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山東齊國的地位

山東齊國的地位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16 13:49:29

在中國古代曆史上,山東省是一個名人輩出的省份。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山東是儒家文化發源地,儒家思想的創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創始人墨子、軍事家吳起等,均出生于魯國。截至2019年2月,山東省有16個地級市,包括56個市轄區、27個縣級市和55個縣。其中,就臨淄區來說,人口超50萬,屬山東省淄博市市轄區,地處魯中丘陵與魯北平原交接地帶,位于淄博市東北部。在曆史上,今臨淄區一帶曾是齊國都城臨淄所在地,也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大的城市之一。

山東齊國的地位(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60萬)1

首先,臨淄區隸屬于山東省淄博市。在地理位置上,臨淄區地處魯中丘陵與魯北平原交接地帶,位于淄博市東北部,介于北緯36°37′51″~37°00′30″,東經118°06′27″~118°29′30″之間,東臨青州市,西接張店區與桓台縣,南與淄川區、青州市相鄰,北與廣饒縣、博興縣接壤,全區總面積663.7平方公裡,占全市總面積的11.2%。就臨淄區的曆史來說,在8000年以前,臨淄後李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創造了後李文化;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時期,臨淄淄河、烏河兩岸人煙稠密、生産發達,已發現齊陵薛家等12處大汶口文化遺址。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擊敗商纣王,建立周朝。公元前1045年,封太公姜尚(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1015年在位)于齊地,建立齊國,,都治營丘(今臨淄)。齊獻公在位時,因為擴建後的營丘城東城牆瀕臨淄水,沿河而建,所以齊獻公就順理成章将營丘城改名為臨淄。

山東齊國的地位(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60萬)2

在春秋戰國時期,臨淄不僅是齊國的都城,也是當時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在今山東省臨淄區一帶設立臨淄縣。屬齊郡。西漢時期,該地區為齊郡郡治、臨淄縣治所在地。東漢建立後,臨淄還是青州州治、臨淄縣治所在地。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淄博市臨淄區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在三國時期,臨淄為魏國青州州治、齊郡郡治、臨淄縣治所在地。東晉時期,臨淄為齊郡郡治所在地。南北朝時期,臨淄為齊郡郡治所在地。北齊時期,撤銷臨淄縣,今臨淄區一帶分屬齊郡益都縣(縣治東陽)、高陽縣和貝丘縣(縣治在今淄川)。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該地區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

山東齊國的地位(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60萬)3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今臨淄區一帶屬青州益都縣、高陽縣和貝丘縣。596年,重設臨淄縣,至607年,隋炀帝楊廣這位皇帝在位時,區境分屬隋青州臨淄縣、高陽縣、時水縣和淄州淄川縣。607年,高陽縣、時水縣并入臨淄縣,屬北海郡。淄川縣屬齊郡。唐朝建立後,臨淄縣屬河南道青州北海郡。五代十國時期,今臨淄區一帶屬青州北海郡臨淄縣。北宋建立後,該地區屬青州北海郡臨淄縣。南宋時期,該地區屬山東東路益都府臨淄縣。元朝建立後,臨淄縣屬益都路。1266年-1278年,臨淄縣并入益都縣;1278年,臨淄縣複置,區境分屬臨淄縣、益都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該地區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臨淄縣。

山東齊國的地位(山東省一個區人口超60萬)4

最後,清朝取代明朝後,臨淄縣屬山東省青州府。到了1913年,臨淄縣屬膠東道。1928年,臨淄縣直屬于山東省。1958年,臨淄縣并入益都縣。1961年10月,恢複了臨淄縣這一建制。1969年12月,臨淄劃入淄博市,設立臨淄區,成為淄博第五個市轄區。1994年,淄博市臨淄區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如今,臨淄區隸屬于山東省淄博市。截至2018年底,臨淄區總面積達663.7平方公裡,總人口約為63萬人。對于臨淄區,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