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度,英文縮寫ISO。
顧名思義,感光度就是衡量底片對于光的靈敏程度,用數字表示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數字小表示敏感程度低,數字大表示敏感程度高;過去膠片的感光度一般是100、200和400,現在數碼相機的“膠片”感光度從50—100、200、400、800等等,最高的達到上萬,真可謂一個地下,一個天上。
這樣一來,初看上去,似乎給人的感覺是,感光度越高的相機就是越為高級,實際使用時,選擇越高的感光度就一定是越好,事實上并非如此。
第一、感光度與光圈、速度三者一起,協同動作,完成一次拍攝成像。感光度與光圈、速度三者一起“上班”的時候,它們的崗位具有明确的分工。
完成一次完美的拍攝,就像通過自來水的龍頭放滿一桶清澈幹淨的水。水龍頭的開口大小相當于光圈,光圈越大,同等時間内進水量越大;水龍頭的開放的時間就是快門時間,時間也越長,進水量越多;水龍頭的濾網(假設有濾網工具)就相當于感光度,濾網的孔眼越大,同樣時間内流出的水就越差,反之就會越好。
這三者是互相制約、互相影響、互相協調的關系。我們較為理想的結果是,用較細的濾網、合适的龍頭開口以及恰當的放水時間,來完成一次放水,得到恰到好處地打開龍頭時間、龍頭開口以及清鮮幹淨的水,這種目标的,是我們攝影人一直的追求。
第二、較高的感光度,能夠在其他條件受到制約時,完成拍攝。如果在光圈、速度方面,我們已經花盡了功夫想盡了辦法,剩下的手段,就是加大感光度的數值,以保證拍攝的完成。
舉例子說。比如,在一個場景下,我們設想的光圈是5.6,現場允許的拍攝速度是1/50秒,感光度是400。但是,根據當時的光線條件,相機給予我們的建議認為,這一組數據設置顯然曝光不足。怎麼辦呢,如果加大光圈,可能達不到我們需要的景深;如果降低速度,就會超越了“安全快門”,剩下唯一的空間,就是提高感光度來滿足正常曝光;有時為了更加“保險”,我們有可能再行提高快門速度,這時候難題又一次交給了感光度,我們不得不将感光度調高到800甚至更多。也隻有這樣,才能求得合理、和諧、恰當的曝光。
第三、實際拍攝時,我們的追求一般是感光度越低越好。感光度的提高,保證了在其他條件不能改變或改善時的正常拍攝,但是,感光度的提高,必然的結果就是增加了畫面噪點、降低了畫質,我們希望的總是得到較好的畫質,所以,一般的思路是,隻要其他方面如光圈、速度有潛力可挖,總是盡量使用較低的感光度拍攝,除非,你有特别的考慮和安排。
有的人總以為,他的相機感光度可以達到上萬,使用很大的感光度拍攝,有一種“炫耀高感”的意味,實在是不恰當的做法。
我是優質攝影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拍客張光林》,感謝點贊和轉發。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