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管理學——打卡小練
第四章 全球化管理
1國際化經營,它涉及兩個或更多國家的經營活動,或者說其經營活動被國界以某種方式所分割。一般說來,如果一個企業的資源轉化活動超越了一國國界,即進行商品、資本、技術等形式的經濟資源的跨國傳遞和轉化,那麼這個企業就是在開展國際化經營
2 全球化管理環境:
(1)一般環境:①政治與法律環境。包括如下幾個要點,A國家政治體制B政治的穩定性C政府對外經營者的态度D本國與東道國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聯系E法律環境
②經濟和技術環境。包括如下方面:A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B經濟發展水平與其發展潛力
C市場規模及其準入程度 D科技發展水平E社會基礎設施
③文化環境。主要包括如下幾點:A權力距離 B不确定性的避免 C個人主義或集體主義
D男性化或女性化E長期導向或短期導向
(2)任務環境:主要是①供應商、②競争對手、③銷售商、④顧客 勞動力市場與工會
3 全球化管理所必需的關鍵能力:國際商務知識、文化适應能力、換位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
4培養全球化管理的關鍵能力的途徑:(1)從經曆中學習(2)從工作任務中學習(3)從關系中學習
5 國際化經營的方式::(1)商品在國際間的交換,即國際貿易(2)特許,包括商标、專利權、專有技術及具有财産價值的知識産權的使用。(3)勞務輸出,包括市場廣告、法律服務、财務信息咨詢、保險、貨物運輸、會計即管理技術咨詢等服務的輸出
(4)國際接投資,包括證券及不動産投資 (5)國際直接投資
6國際化經營的進入方式決策:(1)出口:①間接出口②直接出口(2)非股權安排:①特許②合同制造 管理合同(3)國際直接投資:①合資進入(特點:A共同投資 B共同經營) ②獨資進入新建進入 ④購并進入(購并方式:A橫向購并B縱向購并 C混合購并)
7 國際化經營(企業)的特征:(1)跨國界經營 (2)多元化經營 (3)資源共享(4)全球化戰略(5)一體化管理
8企業國際經營所面對的外部環境的多元性和複雜性體現在:
(1)各國政體和國體差異決定了國際經營活動所面臨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不相同
(2)不同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國際化經營企業面對經濟環境有别于國内
(3)各國擁有的價值觀、生活方式、語言文化的差别有全局談的那個了國際經營者必須而對多種文化之間的沖突問題。這就要求國際企業的管理制度、組織結構、決策程序、人員的要求和配備等必須近應國際化環境
10國際化經營經曆的階段:
1從曆史發展角度:(1)初始發展階段(2)高速發展階段(3)全球競争階段2從企業發展角度;(1)出口階段(2)非股權安排段(3國際直接投資段
11 企業進行國際化經營的原因:(1)利用優勢能力:企業若有較強的競争優勢。那麼企業内部的張力就會要求它通過擴展規模和擴張市場來實現這些優的(2)為了占領日益增長的世界商品和服務市場
(3)獲取關鍵性戰略資源:由于資源在國家間和企業間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利用國際化經營,企業可以更便利的獲得這些資源,比降低獲取時所必須支付的成本
(4分風為免生産、銷售、利潤大幅度波動,企業可以選擇國際性經營活動實現經營的多元化。或在不同的市場開展經營,達到“東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5)對競争對手進行反擊:企業成為國際化企業的另外一個動機是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争做出反應,并保護自己在世界市場中的份額
全球化組織模式
1全球化組織模式(1)國際組織模式 (2)多國組織模式 (3)全球組織模式
(4)跨國組織模式
注意:分權聯盟(多國型)、同聯盟(國際型)、集權中心(金球型)和一體化(跨國型)分别體現了各類型公司的典型組織結構
2多國組織模式優缺點
(1)優點:①允許了公司根據當地市場的情況況做出反應,很少需要公司總部來進行協調和指導由于子公司是自治單位,産品和服務很少在子公司之間相互轉移(2):較高造成本和重複工作
3 國際組織模式缺點:他他不能為了公司提供最大限度的自由是它們能夠根據當地的情況做出反應
最後,小賽也給大家準備了福利,私信小賽即可獲取完整版《專升本管理學黃金筆記 專項訓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