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區天宮院全季酒店的一層大堂很靜,大門左手邊,辦公桌拼湊在一起,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回複彙總着各種台賬信息,偶爾電話鈴聲響起,工作人員忙着回複、記錄來自酒店入住者的疑問和需求。
近一個月以來,這裡是大興區18個密接隔離點之一。隔離人員的訴求是否會得到回應?什麼樣的機制在保障着隔離點的平穩運行?12月1日,新京報記者到達酒店進行了實地探訪。
服務:定制配餐滿足多方面需求
大興區天宮院全季酒店隔離點工作組組長周正告訴新京報記者,目前酒店123個隔離房間,已有92個正在啟用。周正介紹,按照區級部署,隔離點設置了“一辦七組”,包括防控消毒組、健康觀察組、信息聯絡組、安全保衛組、後勤保障組、病例轉運組、以及人文關懷組,确保隔離點工作平穩有序進行,也為隔離觀察人員提供了更全面的服務。
12月1日下午,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準備核酸檢測的用品。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周正提到,為了給隔離人員提供更全面的服務,工作組建立24小時樓層管家機制,能夠及時響應、反饋隔離人員訴求,同時也提供多元化飲食配餐,每日每人100元标準,每餐配有兩葷兩素及主食,民族習慣、口味需求都會在隔離人員入住登記時摸排關注,未訴先辦,考慮周全。此外,隔離點也通過開通綠色就診通道等方式,為患有基礎病的隔離人員提供暖心服務。
尹俊傑是這家隔離酒店的店長,他告訴新京報記者,11月1日起,酒店成為了本輪疫情中,大興區的集中隔離點之一,隔離人員的所有餐食均由酒店采購制作。
除了工作組前期摸排了解到的隔離人員餐飲習慣、訴求外,尹俊傑每日在前台接聽電話時,也會收到一些臨時增加的小需求,“比如有的隔離人員帶着孩子,就希望我們能夠提供一些做輔食的食材,有的老人腸胃比較敏感,會特别提出餐食少油、少鹽、少辣。這些也都能得到滿足。”
12月1日下午4時許,酒店的工作人員開始為隔離人員準備晚飯。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信任:讓“小管家”,變成“大家長”
隔離點的工作,并非從頭到尾都是工作人員的“單向輸出”。
王娜娜是這個集中隔離點人文關懷組的工作人員,為隔離人員解答政策上的疑惑、第一時間響應對方提出的訴求是她最主要的工作。王娜娜說,在得到幫助和解答之後,隔離人員反饋回來的信任和依賴,也常常溫暖着自己和同事們。
她提到自己曾經幫助過的一位58歲的老大爺,大爺耳背,因為害怕自己聽不到防疫人員的敲門聲,從進入隔離點的第一天就加上了王娜娜的微信,“老大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可能會有些緊張和焦慮,他總和我說,有什麼事情,第一時間打電話。”此後,每到要做核酸、吃飯的時候,王娜娜守在酒店一層的監控屏幕前,拿着手機,準備為老人“報信”。
王娜娜是這個集中隔離點人文關懷組的工作人員,為隔離人員解答政策上的疑惑、第一時間響應對方提出的訴求是她最主要的工作。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幾天後,老大爺的核酸結果呈現陽性,被轉運去做了進一步的治療,到了中轉站、方艙醫院,也都會與王娜娜報平安。但直到現在,王娜娜仍與對方保持着聯絡,“也是擔心,他萬一有需要我幫助的地方,我還能搭把手,幫幫大爺。我有時候會覺得,因為這些來自對方的信任,自己這個‘小管家’,也能變成一個‘大家長’。”
保障:隔離人員需求渠道24小時暢通
大興區疫情防控專班負責人高坤介紹,今年4月份,大興通過深挖酒店資源、加快集租房改造等方式,共計儲備隔離用房11000間。集租房大型隔離點的投入使用,在及時有效遏制突發疫情擴散蔓延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高坤提到,集中隔離可保證單人單間,每日送餐上門,生活垃圾也會有專人清運。對于隔離房間排放的污水,隔離點會定期投放次氯酸鈉,同時通過通風、排水改造,也可以避免氣溶膠傳播到社會面的風險。
高坤介紹,目前,大興區在用20個隔離點,其中密接隔離點18個,隔離用房2859間;入境隔離點2個,隔離用房1000間。
“我們派出了199名黨員幹部,210名醫護人員24小時駐點值守,還有消殺、保潔、酒店服務等621名服務人員為隔離人員,提供服務保障,可以做到群裡有人應、電話有人接,隔離人員的需求、訴求渠道24小時暢通。”高坤說。
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編輯 唐峥 校對 柳寶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