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太倉港的發展和未來

太倉港的發展和未來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9 12:45:35

太倉港的發展和未來?央廣網蘇州9月8日消息(見習記者莊濱濱)太倉港位于長江入海口南岸,地處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彙處,擁有38.8公裡黃金岸線、-12.5米深水航道系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碼頭”,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變遷,太倉港已經成為長江第一港,正全力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北翼9月7日,記者跟随“港口雄開萬裡流”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江蘇站采訪團來到太倉港,看全國内河及長江流域首個堆場自動化碼頭,如何成為“滬太同港化”的重要載體,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太倉港的發展和未來?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太倉港的發展和未來(港口雄開萬裡流)1

太倉港的發展和未來

央廣網蘇州9月8日消息(見習記者莊濱濱)太倉港位于長江入海口南岸,地處長江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交彙處,擁有38.8公裡黃金岸線、-12.5米深水航道。系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曾被譽為“天下第一碼頭”,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變遷,太倉港已經成為長江第一港,正全力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北翼。9月7日,記者跟随“港口雄開萬裡流”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江蘇站采訪團來到太倉港,看全國内河及長江流域首個堆場自動化碼頭,如何成為“滬太同港化”的重要載體。

“以前5個人的活,現在1個人就可以完成”

繁忙的太倉港四期碼頭(央廣網發 太倉港供圖)

在太倉港集裝箱四期碼頭,一艘開往日本的貨輪靠岸停泊,吊橋伸開臂膀,熟練地“抓”起裝滿載貨物的集裝箱,裝進船艙。不遠處的自動化軌道吊裝卸區域,15台軌道吊實現了自動化裝卸,以前5個人的活,現在1個人就可以完成。在遠控室,3名技術人員,守着電腦上的自動化設備調度系統,即可完成集裝箱吊裝。

太倉港正和國際碼頭操作部經理徐甯龍介紹,該區域集裝箱在系統裡都是一串代碼,系統通過AR和人工智能技術可自動識别集卡位置進行裝卸操作,可實現減少設備作業人員約70%,提高提升作業效率20%。

太倉港四期碼頭(央廣網見習記者 莊濱濱 攝)

作為長江流域首座堆場自動化碼頭,四期碼頭岸線長1292米,共建設4個5萬噸級集裝箱泊位,水工結構按靠泊1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設計,年集裝箱通過能力200萬标箱。按照“堆場裝卸無人化、碼頭能源低碳化、設備調度智能化、業務單證電子化、信息傳輸自動化、客戶服務遠程化、管理決策數字化、經營管控一體化”的功能定位,該碼頭實施了一系列的智慧工程,“聰明”的碼頭,直接提高了碼頭作業效率,提升了碼頭的綜合競争力和綜合服務水平。

“貨物進了太倉港,視同進入上海港”

空箱是航運物流核心要素,隻要有了空箱,企業出貨難題就解決了大半。今年5月,上海港空箱中心太倉港分中心成立,使得太倉港腹地蘇州、無錫等區域的企業可以按需就近提箱、就近出貨,用箱成本為長江沿線最低,港口陸改水業務綜合競争力提升30%-40%。同時,太倉港能夠在大船公司的箱管系統中真正成為上海港的延伸。

航拍太倉港四期碼頭(央廣網發 太倉港供圖)

“4個月來,空箱中心積極回應外貿企業和代理公司訴求,所調空箱用于‘滬太通’‘甬太通’等陸改水業務占比95.3%,累計為本地企業節省提空物流成本近700萬元。”太倉正和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部副經理劉斌說。

太倉港地處長江出海口,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重要組成部分,早在2014年,太倉港就與上海港進行了戰略合作。江蘇太倉港口管委會發展服務局局長王敏勇告訴記者,太倉港四期碼頭作為滬太同港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太申快航、滬太通等業務,将上海港的客服功能和船貨信息前置于太倉港,共同引導長江及内河港口集裝箱在太倉港集并,實現“貨物進入太倉港視同進入上海港”,駁船在兩港均享受最優靠泊、最優費率的“雙優”政策。“滬太兩港先後構建了長江遠洋貨物經由太倉港中轉洋山港的物流模式,以及蘇南遠洋貨物經由太倉港中轉洋山港的‘陸改水’物流模式,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滬太通關一體化。”

吹響沖刺年度800萬标箱目标沖鋒号

今年以來,太倉港搶抓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和RCEP協議簽署等重大曆史機遇,緊緊圍繞“抓業務、開航線、優服務、促貿易”的要求,超額完成序時任務。2022年1-8月份,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17萬标箱,同比增長16.1%,創曆史新高。在剛剛過去的8月,太倉港吹響了全力沖刺年度800萬标箱目标的沖鋒号。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明确要求:推進蘇州(太倉)港建設中近洋集裝箱貿易港以及上海遠洋集裝箱運輸的喂給港,拓展直連直通的遠洋航線,打造江海聯運核心港區與近洋集散中心。

王敏勇表示,太倉港将圍繞新定位、搶抓新機遇、實現新跨越,“五年再造一個太倉港”,實現“兩個倍增”:争取到2025年,太倉港年集裝箱吞吐量由“十三五”末的500萬标箱倍增到1000萬标箱,港區物貿主營收入由“十三五”末的1000億元倍增到2000億元,基本建成“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現代化港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