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六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六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8-08 16:06:45

六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第一單元 負數負數的由來,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六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六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歸納)1

六年級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

第一單元 負數

負數的由來

為了表示相反意義的兩個量(如盈利虧損、收入支出……),僅有學過的0,1 ,3.4,……是遠遠不夠的,所以出現了負數,以盈利為正、虧損為負;以收入為正、支出為負。

2.負數

小于0的數叫做負數,像—1、—5、—3、—0.7、—等這樣的數是負數,負數有無數個。

3.正數

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像 5、8、63、 4.1、等這樣的數是正數,正數有無數個。

4.正、負數的讀寫方法

(1)寫正數時,數字前面可以加正号“ ”,也可以省略不寫;讀正數時,帶“ ”的一定要讀出“正”字,省略“ ”的,這個“正”字就不讀出來。

(2)寫負數時,數字前面加負号“—”,不可以省略;讀負數時,一定要讀出“負”字。

【要點提示】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

5.用數軸表示數

負數 0 正數

左邊 < 右邊

【要點提示】

☀直線上的數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

6.比較兩數的大小

①利用數軸:負數<0<正數 或 左邊<右邊

②利用正負數的含義:

正數之間比較大小,數字大的就大,數字小的就小;

負數之間比較大小,數字大的反而小,數字小的反而大。

第二單元 百分數(二)

折扣

(1)折扣的意義

為了吸引顧客,促進顧客購物消費,商店有時降價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銷售,俗稱“打折”。幾折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幾幾折表示十分之幾點幾,也就是

百分之幾十幾。

(2)與折扣有關的實際問題的解題方法

❶已知原價和折扣,求現價:現價=原價×折扣

❷已知原價和折扣,求便宜的錢數:便宜的錢數=原價-原價×折扣或便宜的錢數=原價×(1-折扣)。

❸已知現價和折扣,求原價:根據“原價×折扣=現價”列方程解答;或者根據“原價=現價÷折扣”直接列算式解答。

【要點提示】

☀打幾折就是按原價的百分之幾十出售,而不是售價減少了原價的百分之幾十。

2.成數

(1)成數的意義

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

(2)成數問題的解題方法

解決成數問題時,把成數轉化為百分數後,解題思路和方法與百分數問題完全相同。

【要點提示】

☀解決成數問題的關鍵是先将成數轉化為百分數或分數。

3.稅率

(1)稅收的相關概念

❶納稅:納稅是根據國家稅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

❷稅款:單位或個人收入中的一部分要上繳給國家,上繳的錢叫做稅款,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

❸稅率:應納稅額與各種收入(銷售額、營業額……)的比率叫做稅率。

(2)納稅的意義

稅收是國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國家用收來的稅款發展經濟、科技、教育、文化和國防安全等事業。

(3)應納稅額的求法:應納稅額=收入額×稅率

(4)稅率的求法:稅率=應納稅額÷收入額×100%

(5)收入額的求法:收入額=應納稅額÷稅率

【要點提示】

☀稅收的種類不同,稅率也各不相同,每種稅的稅率都是由國家規定的。

4.利率

(1)儲蓄的意義

人們常常把暫時不用的錢存入銀行或信用社儲蓄起來,這樣不僅可以支援國家建設,也使得個人用錢更加安全和有計劃,還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2)存款的方式

活期

整存整取

零存整取

(3)儲蓄的相關概念

❶本金:存入銀行的錢叫做本金。

❷利息:取款時銀行多支付的錢叫做利息。

❸利率:單位時間(如1年、1月、1日等)内的利息與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❹利息的計算方法: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要點提示】

☀如果要繳納利息稅,則:稅後利息=本金×利率×存期×(1-利息稅率)。

第三單元 圓柱與圓錐

1.圓柱的認識

(1)圓柱的特征

❶圓柱是由兩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圍成的,它的底面是大小相同的兩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

❷圓柱的側面沿高展開後是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這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一邊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另一邊長等于圓柱的高。

