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日志及反思?DAY 1“二寶,你要悲劇了”我的話語中,有着濃濃的幸災樂禍,表情卻是滿含期待,“下周三幼兒園體驗,到時要紮手指,千萬不要哭喲”雖然現在是周六,二寶仍然在享受爽爽的周末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讓二寶做好充足的準備,也為了讓其在恐懼中減少恐懼,我在收到幼兒園老師信息的第一時間,就通知了他,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教育日志及反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DAY 1
“二寶,你要悲劇了。”我的話語中,有着濃濃的幸災樂禍,表情卻是滿含期待,“下周三幼兒園體驗,到時要紮手指,千萬不要哭喲!”雖然現在是周六,二寶仍然在享受爽爽的周末。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讓二寶做好充足的準備,也為了讓其在恐懼中減少恐懼,我在收到幼兒園老師信息的第一時間,就通知了他。
“明天是周三嗎?”二寶立刻放下手中的玩具,清澈的雙眼怔怔地看着我,一臉的無辜與茫然。
“明天是周日,還早着呢。”我壞壞地笑了笑,“記住,之前你紮過手指的時候,就疼一下,像螞蟻咬一口一樣,幾乎感覺不到,就過去了。”我像安慰普羅大衆般安慰二寶。
“明天是周三嗎?”二寶的心神似乎都“種在”了周三,再次傻乎乎地發問。也許不是發問,僅僅是自言自語。
我們費了老鼻子勁,終于扭轉了二寶的注意力。事後,妻子還不解地抱怨:抽血就抽血吧,何必這麼早預熱呢。
我有着自己的小算盤:在提前知曉的情況下,一個孩子,會如何面對越來越近的恐懼?從這個角度看,我是一個比較壞的父親。從長遠來看,一定會有故事發生。
這是第一天,二寶知道了必将降臨的“痛苦”。
DAY 2
“爸爸,明天是周三嗎?”睡覺之前,二寶突兀地發問。
“明天是周一,我的乖乖。你發傻了吧?”剛剛講完故事,我一下子沒有進入二寶的思維模式。
“明天不紮手指嗎?”清澈的聲音,透着清澈的焦慮。
“不會的,明天是周一。周三才體檢的,我告訴過你了。”我耐心大增,心中泛起憐意。可憐的小家夥,小腦袋開始聚焦三天後的紮手指了。估計是越想越疼,越想越想遠遠逃開。
“爸爸交給你一個任務,可以嗎?”我開始暴露我“邪惡”的目的——一個小小的心理“實驗”。“你留意一下自己的同學,看看有哪些小朋友哭了,回來告訴我,好嗎?”我承認,目的不端,但結果可能會轉移二寶的注意力。
我們小學裡也年年體檢,年年有抽血的項目。在剛入學的一年級小朋友中,也偶爾見識過哭着喊着九頭牛拉不到抽血點的“猛人”,但少之又少。很好奇,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群魔亂舞?
包子若有所思地眨眨眼。畢竟睡覺的時間到了,不能久聊。我再次強調,為了二寶,也為了自己的好奇,“記住,到時一定要告訴我是哪些小朋友哭了!”
我的潛台詞很清楚:你留意别人,關注其他小朋友是否哭,自己就更不能哭了!
DAY 3
“爸爸,今天是周三嗎?”周二晚上,講完故事,躺上自己的小床之前,二寶突然又來了。
“今天是周二,明天才是周三。”我一字一頓,“明天,你們就要體檢了。”
“媽媽,明天是周三嗎?”沒想到,二寶竟然變得這麼啰嗦,竟然又轉向媽媽問。
“是的,明天是周三。幫爸爸記一下,都是哪些同學紮手指頭哭了。”老婆也揣摩出了我的意思,表現出罕見的教育一緻性。估計,她也希望二寶能夠忘記自己打針這件事,隻需關注同學都要打針這個共相。
DAY 4
“二寶,今天打針哭了嗎?”一見到二寶,我就迫不及待地問,渾然不覺大姐還在旁邊,最起碼寒暄問候的禮儀都抛之九霄雲外。
“沒有,我們班沒有一個同學哭,隻有中二班的同學哭了!”二寶回答得很利索,就連偶爾出現的結巴都奇迹般消失。
“你看看,不是紮手指,是紮在這裡了,還抽了好多血呢。”二寶不等我追問細節,直接向我展示自己粗壯的胳膊。的确,肘内側,有一個明顯的紅點。
“抽血都不哭,厲害厲害!”我由衷贊歎,也暗自慶幸自己“小謀略”的意外成功。果不其然,隻要關注别人,就會轉移恐懼。
“我接他們的時候,老師說他們班的孩子都沒哭。”大姐在一旁作證。
晚上,一家人免不了一片歡騰。畢竟,這是二寶的第一次跨越。入學前曾有多次紮針經曆,數次紮手指,都免不了嚎啕好一會兒。從不明所以的疼痛降臨,到有備而來的主動面對,這是很大的一步。
整個晚上,乃至延續到第二天,我們都為二寶驕傲。當然,我更希望自己得意!
DAY 5
“二寶,你抽血的時候哭了吧?”到了周五晚上,快樂的家宴結束,二寶正抱着一盒牛奶暢飲,媽媽的吻,如炸雷般響起。對我如此,對二寶更甚。
我沉默着,盯向近在咫尺的二寶。
二寶手一抖,牛奶盒低了三分,習慣滑出嘴外,扭頭,奶聲奶氣地問:“老師給你打電話了嗎?”
旁邊的我心一抖,看到老婆正手拿着二寶的一周才能見面的“成長記錄冊”。事情大條了,如果二寶撒謊,那我就是赤裸裸的失敗,而且還是弄巧成拙的那種。
“老師沒有給我打電話,但老師寫在了上面。”老婆搖了搖“成長記錄冊”,和顔悅色,但不容置疑,“你就告訴媽媽啊,你哭了沒有?”
“哭了。”二寶突然間變得牛逼哄哄,視死如歸。那一刻,我仿佛覺得,二寶是所有謊言敗露者的始祖。
“為什麼要騙我們?”媽媽和聲問。
二寶重新低頭喝自己的牛奶,有意無意靠近我,親昵地騎到我的腿上。然後摟着我,邊喝奶邊輕聲呢喃:“我不想讓你們知道嘛。”
我無語。
一切的小心思,僅僅是自己的小心思。
何時,曾站在一個三歲孩子的立場,考慮他的惶恐與不安?何時,曾輕撫他的腦袋,告訴他,可以大聲地哭,可以愛怎樣就怎樣!
“不想讓你們知道。”這句話憋了兩天,被戳破,才釋然,否則依然時不時壓在孩子的心頭,欲罷還休;沒有戳破,一個父親的自以為是必将持續,以成人之心揣孩童之憂。
二寶的潛台詞太多,不能深思,深思必有深慮。
一個稚童的謊言,如何誕生?目的何在?與我們又有着怎樣的關聯?據實記之,且行且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