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

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19 17:44:43

孝的三個層次

如果要問,什麼是中國傳統最重要的美德?可以用一個字來表示,那就是“孝”。從漢字的構造上看,孝字上為“老”,下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親,能順其意,表達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從情感上說,血濃于水,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的愛,而子女也會将父母看成是最親的人。因此,百善孝為先,看一個人是否懂得感恩,先得看其是否盡孝,如果連對生我養我的父母都不懂感恩,其他就免談了。

“孝悌”二字經常連用,指孝敬父母、尊重長輩、友愛兄弟、關愛幼者的行為,是最為核心的家庭倫理。“仁孝”二字連用,即用對父母的孝,推及到善待他人,泛愛萬物。漢字教育的“教”字,就由“孝”和“文”組成,為教育的根本。如孔子所說:

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1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後人在這個基礎上,寫成《弟子規》,變成了“首孝悌,次謹信,泛愛衆,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段話也是《弟子規》的總綱。

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2

如何才能盡孝道?有人說,父母養育了我,作為回報,等父母老了,我也養他們,不就是報恩了嗎?這其實是不全面的。曾子說:“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因此,孝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小孝、中孝、大孝。

第一層次為小孝,這樣的孝稱之為“能養”,即子女心懷恭敬地贍養父母。一個人成年後,有了事業,就不能做“月光族”,而應該關心父母的生活,供給父母的衣食。但僅僅是供給父母的衣食是不夠的。《論語·為政》篇說:

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3

子遊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

不要以為有錢給父母花,有房子給父母住,有衣服給父母穿,有飯菜給父母吃,就是“能養”了。其實,有些人對寵物的愛護也是如此,甚至可能對寵物的關心還要超過父母,豈不是父母反不如寵物?所以,真正的能夠在于真誠,真誠就是體貼父母、關心父母,其實從臉色上也看得出來。孔子說“色難”,就是“能養”卻臉色難看,那就不是真正的“能養”。

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4

第二層次為中孝,這樣的孝是讓父母不感到羞辱。俗話說:“母親心中有十個兒子,兒子心中沒有一個母親。”這句話揭示了人性中的某種弱點。有些人長大了,心中隻有自己,不知道有父母,便為所欲為,生活中碰到不順心的事就無理取鬧,動不動就想跳樓,變成了父母的“心病”,這當然是不孝。《論語·為政》篇有一段微妙的對話: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這個人出身貴族,驕奢淫逸,縱情聲色犬馬。他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答得非常有技巧。他說:“父母一心為兒女的疾病擔憂”。實際上孔子這是告誡孟武伯應節欲保身,免得父母操心。其實,每個人都會記得自己生病時父母是如何的焦急,而以同樣的心情對待父母,這就是孝。“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 孟郊的這首《遊子吟》多少反映了兒時父母慈悲對子女體貼入微的點滴心态,讀來讓人心生共鳴。

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劉立夫孝的三個層次)5

第三層是大孝,這樣的孝就是“尊親”。也就是古人說的“光宗耀祖”,讓父母感到臉上有光。要做到這個層次,子女必須奮發圖強,能夠對社會、國家作大貢獻。《孝經》說:

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

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按照《孝經》的說法,一個人能夠真誠奉養父母,不讓父母操心,那是孝的起點;能夠完成父母未竟的事業,忠于國家,忠于職守,那是孝的展開。而要做到“立身行道,揚名于後世”,那更是非等閑所能為。立身行道,是要成聖成賢,能夠成就一番偉業,做後世人的楷模,這是盡孝的最高境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