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正是北半球的車厘子最佳賞味期,可朋友圈謠言四起:“車厘子核有毒,5顆毒倒成年人”總叫人心裡怕怕。為什麼說車厘子核有毒?車厘子還能吃嗎?
Contents① 車厘子核有毒?② 氰化物是什麼③ 其他食物也有氰化物④ 先撐死還是先中毒
車厘子中有氰化物?
一段“車厘子核有毒,5顆毒倒成年人”的視頻曾在微信朋友圈熱傳。該視頻中配的文字解釋為:“車厘子核仁含‘氰苷’,被食用後,與胃酸反應,産生劇毒的氰基離子,一位市民吃了櫻桃後,感覺肚子疼痛、呼吸困難,送到醫院搶救,被确診為‘氰中毒’!其中提到的“氰苷”就是氰化物的一種。但是,吃了5顆車厘子核就會中毒了嗎?
車厘子核小,咬破核吃下去的“氰苷”量其實也有限。車厘子的核仁裡的确有“氰苷”,但毒性沒那麼強。因為車厘子核小,當中“氰苷”含量更少,可轉化成有毒物的含量也就非常低,可忽略不計。要知道,“氰苷”本身不會讓人中毒,隻有接觸胃酸,才會轉化成氫氰酸,并且該物質也要達到一定量,才會引起急性中毒。
氰化物是什麼?
大家可能最為熟知氰化物的地方,要數《名偵探柯南》了。這種帶有苦杏仁味的毒物,是推理界大愛,堪稱居家旅行必備!氰化物有很強的毒性,特指帶有氰離子(CN−)或氰基(-CN)的化合物。可以通過接觸皮膚和呼吸、口服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然後解離出氰基離子。
作為名偵探,最熟悉的毒物就是氰化物。由于氰基離子能與人體中細胞内的鐵離子結合後,導緻細胞内一系列正常的生化反應不能進行,尤其是讓細胞不能再利用血液中的氧氣而迅速窒息。同時,也造成缺乏呼吸作用産能(ATP),中樞神經系統會迅速喪失功能,繼而使人體出現呼吸肌麻痹、心跳停止、多髒器衰竭等症狀而迅速死亡。其他食物中也有氰化物?除了車厘子,很多薔薇科植物的果核裡都有“氰苷”,如蘋果、桃、梨、杏、李子、草莓、樹莓、山楂、枇杷等。其中,核大含量就多些,核小的含量就少一些。但不用擔心中毒的根本原因,一是含量實在太小,吃到撐死的狀況可能還沒達到中毒劑量;二是,果核本身并不好吃,沒事誰吃核呀?
薔薇科植物的果核裡都有“氰苷”,如蘋果、桃、梨、杏、李子等。除了一些水果,苦杏仁、竹筍、木薯等也含有氰苷。2008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測定了香港常見食用植物中氰化物含量,檢測結果發現,苦杏仁(北杏)、竹筍、木薯及亞麻籽樣本的氰化物含量範圍為9.3 - 330 mg/kg;苦木薯的氰化物含量較甜木薯為高;氰化物含量在新鮮竹筍中分布不同,筍尖的氰化物含量最高(120 mg/kg)。看檢測結果的單位(mg/kg),說明含量是十分的少。并且在煮熟的條件下,其實可以除去90%的氰苷,基本不用擔心。
是撐死還是毒死?
就以車厘子為例,每克車厘子核仁中的“氰苷”,折算為氫氰酸後大約隻有幾十微克,而氫氰酸導緻人中毒的劑量,約為每公斤體重攝取2毫克左右(1毫克等于1000微克)。
體重60公斤的成人至少需要吃下48斤車厘子的核才可能中毒。假設每克車厘子核仁能“産生”50微克氫氰酸,一名體重60公斤的成人吃下4.8斤車厘子的核仁,才會出現中毒症狀。4.8斤核,按占重1/10,折算下來相當于48斤車厘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