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财通”新聞發布會。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統籌指導下,由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牽頭,廣東、深圳銀保監局、證監局共同參與起草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财通”業務試點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正式發布,拉開了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購買理财産品的序幕。
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長邢毓靜在發布會上透露,在《實施細則》發布的30日後,内地代銷銀行和合作銀行可以向中國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或者深圳市中心支行申請報備,報備完成後,即可開展相關業務。
這意味着,10月10日之後,待銀行相關報備完成,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将可跨境購買港澳理财産品。
“跨境理财通”正式落地
這些重點必須知道
↓↓↓
單個投資者投資額度為100萬元人民币
“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最發達、開放程度最高的地區,香港、澳門與廣東文化同源、人緣相親,三地經貿活動、人員往來非常密切。當前,内地理财産品收益率對港澳居民有較大的吸引力,内地居民也希望多元化配置境外資産,大灣區居民跨境配置理财産品的需求比較強烈。”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蘇赟指出,《實施細則》的發布正當其時,為便利粵港澳大灣區居民跨境投資、打造優質生活圈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實施細則》顯示,“跨境理财通”業務試點總額度暫定為1500億元。“北向通”跨境資金淨流入額上限和“南向通”跨境資金淨流出額上限均不超過“跨境理财通”業務試點總額度。
此外,“跨境理财通”業務試點将對單個投資者實行額度管理,投資額度為100萬元人民币。據了解,随着試點的推進和成熟,人民銀行将根據宏觀形勢适時通過宏觀審慎系數對總額度進行調節。而設定單個投資者額度,主要是為了防止少數資金雄厚的投資者占用較多額度。通過設定個人投資限額,讓更多的投資者享受政策紅利,凸顯政策的公平性。
“這一産品目前還隻是針對粵港澳大灣區内高淨值客戶群體。”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任志宏坦言,這一通道使得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個人資産配置更加豐富多元、與國際市場的接軌程度更加貼近,同時豐富和有限流動的金融資産也将為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财富管理中心和金融中心邁出探索性步伐。
全流程遠程辦理
使用人民币跨境結算
值得關注的是,為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資者業務辦理效率,“跨境理财通”支持線上簽約、代理見證開戶、線上風險測評、遠程購買産品,基本能實現全流程遠程辦理。同時,鼓勵銀行優化業務流程,讓内地和港澳居民能夠享受更加便利、快捷的跨境金融服務。
在風險防控方面,“跨境理财通”有着嚴密的機制安排。無論是“北向通”,還是“南向通”,投資者在購買投資産品時均需在投資産品購買地開立投資戶、在資金彙出地開立彙款戶。對投資戶與彙款戶之間建立資金閉環彙劃關系,加之對跨境資金實行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管理,能夠有效地防範跨境金融風險。
“這種賬戶設置實際上保證了實行資金閉環管理和額度管控的需要。”任志宏分析,由于投資者在内地銀行與港澳銀行開立的投資專戶和彙款專戶之間建立一一對應的綁定關系,一是對劃入投資專戶的資金實行封閉管理,确保該資金僅限于彙款和購買符合跨境理财通要求的投資産品;二是确保彙款戶是投資戶資金來源的唯一賬戶和資金原路彙回的唯一賬戶。
“在當前我國擴大金融雙向開放背景下,‘跨境理财通’的推出為人民币國際化開辟了新的路徑。”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蘇赟表示。
據了解,“跨境理财通”作為資本項下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又一探索實踐,實現了個人投資業務的創新。此外,在資金跨境彙劃環節,涉及的資金均使用人民币跨境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進一步豐富了人民币境外使用場景,推動人民币國際化縱深發展。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王楚涵、張文卓
來源: 廣州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