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大連6月8日消息(記者 葛運福)今天(6月8日)是第十四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的海洋日主題是“保護海洋生态系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西太平洋斑海豹(Phocalargha,俗稱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鳍足類哺乳動物,是渤海海域水生野生動物的明星物種,也是急需保護的重要水生野生動物。渤海遼東灣繁殖區是中國唯一的斑海豹繁殖區,因此斑海豹被稱為“遼東灣精靈”。6月8日,記者從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當日,兩隻被救助的斑海豹在治療痊愈後放歸大海。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與遼甯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工作人員觀察受救助斑海豹,治愈後放歸大海(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
從全球分布看,我國斑海豹所處的地理位置獨特,遺傳分析和衛星洄遊跟蹤結果均顯示遼東灣繁殖區的斑海豹跟世界上其他區域的斑海豹存在生态上的隔離,遼東灣的斑海豹有自己獨特的遺傳基因,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上具有重要意義。
斑海豹保護區功能區劃圖(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斑海豹保護區)位于大連市西部海域,範圍在東經120°50′至 121°55′50”,北緯38°55′至40°05′之間,保護區範圍包含大連市的旅順口區、甘井子區、金普新區、長興島經濟區和瓦房店市所轄海域,覆蓋大連市渤海沿岸的大部分海域,主要保護對象為斑海豹及其生态環境。2021年2月1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發布公告,西太平洋斑海豹被列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石線礁上岸的斑海豹航拍(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與遼甯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開展全方位合作,共同開展了多次遼東灣海域斑海豹資源分布和海洋水質環境調查活動。在螞蟻島、虎平島附屬島嶼及附近海域多次觀察到斑海豹活動。在2021年的調查工作中,工作人員在螞蟻島石線礁及附近海域一次性觀察到斑海豹超過200頭,為近年來大連海域斑海豹集中上岸點單次最大觀測量。通過一系列科學數據分析,充分證明了遼東灣斑海豹種群繁衍狀況逐步向好的趨勢。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巡查保護區(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區供圖)
同時,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與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各級公安邊防機構、各屬地政府密切協同,通過多種渠道在全社會普及斑海豹救助聯系方式,2020年以來,大連市範圍内共救助受傷、受困斑海豹12隻。
2020年3月23日斑海豹救助現場(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2022年2月15日元宵節,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接到瓦房店市民田先生反映,在瓦房店市仙浴灣鎮附近的海邊發現一隻脫離群體擱淺的斑海豹幼崽。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立即與大連市海洋與漁業綜合行政執法隊、遼甯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以及大連戰藍水域救援隊等單位聯合開展救助。經現場檢查,擱淺的斑海豹幼崽出生僅20天左右,身體瘦弱,不具備自主生存能力,需要暫養救助。經救助,如今,斑海豹幼崽身體狀況恢複良好。
2022年2月15日斑海豹救助現場(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此外,另外一隻當日放流的斑海豹幼崽是由葫蘆島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與大連方面共同救助的,當時它處于哺乳期,因不具備獨立生存能力,兩隻幼崽都委托遼甯省海洋水産科學研究院進行救治。現在這隻斑海豹幼崽非常健康,經科學評估符合放歸條件。
6月8日,這兩隻斑海豹幼崽在大連斑海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域放歸大海。
冬季遼東灣冰區斑海豹繁育,斑海豹幼崽的一生充滿挑戰(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在冬、春季斑海豹洄遊繁殖關鍵時段,都會組織開展斑海豹保護系列專項行動,已建立起涵蓋保護區沿線24個鄉鎮(街道)、36個重點港口、近200名網格員的基層斑海豹保護網絡,實現了斑海豹保護動态和全方位管理。通過嚴密巡查監管,2020年至今,大連市未出現偷捕獵殺斑海豹的違法犯罪行為。
斑海豹在岩石上笨拙可笑,渾圓的紡錘體身材無疑是水中健将(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據悉,根據實地調查和科學測算,遼東灣斑海豹種群數量已由保護區建立之初的不足1000頭,逐步發展到目前的2000頭左右,且種群數量趨于穩定。
可愛!斑海豹把礁石當成“加油站”,躺在礁石上享受陽光(央廣網發 斑海豹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2022年5月,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和大連市自然資源局合作的“大連法院環境資源司法保護基地”在斑海豹保護區揭牌,進一步推動大連市生态環境保護工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