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部影片的看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想要什麼樣的心情。
買電影票是為了讓自己開心,就像去一個地方旅行,我想欣賞美景;即便當地的人不是很友好,但不能陷入被動的情緒循環。
對于《寵愛》這樣溫暖治愈的電影,真的很沒有必要去糾結導盲犬實際上需要什麼樣的訓練條件,整個周期有多長。
這種常識導演和編劇都會懂,但這不是作品要表達的重點,也不是你和ta一起進入電影院的目的。
我做你的眼睛 從小到大,所到學校,都被冠以學霸的稱呼;
這樣的男孩子身上一定有一份充滿陽光的驕傲。
身邊的好友哪怕也還不錯,也會被對比成學渣,因為參照物太耀眼了。
陳樂雲和江楠就是這樣一對青梅竹馬的好朋友。
初三的時候,學校明星陳樂雲遺傳性雙目失明了;本來被全世界矚目的他,看不到世界的任何一物。
好友江楠承擔了帶着陳樂雲一起上放學的任務,一個内心憧憬着我一定會好起來的,一個内心想着我也可以幫你一回了。
可是驕傲的人怎麼會接受得了自己的世界無光呢?陳樂雲内心逐漸崩塌,直到江楠搬家未告訴他而爆發。
兩人跟對方一樣的友情告白,讓陳樂雲重新建立起對未來的希望。
“以後我做你的眼睛,你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我,一起上同一個高中,同一個大學。”——就是不想和你分開。
小劄是他們兩個的紐帶,江楠日複一日把小劄訓練成為導盲犬,就是想幫助陳樂雲接受現實,成長起來。
江楠不會跟陳樂雲說自己因為訓練小劄而受了多少次傷,因為兩人的愛都是純純的,滿滿的;無需有意的展示為對方做了什麼。
他們的友情是愛情萌芽的美好模樣。
在成年人的計算世界中,會認定江楠和陳樂雲注定沒有好的結果。
可是江楠想都沒想結果,就是希望好朋友能夠開啟一扇窗,這樣她也開心。
告白太清澈了,它隻會出現在最純真的那段時間。
誰最愛我 方欣中學的時候,狗狗豪七就陪伴在身邊了。
一晃到了方欣結婚的年齡,從最美好的青春時代,到遇見愛情,豪七一路見證,一路守護。
對于方欣來說,這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段。
對于豪七,這是生命的全部。
小時候豪七就被方欣洗腦(褒義),自己是最愛她的人。
豪七的信仰就此形成,任何人都不能以任何方式傷害方欣。
趙樂的出現,豪七需要一個理解的過程;你跟方欣媽媽玩歸玩,每次來到家裡要麼把她扔到床上,要麼把她壓在沙灘上,要麼把她推倒在沙發上。
在我判斷出媽媽是開心還是疼痛的聲音之前,你不允許這樣做。
每次豪七黑漆漆的臉對着趙樂無辜的臉,都覺得特别好笑。雖然有那麼點不懂事,但這個過程也為媽媽好好地把關了:是不是趙樂對方欣是真愛。
對于不養狗狗的人來說,可能無法共情方欣對于豪七的寵溺,興頭上被打擾的确很郁悶。
可如果他是你自己的寶寶呢?是不是一種覺得又可愛又好笑的幸福感呢?方欣就是這樣一種感覺。
豪七對于趙樂的防備并非領地意識,而是具有高度責任感的行為。
作為人類,我們會遇見不同種類的情感。
親情難以割舍,愛情無法自拔,友情純潔可貴;有時候在某種情感中失意了,可以在另外一種情感中得到慰藉。
狗狗呢?隻有和主人的愛。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他們特别忠誠,認定的事情,會一輩子堅定不移地去完成。
當方欣再一次喊出“誰最愛我?”的時候,年邁的豪七艱難地舉起手來,那一刻流淚的不僅僅是方欣。
影院中很多抽泣的聲音,其中不乏沒有養狗狗的朋友。
在豪七與方欣注定的訣别中,豪七見不到媽媽最後一面,但終于接納了趙樂,把守護的接力棒交到他的手中。
趙樂的出現,讓豪七可以沒有擔憂地離開。
女兒跟爸爸不用講道理 高銘是一個超級大富豪,住着超級大的房子;可是他很寂寞,女兒跟離婚的前妻在美國生活。
他努力地想要拉近與女兒的關系,可是每次聊天卻要通過貓貓呼噜。
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中國式父親,内心狂熱,外表愛面子,實際上是個女兒奴。
高萌萌要從美國回來了,并表示要把呼噜給帶到美國自己親自照顧,這下愁壞了高銘。
他并不是擔心自己孤獨無聊,他怕呼噜一走,女兒就不給自己打電話視頻了,想要見到女兒就沒那麼容易了。
可是倔強的他,怎麼能說出來呢?
高銘必須想辦法留住呼噜,而且還要做到神不知女兒不覺。
于是,呼噜下基層了。
本來的貓窩被呼噜拆了,沙發被抓得亂七八糟,爸爸渾身都是貓的毛,還抓傷了主人的手臂,簡直就是标準的不聽話的貓。
高萌萌一回到家裡,呼噜很順利地在她身上撒了一泡尿。
高銘心想這下子穩了,如此周密的計劃,女兒一定會覺得呼噜是個麻煩,帶回美國的計劃也将擱淺。
然而,這些小伎倆被女兒輕易看穿。
她提出拿到愛豆的簽名就答應把呼噜留在國内,老父親為了女兒拼了。
你能想象一個老男人在追星現場高喊:××我愛你。而且還把對象搞錯的歡樂場面嗎?
當高銘過錯簽名而留下難過的淚水,那一刻觀衆卻笑不出來了。
他隻想為自己的女兒做點喜歡的事情,哪怕這件事情讓他看起來很愚蠢,很好笑。
在機場他做了父親才會做的事情,滿足了女兒的所有願望:帶呼噜回美國,送诶他最後拿到的簽名。
高萌萌跟爸爸說:你認為我是個不講道理的人嗎?
可是高萌萌不知道,女兒跟爸爸,不用講道理。隻要你開心,就是最重要的道理了。
我們以為自己長大了,可在父母眼裡卻依舊是個要寵愛的寶寶。
他們的小心翼翼,更多的是怕孩子不理自己。天下父母心,如出一轍。
笑中帶淚 很多同行影評人會從各個維度去評價《寵愛》的優劣;
用很多高級的詞彙去釋放自己的專業知識。
但在2020年的開端,我希望這部笑中帶淚的影片能帶給自己最純粹的情感反應。
和太太拉着手全程看完,她是個感性的女人,哭比笑更多;
我們家現在也有一個四角神獸寵物,主觀認可《寵愛》的地方可能會多點。
但沒關系,我想你拉着愛的那個人,看什麼樣的電影都會從感受到它的美好那一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