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職業病防治法隐藏知識

職業病防治法隐藏知識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8 22:29:08

職業病防治法隐藏知識?上一章我們講了形成職業病的必要條件:用人單位、職業活動、有害物質或因素存在、引起疾病今天我們講一講普通勞動者如何識别自己的工作環境存不存在職業危害因素,有沒有有毒有害物質?,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職業病防治法隐藏知識?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職業病防治法隐藏知識(職業病防治知識普及之四)1

職業病防治法隐藏知識

上一章我們講了形成職業病的必要條件:用人單位、職業活動、有害物質或因素存在、引起疾病。今天我們講一講普通勞動者如何識别自己的工作環境存不存在職業危害因素,有沒有有毒有害物質?

首先我們要結合《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來看,要知道哪些因素是職業危害因素,現有分類有六大類,分别是:粉塵52種、化學因素375種、物理因素15種、放射性因素8種、生物因素6種、其他因素3種,前五大類的最後一種都是開放性條款,就是其他因素。從分類目錄大家可以看出,職業危害因素種類是非常複雜的,其中又以化學因素最多,基本上很多物質連名字都沒聽過。普通勞動者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了解自己的工作中是否存在有害因素:

一是從用人單位崗前培訓中或勞動合同中知曉。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告知勞動者勞動性質及可能産生的危害,并且要求在上崗前進行針對性培訓。在這個過程中,勞動者可以明确的知曉自己即将從事的崗位存在哪些危害因素。也請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要仔細看内容,在參加培訓時要認真聽内容。

二是從崗前/在崗職業健康檢查中知曉。職業病防治法要求,從事職業危害崗位必須在崗前進行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在工作中按照要求頻次進行崗中職業健康檢查。所以勞動者可以根據自己是否參加了崗前和崗中職業健康檢查來知曉自己是否接觸職業危害因素。這裡大家要注意區分健康體檢和職業健康檢查的區别,常規我們在醫院定期做的健康體檢不能替代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報告會在封面明确寫出來是職業健康檢查,重點在于職業兩個字。同時報告中也會明确寫出危害因素名稱。

三是在工作場所公示欄中知曉。職業病防治法要求,有職業危害因素的崗位要把危害因素在工作現場進行公示,因此在公示欄中可以知曉。一般公示欄會公示場所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的結果。

四是從原料配料表中知曉。對于化學因素,例如塗裝用的塗料、染料等可以從原材料包裝上明确看到配料表,通過配料表或成分表等對照《職業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即可明确。

五是從工齡更長的同事身上知曉。通過與工齡更長的同時聊天,也可以獲得不少的相關信息。

以上五個途徑是比較理想狀态下能都實現,但是在我們實際工作中幾乎是很難全部實現,特别對于民工這個特殊人群,可能連第一條勞動合同都不存在。對于這樣的情況,一方面是争取勞動合同等合法權益履行,另一方面工作中如果感覺有灰塵、有刺激性氣味就需要引起高度關注和重視,做好自身的個體防護。例如刷油漆作業要佩戴防毒面具、打磨石材要佩戴防塵口罩、噪聲作業要佩戴防噪聲耳機等等。我們知道了職業危害因素的存在,那麼針對不同的危害因素,作為普通勞動者應該分别怎樣保護自己的健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