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志願可以寫985嗎?常規理念:985比211好,211比雙非一本好,雙一流比非雙一流好,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第一志願可以寫985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常規理念:985比211好,211比雙非一本好,雙一流比非雙一流好。
首先說明上面這話沒問題,但是在志願填報中,沒有意義,是一句空話,甚至是廢話。 沒有意義,因為政策早就發布了。
可以理解為:太正确的事情,往往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無法顧及到現實的複雜性(考生的分數位次,基本情況,個人意願等等)。
對于志願填報,不管985211雙非,差不多分數的學校可以理解為同一層次,可以放在一起考慮。
就像平時人們買車一樣——(20萬的奧迪A3和20萬的本田雅閣對預算二十萬的人來說可以都作為購買意向,但奧迪是豪華品牌,本田是非豪華品牌,奧迪A3又是a級車,本田雅閣又是b級車,這就類似于選學校,往往我們在填志願時都有“名校”情節,導緻專業,地域等重要性往後推了)
回到志願填報上來:實際上正是因為全國考生家長把一些學校放在一起考慮,才導緻出現分數差不多的結果。别看表面上看是985211雙非一本,但實際上各有各的優劣,就看你更看重哪種“優勢”,忽略哪種“劣勢”。
有些人總是占便宜不夠,比如又想要985大學的名氣,又想要211的地域和好專業,導緻總覺得自己志願沒報好,實際上分數擺在那裡,隻能看哪個優勢更吸引你。 例如蘭州大學、蘇州大學、深圳大學分數差不多,分别是985、211、雙非一本,就各有各的優劣。
蘭州大學985,但地域上算劣勢。
深圳大學雙非一本,但位置極好,校園建設也高大上。
蘇州大學正好是兩者折中一下,優勢劣勢不那麼明顯(地域和名氣都占一些)。因為985211雙非一本數量太多——985幾十所,211上百所(但所有的985都是211),雙非一本和其它學校上千所——龐大到各自内部也天差地别,龐大到一旦涉及到具體學校情況變得異常複雜。
比如。一電一郵(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兩外一法(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四财一貿(上海财經大學,中央财經大學,西南财經大學和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211可是不虛很多985的。
某種意義上,兩财一貿(上海财經大學,中央财經大學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甚至可以說比大部分985都強。西南政法大學、深圳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東北财經大學、首師大、上理工等普通一本某種意義上比很多211要強。比如。國家電網招聘時把211和原電力部直屬高校(雙非)看做一檔,把華北電力大學和985看做一檔。比如。華東政法大學和西南政法大學在法律領域比大部分985211更受認可。比如。東北财經大學和江西财經大學在财經領域比大部分211和部分985更受歡迎。而汽車公司招聘,差不多分數的211和江蘇大學、燕山大學,江蘇大學、燕山大學會被高看一眼,因為兩校王牌強項在車輛工程。在IT領域,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會比同分211更受歡迎。醫學院更加突出。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不會比吉林大學醫學院、東南大學醫學院差。
所以如果首先明确自己将來的領域,選行業性知名雙非一本比很多211效果會好很多。那就有考生家長說了?——以後招聘時有明确要求985211起步的崗位怎麼辦?——其實,這種情況是很少很少的,行業龍頭華為招IT時都招很多雙非一本的,為什麼要糾結極少的情況呢?再者明确要求985211的崗位,可以說大部分985211也沒有機會,那可能是最低要求之一,入門門檻來提升篩選效率的,類似于教師編招聘本科學曆起步,結果不是碩士别人都懶得再看你簡曆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