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家看韓劇,特别饞泡菜湯,看劇中男女主喝着一碗酸酸辣辣的泡菜湯,配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别提多舒坦了,泡菜湯裡食材非常的豐富但是卻不雜亂,搭配到一起口味獨特,引人口水直流,特别裡泡菜湯裡的那一塊塊嫩豆腐,入口即化,所以在家自己動手準備做上一鍋,誰知道讓我妹去買豆腐結果給帶回來一塊北豆腐,不過也怪我沒說清楚,隻能是麻煩的再跑一趟了。
因為現在超市中的豆腐種類确實讓人眼花缭亂,像是北豆腐、南豆腐、内脂豆腐、老豆腐、嫩豆腐、鹵水豆腐等等,有的通過名字能辨别出來豆腐的口感,有的則不行,所以我們在購買的時候确實應該分辨清自己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豆腐,順便給我妹科普了一下豆腐的區别,現在分享給大家,在購買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做的菜去分辨應該買什麼樣的豆腐。
我們知道,豆腐是由豆子制作而來的,主要的過程就是先把大豆清洗浸泡幾個小時,然後把浸泡的豆子磨成豆漿,然後把磨好的豆漿煮熟,煮熟之後過濾掉渣滓,然後把“凝固劑”加入到豆漿裡面進行攪拌,豆漿會慢慢的凝結,然後我們把豆漿倒入豆腐模具中,裹上紗布之後從上面給豆腐施壓,把裡面的水分壓出來一些,使豆腐成型,等這些工序完成之後大豆就變成了豆腐。
豆腐種類差别的原因
豆腐的制作工序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那為什麼生産出來的豆腐還有那麼多的名字呢?其實是因為在豆漿煮熟之後往裡面添加的“凝固劑”的種類不同所以才導緻豆腐的種類不同,那麼常見的凝固劑都有哪些呢?
1、石膏粉
石膏粉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添加石膏粉的作用是讓豆腐中的大豆蛋白凝結從而成型,這裡使用的石膏粉對人體沒有害處,因為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大部分會在壓出水分的時候跟着水分一起流失掉了。
使用石膏粉做出的豆腐光滑細嫩,保水性比較好、顔色潔白,所以我們也稱作嫩豆腐、南豆腐。
南豆腐、嫩豆腐用途:
适宜用來做湯,像是上面說的泡菜湯裡面的豆腐就是使用嫩豆腐 比較好一些。
2、鹽鹵
這裡說的鹽鹵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鹵水了,也是大家熟知的鹵水點豆腐,鹵水中含有的氯化鎂的成分較高,使用鹵水做凝結劑,可以讓豆腐成型更快,但是做出來的豆腐看起來比較粗糙,切割面上會有小氣孔,硬度上也比較硬,有韌性、顔色略微有些發黃,我們也叫做老豆腐、北豆腐。
北豆腐、老豆腐、韌豆腐用途:
煎、炒、煮、炸、涮火鍋都是可以的,像是麻婆豆腐、香蔥煎豆腐等。
3、葡萄糖酸内酯
這個就是我們常見的内脂豆腐,也就是用葡萄糖酸内酯做凝結劑制作的,葡萄糖酸内酯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在制作豆腐的過程中起到的就是蛋白質凝結劑的作用,使用内酯制作的豆腐口感上更加的細嫩,而且味道也比較純正,保質期一般能達到一周。
内酯豆腐用途:
主要用來涼拌,像是皮蛋豆腐使用的就是内酯豆腐,和上面豆腐最大的區别就是内酯豆腐不用煮熟也可以直接食用的。
以上就是關于豆腐不同種類的原因和用法,都是一些比較常見的,除此之外還有雲南的石屏豆腐是使用古城中的天然地下水作為凝結劑做成的,但是一般超市裡買不到,要是去雲南旅遊,可以體驗一下。
不同的豆腐有不同的用法,選擇好合适的豆腐做出來效果會更好,如果你還有其他的看法,歡迎在評論中交流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