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間質瘤始終漏的一種,會對我們的胃部産生極大的危害,因此如果在發現身邊有人患上胃間質瘤疾病嗎,就一定要及時送往醫院治療。那麼你知道胃間質瘤有哪些症狀嗎,胃間質瘤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想要了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間質瘤是消化道是罕見的具有惡性潛能的消化道腫瘤,是一種非定向分化的間質瘤,發生于胃腸空腔髒器肌層,是消化道獨立的一類間葉腫瘤,可發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最常見的部位是胃,稱為胃間質瘤。
其病理呈膨脹性生長,可向粘膜下或漿膜下浸潤形成球星或葉狀的腫塊。腫瘤可單發或多發,直徑大小不等,質地堅韌,邊界清楚,表面呈結節狀,瘤體生長較大可造成瘤體内出血,壞死及囊性變,并在粘膜表面形成潰瘍導緻消化道出血。
胃間質瘤症狀依賴于腫瘤的大小和位置,通常無特異性。胃腸道出血是最常見胃間質瘤症狀。而在食管,吞咽困難症狀往往也常見。部分病人因腸穿孔就診,可增加腹腔種植和局部複發的風險。
胃腸間質瘤病人第一次就診時約有11~47%已有轉移。胃間質瘤症狀轉移主要在肝和腹腔,淋巴結和腹外轉移即使在較為晚期的病人也較為罕見。轉移瘤甚至可發生在原發瘤切除後30年。小腸胃腸間質瘤惡性程度和淋巴結轉移率最高,而食道胃腸間質瘤惡性程度低。胃腸間質瘤良性也有複發的可能,但過程較慢,有的甚至在10年、20年之後,不為人們注意而已。
CT、超聲内鏡、消化道造影可協助胃腸間質瘤大小、局部浸潤、轉移、位置等的判斷。一般間質瘤都程度不同具有潛在的惡性,其惡性程度與腫瘤大小以及核分裂象多少(病理報告中會描述)相關。超過125px的間質瘤應該在中度危險以上,對化療放療不敏感。接受過手術治療的局限性胃腸間質瘤患者,完整切除後總的5年生存率為40-55%,術後第5年的複發率變化很大,其中低危原發腫瘤為2-15% ,高危者為70-90%。目前沒有特異性的用于檢測胃腸間質瘤複發的血清标志物。腫瘤典型的複發部位是手術切除床、肝髒和腹膜。肺轉移罕見。所以标準做法是術後5年内每3-6個月進行一次影像學(腹盆腔ct)檢查,此後每年評估一次。
診斷
間質瘤應視為具有惡性潛能的腫瘤,腫瘤危險程度與有無轉移,是否浸潤周圍組織顯著相關,一般腫瘤直徑>125px 核分裂數>5個/50高倍視野是判斷良惡性的重要指标。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鋇餐造影、胃鏡、CT等檢查特别是超聲内鏡是胃間質瘤的診斷價值更高,病理檢查和免疫組化标志CD117和CD34标記陽性是确診間質瘤最具有診斷價值的依據。
手術治療
手術類型和範圍取決于腫瘤大小和部位,腫瘤性質等标進行綜合評估,選擇合适的手術方式,一般包括胃鏡下切除、開腹切除、經腹腔鏡手術。專家提醒,術前可服用一些中成藥,例如人參皂苷Rh2,有效縮小腫瘤範圍,增大手術成功率,術後服用可以加快愈合。16.2%以上含量效果最佳。
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
(1)增進與病人及家屬的交流,介紹醫院先進設備 醫學技術,增加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2)熱情接待,介紹管床醫生護士病區環境 以取得病人信任;
(3)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各項檢查目的注意事項,取得病人的配合,使病人愉快地接受手術。
2.術前訓練
床上大小便,咳嗽和咳痰方法,術前兩周開始停止吸煙
3.備血和補液
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及貧血;備好一定量的全血
4.預防感染
(1)不與有感染的病人接觸;
(2)皮膚的清潔是防止切口感染的重要環節,應特别注意臍孔的消毒,可用石蠟油或乙醇擦拭幹淨,腹部毛發旺盛需剪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