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6:00:13

新華網北京4月23日電(記者段世文 王忻)薄透松軟的外皮、香濃多汁的餡料,每天早晨,一屜熱氣騰騰的小籠包就能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作為中國的一種常見的早餐,杭州小籠包溫暖了幾億中國人的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遍布全國街頭巷尾的“杭州小籠包”并非源自于杭州,它的真正發源地是嵊州。

“嵊州小籠包”的前世今生

嵊州是一座擁有2000多年曆史的小城,地處浙江省東部,北靠杭州,東鄰甯波。嵊州曆史悠久、鐘靈毓秀,不僅是蜚聲海内外的越劇的故鄉,還是享譽南北的嵊州小籠包的發源地。

說起嵊州小籠包的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禹時期。據清《嵊縣志》記載:“甄山,在縣北十裡,傳大禹遺迹,俗呼石蒸籠,亦名甑石,其地有禹妃祠。”當地人說,傳說,當年大禹在剡溪治水,禹後女驕就在縣北十裡的甑山上蒸饅頭,為大禹提供三餐所需,大禹治水畢功于了溪,女驕蒸制的饅頭就撒落在了甑山剡水之間,化為今人看到的拳頭大小的禹餘糧,也就是現在俗稱的石饅頭。後人受此啟發,用面粉做成了小籠包,成為民間美食。

由于嵊州人自古不分饅頭與包子,在當地,人們習慣把小籠包叫做小籠饅頭。另據《嵊縣志》記載,“陳東升饅頭店精制的小籠肉饅頭,配料獨特,皮薄餡鮮而含汁,馳名縣内外。”1933年,由杭州知味觀回嵊州的陳東升在市心街開出了第一家小籠饅頭店,“嵊州小籠包”的時代由此開啟。嵊州小籠包因講究質感“皮薄餡多,韌滑有彈性”、觀感“收口留孔,形似鯉魚嘴”和味感“蔥香肉鮮,飽滿有嚼勁”,深受當地人的喜愛,繼而又被走南闖北的嵊州人帶到了全國各地。

那麼,“嵊州小籠包”為何被叫做“杭州小籠包”?其實這并不是一種誤傳,而是嵊州人故意為之。據了解,起初挑着一副蒸籠闖天下的嵊州人擔心“嵊”字太生僻,很多人不認識,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卻廣為人知,為招攬顧客,便采用了“杭州小籠包”的招牌。沒想到這個招牌還真引來了食客,由此在外闖蕩的嵊州同鄉便将錯就錯,之後都将店名命名為“杭州小籠包”,因此,“杭州小籠包”就成了“嵊州小籠”代名詞。

曆經多年的發展,嵊州小籠包随着天南地北闖世界的嵊州人在全國各地“四處開花”,甚至走出了中國,走向了全世界。從東北到海南,從港澳到新疆,再到東南亞、美國唐人街……都能看到嵊州小籠包店的身影。

一籠小籠包 一座熱氣騰騰的城市

在嵊州,當這座城市在清晨中醒來,大街小巷中就會有小吃店開始冒着熱騰騰的蒸汽,走近了,還有陣陣誘人的香氣撲鼻而來。早起忙碌的食客們擠坐在小小的店鋪中,或是就坐在街邊,對着一籠籠會“呼吸”的小籠包大快朵頤。

早餐吃小籠包早已成為了嵊州人的習慣。雖然嵊州有炒榨面、炒年糕、麥和、糍糕等衆多特色小吃,但唯獨小籠包備受偏愛。當地人說,正宗的嵊州小籠包分為鮮肉小籠和豆腐小籠兩種,其中要數豆腐小籠最具特色。滑嫩鮮美的豆腐和晶瑩剔透的薄皮搭配,餡料中或有蔥花和肉末點綴,便起到了很好的提鮮作用,更添一層美味。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1

黃澤胖大姐豆腐包店的豆腐小籠

黃澤胖大姐豆腐包店是嵊州一家有名的豆腐小籠小吃店,今年38歲的龔潇是這家店的現任老闆。2003年,他的母親“胖大姐”在嵊州市區越秀路開起了包子店,也是嵊州城區最早一家專業打造黃澤豆腐品牌的小吃店。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2

黃澤胖大姐豆腐包店的師傅正在制作小籠包

“我的母親是土生土長的黃澤人。”黃澤是嵊州市的一座小鎮,在這裡制作豆腐小籠是家家戶戶的主婦都會的手藝。龔潇說,上世紀90年代,他的父母随着嵊州小籠包外出務工大潮,先後到新疆、甘肅、海南、北京等地經營小籠包店。在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資本後,21世紀初,胖大姐夫婦選擇回到家鄉開店。多年的走南闖北,胖大姐夫婦不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融會貫通了各地的美食風味,對自家的小籠包進行了改良,在傳統的黃澤豆腐包的基礎上用“肉沫提鮮、微辣提味”,憑借獨特的口感和物美價廉的品質受到了衆多食客的歡迎。

如今,黃澤胖大姐豆腐包店已經從最初的“路邊攤”,發展成了擁有16家分店的“連鎖店”。2017年,他們成立了胖大姐嵊州市剡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注冊了“胖大姐”商标,開啟了公司化、規模化、标準化、連鎖化的拓展之路。

