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鴨子總是做得不夠好吃呢?那是因為你沒有嘗試過我這個做法,今天的這篇文章給你驚喜, 每次分享鴨子的這個做法,竟然我還沒動筷子,媳婦就能靠着一雙手搞定一隻鴨,那麼這隻鴨究竟是什麼做法,竟然可以讓一個女生幹掉一隻鴨,它就是被稱之為閩南第一鴨的“姜母鴨”。
姜母鴨起源于福建閩南閩南地區,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如台灣等乃至海外,相傳姜母鴨起源于漢代,曾為宮廷名菜。與大家常見的吃法不同,作為一道食補的名菜,姜母鴨自然不會是幹鍋燒出來的油膩膩幹巴巴的賣相。但是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溫而不燥的功效。
首先你要了解姜母鴨呀,用的是什麼鴨?在姜母鴨的選用标準上,最低的标準是番鴨,用番鴨的好處是溫而不燥,而且它的肉質非常有層次感,很細膩,如果有條件可以買得到紅面的番鴨,那就更正宗更好吃。
正宗的姜母鴨是不切塊,整隻放進去焗,但是為了家庭更利于操作,而且更入味,建議大家切成大塊。
那麼既然稱之為姜母鴨,肯定離不開生姜,那麼這個時候生姜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關鍵。很多人都做錯,正宗的姜母鴨選擇的姜一定是老黃姜,為什麼呢?因為姜還是老的辣。
将生姜清洗幹淨以後,切片的時候記得不要切得太薄,切得太薄,那麼生姜在悶焗的過程中,味道很容易散開,像我這樣切這麼厚。當你在焖鴨的時候,樓上三層樓下三層都能聞得到味,姜母鴨,姜母鴨最補最好吃的你并不知道是生姜吧?
之前我有分享了泉州版的姜母鴨做法,今天呢,這個做法是廈門版的,不管是泉州版還是廈門版,他一定離不開這一碗芝麻油。廈門和泉州版唯一最大的區别是什麼呢?泉州版唯一最大的不同,是不添加香料,廈門版會加入香葉,當歸,八角,桂皮,總之兩個地方的做法都非常好吃呀。(注意:配方和用料統一放在文章結尾)
之所以可以讓樓上樓下三層都跑到你家吃,除了鴨子和生姜的功勞以外,就莫屬于芝麻油。鍋内全程開中小火,倒入一半的芝麻油,再下入生姜最後再下入香料,接着用筷子将生姜和香料來回翻動一下,這樣受熱均勻才夠香。如果家裡有條件,可以将生姜提前曬一曬更好吃。如果沒時間像我一樣倒入半碗的芝麻油,再下生姜煸炒一下,油焖的時間五分鐘雙面透黃即可撈出。
姜母鴨又正宗又好吃,那麼您家必須準備一口砂鍋,這裡肯定有人會問,沒有砂鍋行不行?用電飯煲肯定不行,用油煸好的生姜鋪鍋底。
注意不要搞錯了,再放鴨子。最後再将剩下一半沒有經過油煸的生姜鋪到鴨子身上。上下分生熟悶出來的姜母鴨那個味道啊,非常非常的香,而且還非常補,蓋上蓋子以後往邊緣倒入兩勺的花雕酒,這樣就能把味道全部壓在裡面。
姜母鴨正宗的做法,有一個口訣叫做:一焖、二煮、三收。
第一步的做法就是将鴨子焖熟,但是過程中每隔15分鐘,一定要翻一下鴨子,生姜有一些會粘到下面的鍋底,這個是很正常的,大家記得稍微把它往上翻一翻。
哇噻,這個時候這香味真的已經非常濃了。接着繼續焖15分鐘,我在這個時候鴨子悶了将近30分鐘以後,倒入我們剛剛調好的醬汁,這個料汁裡面用的酒,正宗的醬母鴨,用的是藥酒,那麼沒有藥酒,我們可以用花雕酒,料酒或者黃酒等等。
好了,這個時候繼續開中火煮15分鐘吧。這個時候姜母鴨的味道已經讓我受不了了,濃郁的生姜味,夾雜着濃郁的芝麻油味。
這個時候開始大火兩分鐘。将湯汁收一收,經過大火收湯汁以後,此時這個顔色啊,才是正宗姜母鴨該有的顔色。
想問一下大家,這個時候你看到的這一隻鴨腿有沒有勾到你?不過,這個時候你覺得這個鴨腿的外觀非常的硬,那麼你就錯了,其實非常軟爛脫骨,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喜歡吃鴨頭的人,這個做法真的不能錯過了,更重要的一點是,你以為吃姜母鴨吃的是鴨子嗎?錯了,吃的是生姜,經過這樣烹制的生姜不僅不會燥熱,而且非常的溫和,更重要的是很溫補。
好了,今天廈門姜母鴨的做法就分享到這兒,如果覺得這個文章對你有一點小小的幫助,請您點點贊,轉發給更多人謝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