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因一名來訪者的“科普”,我點進了豆瓣小組“父母皆禍害”的網頁,原以為無外乎就是一些“熊孩子們”找個安全的空間吐槽和發洩。但是,我卻被那一條條觸目驚心的留言所震撼。
“我媽媽把我從五樓陽台推下去了,我死死抓住曬衣服的鐵絲才沒掉下去。”
“我媽媽因為我沒有按照她的要求寫數學作業而是寫了英語作業,于是拿菜刀追我,還朝我臉上摔了一個瓷碗。”
“我爸媽離婚後,因為擔心孩子難嫁,試圖把我推進水庫裡。”
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我經常可以在兒少精神科病房聽見形形色色的故事,許多家庭問題、社會問題都呈現在孩子身上。我很感歎這些孩子們的生命力,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生存了下來,直到他們生病了,一切的家庭問題都浮出了水面。
記得小李(化名)是一名17歲的男生,第一次來到我的咨詢室時,滿臉的玩世不恭,什麼都無所謂,對我愛答不理。在深入了解之後才知道,他的父母關系非常不好,經常打架。
在家庭中他的父母總是關注自己的情感而很少關注小李的感受,導緻小李從心底深處一直感覺自己是個孤兒,特别孤單,有時對未來感到絕望。後來小李發現自己需要大聲哭鬧或調皮搗蛋才能引起父母的重視,但通常這種重視也伴随着批評和指責。
我通過不斷地澄清與提問,發現在小李玩世不恭的背後其實隐藏着巨大的生命力,那是自己對父母的期待,對愛的渴望。他渴望被關注、被理解、被照顧、被尊重、被擁抱。
我們一起做了很多努力,了解其原生家庭。他的父親是在父母過度保護下長大,導緻父親經常以自我為中心,很少在乎他人的感受,面對挫折總是歸因外界,很少自省。她的母親在極度重男輕女的家庭中長大,要強的母親一直都在證明自己不比男人差。丈夫和妻子互相看不上,都期望對方能先做出改變。
在澄清家庭結構的過程中,小李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家庭,他發現自己跟父母是那麼的相似,是一樣的固執、一樣的推卸責任、一樣的期望對方先改變。
之後的治療中,我們又重新為過去賦意。小李由開始一直按照理想父母角色來要求父母,覺得他們不配做父母。
但脫離父母的角色,其實發現他們也隻是普通的中年人,他們有着缺點與不足,善良與堅強。所以不管是親子關系還是夫妻關系,我們不能隻按照角色的标準要求他人,而更應該按“人”的方式來看待對方。
最後一次見到小李時,他開始不再抱怨父母的失敗,不糾結父母的不負責任,他開始花更多時間放在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擴展自己人際關系,如何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
科普小課堂—“三角關系”:
心理學家鮑恩曾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三角關系”,他認為我們家庭中情感的聯系常常都是一系列三角網絡來保持平衡的,比如當夫妻關系緊張時通常會拉進去一個角色形成三角關系來緩解關系緊張,這第三個角色可以是任何東西,比如工作:
①丈夫(沉浸工作不回家)
②婆婆(媽寶男需要母親出面對抗妻子)
③自己的母親(尤其從小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單身母親)
而對于核心家庭,通常這個人就是孩子,孩子承擔更多的角色和責任。#健康202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