乘着改革開放的春風,個體私營經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嵊州百姓的奮鬥精神也融入了這一籠籠熱氣騰騰的小籠包中。“起初外出務工隻是為了謀生,後來生意越做越好,不僅掙到了錢、買了房子、提高了生活質量,還帶動了周圍的親戚朋友,讓大家的生活都變得越來越好。”龔潇說。據官方統計,在全國各地經營小籠包的嵊州人超過5萬人,年創淨利達50億元,小籠包已成為嵊州第三産業中的重要支柱。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3

黃澤胖大姐豆腐包店老闆龔潇(右一)接受新華網采訪

今年,龔潇的母親胖大姐正式退休,由學習烹饪專業的龔潇全面接手店面的經營。由于店面的現做小籠包供不應求,龔潇正在着手計劃工廠化生産速凍小籠包,讓老百姓們在家就可以品嘗到正宗的美味。

嵊州“小”吃的“大”生意

作為“浙江小吃文化之鄉”“中國小吃文化名城”,嵊州不僅是小籠包的發源地,還擁有炒年糕、榨面、春餅、麥和、糍糕、糯米果等百餘種小吃。憑借得天獨厚的産業優勢,嵊州正在重點打造“嵊州小吃”小吃品牌,為全球華人尋味中國小吃的“饕餮盛宴”。

近年來,嵊州市通過全國小籠包邀請賽、開辦農民培訓學校等多種方式,逐漸将其打造成集品牌化、多元化、專業化為一體的重要産業,為小吃文化的傳承奠定了基礎。為弘揚小吃文化,打造小吃名城,2018年年初,嵊州市實施了“嵊州小吃”全國統标工程,解決小吃行業的形式标準和服務規範。為深度挖掘小吃背後的文化底蘊,嵊州市還啟動了記錄着108種小吃傳承人、食材和配方的嵊州小吃名錄的編撰工作。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4

“嵊州小吃”全國統标工程門店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的引領嵊州小吃行業的發展,嵊州市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小吃發展工作。還組建了嵊州小吃行業協會,積極開展聯絡站建設,負責行業自我管理發展。“目前我們已建立了30個工作聯絡站,隻要是嵊州小吃集中的城市都會設站,如北京、昆明、杭州、長春、沈陽、新疆、海南等等。若當地小吃從業人員遇到困難,工作聯絡站就會幫助解決,就像是自己的家一樣。”嵊州市小吃行業協會會長李康義說。

在各方的努力和推動下,經過多年發展,嵊州小吃從業人員遍布全國已達8萬餘人,門店3萬餘家,年創經濟100億元以上。嵊州小吃已成為嵊州農民創業緻富的重要途徑,成為推動嵊州旅遊業和相關産業發展的助推器。

“嵊州小吃雖然看起來是一個小吃産業,但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大産業,而且是富民經濟。嵊州小吃産業不僅僅是為老百姓解決溫飽問題,更多的是為老百姓緻富提供幫助和服務。”嵊州市委書記徐建役表示,接下來,嵊州小吃還需要進一步提升,擴大影響力,特别是要正本清源,樹立起“嵊州小吃”的品牌;還要做強産業,發展速凍産業鍊,進行工業化、标準化的發展。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5

嵊州市委書記徐建役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6

嵊州市委書記徐建役接受新華網産經中心總編輯段世文(左一)專訪

為此,嵊州市在不斷強化标準化編制、實施品牌化運作的同時,還大力推進小籠包工廠速凍生産,規劃建設“嵊州小吃産業園”,幫助企業解決生産衛生、冷鍊配送等難題;政府還出台系列政策,為初創型“小吃工廠”減免稅收、享受用地優惠等。“籠門小将”品牌的創始人史華鋒正是抓住了這個契機,于2018年創辦了浙江鮮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從一名速凍食品經銷商變成了速凍小籠包企業的創業者。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7

“籠門小将”創始人史華鋒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8

“籠門小将”品牌logo

史華鋒向記者講述,近年來嵊州市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廣宣傳小吃産業、免費培訓小籠包從業者,而他正好可以把做經銷商時積累的資源和嵊州小籠包的産業優勢結合。在對速凍市場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後,他将目光聚焦在傳統的手工小籠包,做最原始的家鄉味,讓美味的嵊州小籠包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的人品嘗到來自嵊州的正宗小籠包。目前,“籠門小将”品牌除了有傳統的鮮肉小籠、豆腐小籠外,還在不斷創新研發符合年輕人口味的鮮蝦小籠等,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9

工人正在操作間手工制作嵊州小籠包

嵊州有多少家小籠包店(一籠包子一座城)10

“籠門小将”生産的速凍小籠包

正是一代又一代嵊州人的堅持、傳承與創新,以嵊州小籠包為代表的嵊州小吃正在從小而散的家庭作坊向産業化、标準化、品牌化、規模化邁進,并在全國乃至世界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歲月流轉,時代變遷,每一位嵊州人都是家鄉變化的親曆者,小籠包陪伴着他們成長,他們也見證着嵊州小吃的發展壯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