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4 21:57:38

赴日旅遊近年不斷升溫,精緻而健康的日本飲食也吸引了許多中國食客。在這些美食文化的背後,其實隐藏着許多“冷知識”,你都了解嗎?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關于日本飲食文化)1

宇治金時(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宇治金時”的“金時”是什麼意思?

在刨冰上淋上煮熟的甘甜紅豆,這種甜品在日語中被稱為“金時刨冰(氷金時)”;如果是淋有紅豆的抹茶刨冰,則被稱為“宇治金時(宇治金時)”。此外,日語裡還有“金時豆(金時豆)”、“金時胡蘿蔔(金時ニンジン)”的說法。那麼究竟什麼是“金時”呢?

“金時”二字,其實指的是日本傳說中的英雄人物坂田金時。坂田金時幼名 “金太郎”,因其體胖面紅,所以後人漸漸習慣于用“金時”來形容紅色的事物。日語中還有一句諺語,叫做「金時の火事見舞い」,意思是坂田金時的臉在火光的映襯下變得更紅了,形容人喝酒後面色通紅。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關于日本飲食文化)2

初物七十五日

在日本有「初物七十五日」的說法。「初物」是指當季剛收獲、剛上市的時鮮,例如新茶、新米等。日本人認為這些時鮮品質最佳,吃後可以延長壽命七十五天。至于為什麼是七十五天,則有着多種解釋。一說這是基于中國傳入的五行思想,;也有人認為七十五天是農作物從播種到發芽、收獲的天數。

而「七十五日」的說法還出現在俗語「人のうわさも七十五日」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謠言不會流傳太久。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關于日本飲食文化)3

草莓奶油蛋糕(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草莓奶油蛋糕誕生于日本

白色的奶油,配上紅色的草莓,這種柔軟的花邊蛋糕(ショートケーキ)在日本非常常見。雖然在其他國家也有同樣稱為short cake的甜品,但無論外表還是口感都與日本的完全不同。可以說,花邊蛋糕是日本獨創的一種和洋折衷的蛋糕。

關于花邊蛋糕的日語名字「ショートケーキ」的由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ショート」是英語short的音譯,而short有着“短”的意思。因為花邊蛋糕無法長久保存,所以需要短時間制作、短時間食用,故得名short cake。也有一種說法稱花邊蛋糕中,蛋糕的部分需要用到起酥油(shortening,日語為ショートニング),于是取了「ショート」命名。

另有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是說花邊蛋糕是在美國甜點黃油甜酥餅幹(short bread)基礎上,加上奶油和水果制作而成,底部則換為了日本人更喜歡的松軟海綿蛋糕。

gt;gt;gt;gt;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關于日本飲食文化)4

外郎糕(資料圖)

米粉糕「ういろう」漢字寫作「外郎」

外郎米粉糕是日本蒸制糕點的一種,口感勁道,有嚼頭,漢字可寫作外郎糕。600年前,一位來自中國的官員陳宗敬負責向日本運送藥物,人們取其官職名,也稱其為“陳外郎”。陳外郎熟知醫學,在日本時制作了止咳化痰、深受好評的特效藥,此藥名喚“外郎”。而“外郎藥”成為“外郎糕”,乃是由于當年外郎家在招待客人時,會拿出自家制作的蒸糕待客,受歡迎的糕的甜與受好評的藥的苦形成對比,所以甜點也被取了“外郎”這個名字。

gt;gt;gt;gt;

日本飲食禮儀及風俗與禁忌(關于日本飲食文化)5

松花堂便當(資料圖)

幕之内便當與松花堂便當的由來

「幕の内」原為戲劇用語,指的是下一幕開始前的休息時間。江戶時代,老百姓熱衷于看戲,“幕之内便當”便誕生于這個時期。有人說幕之内便當原是觀衆們在休息時間吃的便當,也有人說其原型是當時演員們的便當,為方便其快速食用,小菜被做成了可以一口吞下的大小。

而松花堂便當指的是放在四邊形盒子裡的便當,盒子裡被十字擋闆分隔開,常出現在簡易版會席料理的餐桌上。其名字源自于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的高僧松花堂昭乘的置物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