王老吉商标許可補充協議》和《關于王老吉商标使用許可合同的補充協議》無效;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該裁決為終局裁決,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備受關注的王老吉之争,因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廣藥收回紅色罐裝及紅色瓶裝王老吉涼茶的生産經營權,香港加多寶集團停止使用王老吉商标這一結果,似乎已塵埃落定。
2012年8月,加多寶起訴廣藥紅罐包裝侵權案還在進行激烈的鬥争,廣藥集團又收到新的仲裁通知,律師分析,新仲裁結果可能會被拖至2013年4月。
加多寶 閃亮登場
雖然王老吉确實是在陳鴻道手裡煥發青春的,可那兩份補充協議的簽訂,卻永遠是他洗不掉的污點。也有人說,精明一世的陳鴻道,在那件事情上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
陳鴻道一手打造出來的王老吉如今已經不能夠為他所用了,然而隻要有着同樣的拼搏精神,相信加多寶照樣會火爆當前市場。經過《中國好聲音》這個平台,陳鴻道和加多寶無疑取得了一個令人驕傲的成績!
八、反思總結
當年的涼茶飲品,一度霸占整個超市的冷櫃,而現在的各大超市和賣場,不管是王老吉還是加多寶,其身影已徹底萎縮了,甚至在很多超市的冰櫃裡,已經完全看不到它們了。
毫不客氣的說,矛盾公開化以後,陳鴻道和廣藥集團吵了10年,而師出同門的兩款産品,市場份額也跌了10年。争到最後,理似乎說清了,但是利卻沒了。以加多寶為例,2017年的全年淨利潤為-5.83億元。至于王老吉,奪回商标後,雖然廣藥集團一直在試圖複制陳鴻道經營時的輝煌,可每次得到的結果,都是東施效颦。
總之一句話,不論是陳鴻道還是廣藥集團,其實說到底,都是為了争一個“利”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從這個角度來講,陳鴻道算不上一個合格的“佛教徒”,但從經商營銷的角度來說,他确實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