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

職場 更新时间:2025-09-16 18:06:45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重陽節特别報道①66歲退休的環衛工)(1)

  老,字典裡有很多種解釋: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形容“極”“很”;死的諱稱……

  今天的網絡語境下,老年人自己,往往失語。

  按照國際規定,60周歲以上的人确定為老年。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标準是60周歲。

  官方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占總人口的18.9%。據國家衛健委測算,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将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你、我,都将是其中之一。

  重陽節,有必要将話題歸還給真正的主人公,讓“老年”回歸到它的本真。

  紅星新聞記者丨陳怡帆 藍婧 實習生丨吳亦陽 嚴亞

  責編丨鄧旆光 編輯丨楊程

  66歲這年,老陶又回到老家四川,準備找一份新工作。

  他20歲離開農村,28歲開糖廠,48歲時糖廠倒閉,經曆了大半輩子的漂泊。

  普通、勤奮又堅韌的老陶身上,是一個時代的縮影。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重陽節特别報道①66歲退休的環衛工)(2)

  ↑老陶在深圳上班

  01跑江湖跑出第一桶金

  年雖晚暮,志力如壯。一刻都閑不得的老陶,開始四處尋找工作機會。因為今年,環衛公司決定不再聘用他。

  老陶生于1956年5月,在四川南充營山縣星火鎮的農村長大。“那時候家庭條件很差,一天吃一頓,一年都難吃上二兩肉。”

  雖然兒時在當地成績名列前茅,但彼時初升高的考試取消,老陶隻能回家在生産隊掙工分。由于父親身體不好,他每天收工之後還要跟着父親挑糞種地。

  1977年恢複高考,他複習了一個月後參加考試,但此前的學業落下太多,最終沒能考上。又參加,再失敗……他回家哭了三天三夜,沒通過高考成了他一生最遺憾的事。

  老陶想,這就是命,不過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他父親得知在外跑江湖能掙錢,就托一位叔爺把他帶上闖蕩。他背了20雙草鞋跟着上路,從此四處為家。

  第一天到了南充興隆街,他們在街邊房檐下過夜。隔天趕場,老陶賣草鞋賺了5元錢,能負擔一天的吃住開銷。他們在沿途鄉鎮擺攤做小生意,境況逐漸好轉。一年後,他一個月至少能掙500元,好的時候甚至能上1000元。

  其間,叔爺找個女孩來幫忙算一周的帳,每天工資一塊錢。七天過後,工錢結了,女孩子還跟着他們。她家窮,老陶給她買了米和面,還問她,你有沒有男朋友,她說沒有。老陶問:“你願不願意和我做男女朋友?”她說:“可以。”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重陽節特别報道①66歲退休的環衛工)(3)

  ↑老陶在深圳上班

  02從開糖廠到倒閉

  後來,女孩成了他的媳婦,1981年兩人成婚。嶽父希望他不要一直在外奔波,老陶問做什麼,嶽父說做糖。1984年,他們開了一家糖廠。此後,鎮上的國營糖果廠倒閉,訂單生意統統湧到老陶的糖廠,一時風光無限。他租了四五十平米的屋子做生産車間,廠裡有七八個員工。

  但糖廠的管理混亂給經營埋下了隐患,此後,糖廠生意開始走下坡路。到了2004年,訂單減少,外面的錢收不回來。看着家裡生意不好,妻子便去了深圳工廠打工。

  那一年9月8日,老陶的母親去世。“當時下了一個多月的雨,老家房子塌了,路上的泥有四五寸深。”老陶穿着水鞋,把母親從鎮上背回去安葬。

  也是這一年,兒子上大學了,家裡開支更大,妻子叫他也到深圳打工。年末,他坐了三十多個小時大巴車,到了深圳。

  “下了車一看,四處是破破爛爛的平房。”不過他很快發現,深圳處處充滿機遇,遍地是年輕人。工廠缺工,隻要有人能做上3個月,就給200塊錢。“當時一份快餐才一塊五,遍地是黃金。”老陶說。

  03知命之年南下深圳

  老陶在深圳的第一份工作是塑膠廠工人。彼時,他已49歲。

  工廠的人事問他,想工資高一點還是低一點,他說高一點,兒子讀大學需要錢。

  人力讓他去做搬運工,搬塑膠原料。25公斤一袋,一次搬兩到四袋,一天要搬一兩百噸。工廠包吃包住,每天大概工作14個小時。

  他搬了9個月,發現那些未成型的機殼、水口料,一般就用粉碎機打成顆粒,3000元一噸就賣掉了。他算了一筆賬:“原料進價是一萬四一噸,加上人工、水電和機器損耗,可能一噸的成本有一萬七八。”

