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直以來被稱為是最公平的競争,很多考生能通過這個機會改變人生軌迹,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分數對學生未來的影響是很大的。
在大多數人眼中,高考隻有一次機會,準備了十幾年,就是為了在這三天裡證明實力,用知識改變命運。正是高考有這麼重要的作用,所以那些高考失利的學生不甘心去一所普通的學校,因此會進入二戰狀态,成為一名“複讀生”。
希望能通過“高四”這一年的努力,能比之前更上一層樓,是用一年的時間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一般學生有這種想法的時候,都會支持。
近兩年教育領域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中小學生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雙減政策,延時服務,最讓家長們重視的是高三考生複讀的問題。
家長們群裡有一條消息炸開了,說高三學生不能複讀了,這意味着每名學生隻有一次高考的機會。這打破了很多家長的計劃,這個消息屬實嗎?
事實證明這條消息并不是空穴來風,四川省和貴州省相繼發布消息,境内所有公辦高中學校不允許再收複讀生,并且每個班級不能超過50人。
雲南省也發布了這條消息,并且還增加了兩條規則,不能有擇校生和借讀生,盡量讓所有的高中生都有一個公平的學習環境。
随着學生們家庭教育環境的提升,複讀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很早之前,很少有學生複讀,即使考試成績跟自己理想有所差距,學生最後也會接受現實,考上什麼大學就讀什麼大學。即使是真的發揮失常了,學生也會糾結要不要複讀,因為複讀需要教育投資。
現在學生們家庭情況越來越殷實了,所以學生有了複讀的底氣,隻要考的有一點不合心意,就會複讀,曾經還有高考成績612分的學霸選擇複讀,理由是沒考上北大。
他們追求進取的心是很值得學習的,但是方式不值得提倡,因為這類複讀生,會影響到應屆考生的公平性,高中三年和高中四年的學習成果一定有所不同,尤其是高分段考生複讀,會給應屆生帶來很大的心裡壓力。
聽見這樣的消息,讓很多家長眉頭緊鎖,這是一點複讀的機會都沒有了嗎?并不是,相關部門說的是公辦學校不能接收複讀生。如果學生還是想要複讀,可以去私立學校。這兩者有什麼區别呢?
以前大量的複讀生會選擇去公辦學校複讀,不僅教育資源有保障,費用也很低,甚至有的學生會選擇比以前的高中更好的高中進行複讀,這也是為什麼不允許借讀,這種行為就是借讀複讀行為。
就像有的學生隻考上了職業高中,卻能在重點高中就讀是,因為職業高中也有參加高考的機會,所以把學籍落在職業高中,花高價去重點高中就讀。
所以複讀生不允許去公辦高中就讀,如果想複讀就去私立高中,同時還要承擔私立高中的高額學費,很多私立高中專門收複讀生,以第一次高考成績為基準,提升一分,收一分的錢。
于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篩選掉了很多不是那麼想複讀的學生,想要複讀就要承擔私立高中的學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會認真思考是否要複讀。
筆者認為:
複讀一年往往不能改變多少,除非是高考時候發生變故而影響的學生成績不好,其他大部分情況,都不是複讀能解決的。
比如450分段的學生要複讀,争取考到500分,其實學生們差的是那簡單的50分嗎,是從高一開始就沒打好的基礎,如果想真正的提升成績,除非從高一開始重新上學,不然效果不大。
而且複讀生的心裡壓力更大一些,他們更怕考不好,不僅浪費了父母的血汗錢,還耽誤了一年的時間,所以複讀是需要慎重考慮的。其實即使考上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能如何,學生最終可以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曆。
希望考生們能珍惜眼前的考試機會,争取一次考上理想的大學,大學生活也并不像老師們描述的那麼輕松,想享福,先吃苦。
話題文章分享就到這裡,明天的内容更加精彩紛呈
歡迎大家積極轉發、收藏 ,筆者在此表示感謝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