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雲南日報
5月31日中午12時07分,一座弧長700多米的拱壩壩頂完美地呈現在金沙江上——目前世界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工程大壩全線澆築到頂,宣告白鶴灘水電站主體工程土建基本完工,意味着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已經具備設計的擋水和防洪度汛功能,樞紐工程建設完全滿足總進度要求,為全面建成精品工程和7月1日前實現首批機組投産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全線澆築到頂,标志着我國300米級特高拱壩建造技術實現世界引領,也标志着全球大壩“家族”又添一個“大高個”。
大壩是水電站樞紐工程的核心建築物,承擔着擋水與洩洪的重要任務。白鶴灘水電站大壩為300米級特高混凝土雙曲拱壩,最大壩高289米,壩頂弧長709米;壩身布置有6個導流底孔、7個洩洪深孔和6個洩洪表孔,結構複雜。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建設過程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300米級高拱壩抗震參數世界第一,首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混凝土,大壩承受總水推力達1650萬噸、世界第二,拱壩壩高289米、世界第三。據悉,白鶴灘水電站大壩共分為31個壩段,大壩主體混凝土澆築總量803萬立方米,“體積”超過3個胡夫金字塔。白鶴灘大壩布置了7台平移式纜機,為世界最大纜機群,每台纜機額定吊重30噸,用9立方米的吊罐進行混凝土垂直運輸。
白鶴灘水電站工程總工期為144個月。大壩壩肩開挖工程被譽為在700米高陡邊坡上的雕刻藝術,創造了單月最大下挖30m,全年下挖300米的世界紀錄。大壩主體自2017年4月12日開始混凝土澆築,至今曆時1510個日日夜夜,壩體共計澆築2253倉,近800萬方混凝土。在大壩澆築的4年多時間裡,參建各方日夜奮戰,大壩整體均衡連續上升,連續三年澆築量在200萬方以上,創造了年澆築270萬方、月澆築27.3萬方、百日過深孔等同類工程的世界紀錄。白鶴灘水電站攻克了柱狀節理玄武岩作為特高拱壩壩基的世界級難題,首次全壩使用低熱水泥,創新實施百米門槽一期直埋,開展了智能建造,掌握了300m級特高拱壩溫度控制核心技術,開啟了世界水電工程新紀元,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引領世界水電創新發展。白鶴灘已建成無縫大壩,成就了水電典範、傳世精品,創造了世界壩工史上的奇迹。
壩址位于我省巧家縣與四川省甯南縣交界的白鶴灘水電站,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攔沙、航運等,并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它是繼三峽工程開啟中國水電恢弘篇章之後的又一标志性工程,是中國水電引領全球的又一張“國家名片”,是我國“十四五”開局之年投産發電的超級工程,是我國“西電東送”骨幹電源,也是長江流域防洪體系重要組成部分,在水電工程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式意義。白鶴灘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600萬千瓦,位居全球第二;單機容量為100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工程綜合技術指标位列世界前茅。
作為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企業,中國三峽集團自2005年以來先後滾動開發向家壩、溪洛渡、烏東德、白鶴灘四座巨型電站,四座電站總裝機容量4646萬千瓦,規模相當于兩個三峽工程,都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從長江中遊到金沙江下遊,三峽集團已基本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正在金沙江下遊加快建設水風光一體化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基地,将源源不斷的綠色能源輸送到全國各地,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發揮國家隊主力軍作用。
本文來自【雲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