  老陶覺得浪費太嚴重,因為他開過工廠,知道如何精打細算,于是就給老闆寫了一封信,建議塑膠廢料回收利用,少進原料,一年幾百噸能節約不少錢。

  老闆看他是個人才,讓他做“助理監管員”。主要工作就是每天統計報表,統計原料、水口料、機殼的量,每天下午5點上交紙質的報表。和搬運工相比這份工作輕松不少,但老陶覺得,這份工資隻有1100元,就又做回了按勞計酬的搬運工。

  04在環衛崗位幹了12年

  但老陶的打工生涯并不順利。2008年金融危機,他被工廠裁員了。

  “妻子說,你離了這個廠要餓死。我不服氣,我說我要做‘公共事業’,搞服務大家的事業。”53歲這一年,他當上了一名環衛工。

  環衛工一個人需要負責一片街道,一天至少要掃3遍。他掃了很多地方,其中大浪南路掃得最多,那裡商業街上打工人聚集。“有的剛一掃完,又有人亂扔垃圾。”老陶說,公司對環衛工的要求高、扣罰項目多,“測灰塵、數煙頭這些,超一點點,哪裡廣告沒撕幹淨,一罰就是200元。”

  老陶所在的公司,每個環衛工有一個GPS定位器,掃地時帶着,每天要掃8-10公裡。“如果我掃地時和工友在一起,可以看到兩個人同軌,或者一個地方停留久一點,就要罰錢。”

  雖然規定多,但老陶還是覺得,每天都忙碌而充實。剛開始他的基本工資2200元,慢慢漲到2700元,退休前漲到3600元。

  白天做環衛工,老陶晚上還做其他事掙外快。因為他到處掃地,很清楚哪裡有廢棄的垃圾、木頭,于是就買了輛三輪車幫人家搬家,運垃圾,一個月可以再掙幾千元,“加上環衛工的工資,至少有8000元左右。”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重陽節特别報道①66歲退休的環衛工)(4)

  ↑老陶在運垃圾

  妻子住在工廠的員工宿舍,老陶就在深圳租了個15平米的小屋子,一個月算上房租水電,最低開銷1500-2000元。省吃儉用下來,大兒子買房時,他給了20來萬元,小兒子買房子時,他又出了30多萬元。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重陽節特别報道①66歲退休的環衛工)(5)

  ↑老陶在深圳上班

  05他想幹到70歲

  “在外真的很累。但是我的觀念是,我要自己養活自己,不給國家和子女添負擔。”老陶說,深圳對老年人很關照,60歲以上的,坐公交地鐵、去景區、體檢都不要錢,直接拿身份證刷就行了。但他覺得,在外打工的缺陷就是不能常和家人在一起,“我的工友基本都這樣,夫妻分居的多,因為分居産生的矛盾也多。”

  他認識的一位工友,長期在外打工,妻子和女兒留在老家。工友每個月給家裡寄上萬元錢,但最終婚姻破裂。

  “我覺得一家人都在深圳,深圳就是我家。”但是因為一直沒在深圳買房,家人還是希望能回到老家四川定居。

  老陶不想走,他還想再幹幾年。老陶和公司的合同在今年4月終止,他獨自留在深圳,沒工作也沒人照應,“我反複掂量,就回了四川。”

  回來才十多天,他就閑不住了,要去找工作,“家人都叫我休息。我說我不,能做就做。”

  老陶不會用手機找工作,就上街四處問。“我問街上掃地的,66歲可不可以來掃地?他說可以,工資一個月有2400塊錢。”

  “人一輩子的重中之重,在于勤,人生一世,勤勞可以壓倒一切。我準備到菜場去批發菜來賣,賺多少都是自己的。我也可以去做鹵菜,麻辣的、怪味的。如果可以,我還想再開一個食品廠,把白糖做成冰糖,再把糖水做成硬糖。”

  老陶說,他要繼續工作,直到70歲。不過,更為重要的是,他得先去把牙齒補了。他滿口的牙齒,已經掉了十一顆。

  —EN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重陽節向環衛工人送溫暖(重陽節特别報道①66歲退休的環衛工)(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