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鄱陽湖對長江的調蓄過程

鄱陽湖對長江的調蓄過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8 14:13:33

鄱陽湖對長江的調蓄過程(鄱陽湖進入極枯水期)1

一段網絡視頻顯示,一頭已經死亡的江豚躺在湖灘上,頭部附近有一攤暗紅色的液體疑似血漬,附近有多條死魚。截圖來自社交平台視頻

據極目新聞報道,近日,有驢友在鄱陽湖湖灘發現一頭江豚屍體。記者從江西有關部門權威人士處獲悉,目前雖無法确定江豚的死亡和鄱陽湖的幹旱有關,但幹旱對江豚的負面影響非常明顯。今年以來,鄱陽湖确有幾頭江豚死亡,既有自然原因也有非自然原因,非自然死亡中以擱淺原因死亡的居多,未發現人為因素導緻的江豚死亡情況。

2011年,新華社曾經發布的一幅題為“哭泣的江豚”的照片廣為流傳。11年後的今天,在網友提供的照片裡,那頭躺在幹涸河床上的江豚,已經沒有了淚水,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嘴角的那抹殷紅,更讓人揪心。

根據目前的消息,江豚死亡的原因還不能确定與幹旱有直接關系,還待科學調查确定。但長江流域水變化導緻湖水枯竭、水生動物生存空間、生存資源被嚴重擠壓,确是不争的事實。

作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9月6日8時,鄱陽湖水位監測代表站星子站的水位已經退至7.99米,提前進入極枯水期(8米以下),為1951年有記錄以來曆史同期最低水位,相關機構已發布幹旱藍色預警。這對于生存其中的水生動物來說,無異于遭遇涸轍之鲋的威脅。

如今白鳍豚、白鲟等物種已經消失了,江豚是目前長江裡唯一的淡水哺乳動物。它們僅生活于長江中下遊幹流及與之相通的洞庭湖、鄱陽湖。作為長江水生态系統的旗艦物種,長江江豚的種群狀況,則是長江水生态系統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标。

近些年來,各方經過不懈努力,通過在栖息地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人工飼養等措施,我國的江豚保護取得了一定成果,江豚種群量快速衰減的勢頭得到了遏制,但随着極端天氣頻繁出現,已經成為它們艱難生存的大敵,可能會對守住長江禁漁的努力成果造成沖擊。

目前,極端幹旱對鄱陽湖水域江豚造成的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低空水位壓縮了江豚的生存空間,讓江豚不得不遊到主航道深水區去,跟一些貨運船隻的人類活動相重疊,無疑會增加江豚撞螺旋槳的風險。

其次,極旱氣候會影響魚類次年繁殖,魚類種群補充能力會有所下降。因此,可能導緻江豚餌料資源下降,以魚為食的江豚可能面臨着食物短缺的危險。

此外,鄱陽湖江豚的繁殖高峰期一般是春秋兩季,目前正處于新生幼豚哺育的關鍵時期,恰逢極枯水位,可能沒法為這些新生的幼豚提供相對安全的栖息環境,對新生群體會産生比較大的威脅。

鄱陽湖對長江的調蓄過程(鄱陽湖進入極枯水期)2

長江江豚在水中嬉戲。圖/新華社

事實上,今年以來,從歐洲水位大幅下降的主要河流,到非洲高溫炙烤的幹涸大地,一場史無前例的旱災正席卷全球。從自然因素看,造成全球性幹旱的原因是全球氣候變化,極端、反常氣候出現的頻率增加。如何重置人與自然的關系,或将成為21世紀最重要的課題。江豚的保護,可以說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一個細節,不能脫離這個大背景去讨論。

目前,當地江豚保護部門已采取一些應對措施,比如向相關市縣發布江豚易擱淺水域敏感圖、投放小型魚類補充江豚餌料資源、向露營愛好者和釣魚人加大宣傳保護力度等,這都值得肯定和推廣。

與此同時,在專業保護的操作層面,不妨組織有關科研單位及巡護力量盡快開展鄱陽湖江豚應急考察,掌握極枯水位情況下江豚種群數量及分布特征,調查江豚密集分布區域的餌料資源狀況,評估食物匮乏及意外傷害可能造成的風險。

據鄱陽湖水文水資源監測中心消息,受降雨偏少及長江幹流水位偏低影響,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内鄱陽湖水位将繼續走低。對此,相關部門應有積極應對預案,比如動态跟蹤水文情勢發展趨勢,定期實施重點水域巡護、考察,及時辨識風險區域并采取相應保護措施。

此外,還應建立救護網絡,增加巡查頻率。對江豚活動的重要水域或重要區域進行巡護時,一旦發現江豚出現擱淺或者受傷的情況,立即予以救護。面對水位降低導緻的漁業資源減少,适度采取人工投放投喂的措施,确保江豚生存所需。

在幹旱非常時期,水生野生動物同樣面臨生存危機。希望通過各界不懈努力,最大限度減少旱情對水生野生動物的影響。鄱陽湖湖灘發現江豚屍體也警示我們:哭泣的江豚,不該再次出現。

撰稿/周威(科普作者)

編輯/徐秋穎

校對/李立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