(2)圓柱的高

❶圓柱的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

❷圓柱有無數條高。

【要點提示】

☀當圓柱的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它的側面沿高展開後是一個正方形。

☀圓柱的側面展開圖可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也可能是平行四邊形,不可能是梯形。

2.圓柱的表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公式: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用字母表示為S=Ch=2πrh。

(2)圓柱的表面積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側面積 底面積×2,用字母表示為S=2πrh 2πr²。

【要點提示】

☀求圓柱形通風管、筆筒或水桶的表面積時,要注意底面的個數。

3.圓柱的體積

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為V=Sh=πr²h。

4.圓錐的認識

(1)圓錐的特征

圓錐是由一個底面和一個側面圍成的,它的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

(2)圓錐的高

❶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是圓錐的高。

❷圓錐隻有一條高。

【要點提示】

☀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一個扇形。

5.圓錐的體積

(1)圓錐的體積等于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積的。

(2)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圓錐的體積=底面積×高×,用字母表示為V= Sh。

【要點提示】

☀把一個圓柱削成一個最大的圓錐,這個圓錐與圓柱等底等高。

第四單元 比例

1.比例的意義: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基本性質:在比例裡,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内項的積。

3.解比例:求比例中未知項的過程,叫做解比例。

【要點提示】

☀根據比例的意義和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比和比例的區别:

(1)比表示兩個數相除,它有兩項(即前項和後項);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它有四項(即兩個内項和兩個外項)。

(2)比有基本性質,它是化簡比的依據;比例也有基本性質,它是解比例的依據。

4.正比例

(1)正比例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随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字母關系式為=k(一定)。

(2)正比例關系的圖像

正比例圖像是一條從原點出發的無限延伸的射線,線上所有點所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都相等。

(3)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

先找變量(找兩種相關聯的量),再看定量(看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的比值是否一定),最後作出判斷。

5.反比例

(1)反比例的意義

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随着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一定,這兩種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反比例關系。字母關系式為xy=k(一定)。

(2)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

關鍵看這兩種相關聯的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乘積是否一定,如果一定,就成反比例。

【要點提示】

☀成比例的兩種量必須是相關聯的量,而兩種相關聯的量卻不一定都成比例。

6.用比例解決問題

根據問題中的不變量找出兩種相關聯的量,并判斷這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關系,再根據正、反比例關系列出相應的比例并求解。

【要點提示】

☀用正、反比例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确定成什麼比例關系。

7.比例尺

(1)比例尺的意義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類

❶按表現形式分,可以分為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❷按将實際距離縮小還是放大分,可以分為縮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要點提示】

☀比例尺是一個比,表示兩個同類量間的倍比關系,不能帶單位名稱。

(3)已知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比例尺的方法

先把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統一單位,再用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然後把它化簡成前項是1或者後項是1的比,得出比例尺。

(4)已知比例尺和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的方法

可以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實際距離,也可以利用“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直接列式計算。

(5)已知比例尺和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的方法

可以根據“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用解比例的方法求出圖上距離,也可以利用“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直接列式計算。

8.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1)特點:形狀相同,大小不同。

(2)将圖形放大或縮小的方法

一看,看原圖形各邊占幾格;

二算,按已知比計算出放大圖或縮小圖的各邊占幾格;

三畫,按計算出的邊長畫出原圖形的放大圖或縮小圖。

【要點提示】

☀把圖形每條邊按相同倍數放大(或縮小)後,形狀不變,相對應的角的度數也不變。

第五單元 鴿巢問題

1.“鴿巢原理”(一):

把m個物體任意分放進n個鴿巢中(m和n是非0自然數,且m>n),那麼一定有一個鴿巢中至少放進了2個物體。

2.“鴿巢原理”(二):

把多于kn個的物體任意分放進n個鴿巢中(k和n是非0自然數),那麼一定有一個鴿巢中至少放進了(k 1)個物體。

3.應用“鴿巢原理”解題的一般步驟:

①分析題意,把實際問題轉化成“鴿巢問題”,即弄清“鴿巢”和分放的物體;

②設計“鴿巢”的具體形式;

③運用原理得出在某個“鴿巢”中至少分放的物體個數,最終解決問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