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洋鹹潮的成因

海洋鹹潮的成因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4:17:25

#頭條創作挑戰賽#

這兩天上海的桶裝礦泉水很難買,甚至連餓了麼、叮咚買菜、京東等電商一時之間也售罄待新貨調撥。原因聽起來很簡單——鹹潮入侵,自來水水源被迫暫時關閉。就此财新網在第一時間給予了報道。

海洋鹹潮的成因(背後的全球性大旱)1

财新網報道

這次鹹潮一鬧,除了罐裝水變貴難買,有些用戶家裡也發生了短暫停水的現象。好在上海這次準備充分,應對自如,很快就解決了這一突發情況。

海洋鹹潮的成因(背後的全球性大旱)2

上海水務海洋局通告

危機解除,大家夥都長出一口氣,也都漸漸放下準備“搶水”的手機。但是這鹹潮背後揭露的問題聽起來,卻不免讓人倒吸一口涼氣,情況堪憂。我們先來看看這個“鹹潮”到底是怎麼回事。

鹹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種水文現象,它是由太陽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對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海水有漲潮、落潮現象,我們把它叫做潮汐。在漲潮時,海水會沿河道自河口向上遊上溯,緻使海水倒灌入河,江河水變鹹,這就是鹹潮。——百度百科

一句話來說,就是一股海水倒流回了江河裡。這淡水變鹹,那就沒法喝了,長期影響還會導緻地下水和土壤内的鹽度升高,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

其實這個鹹潮也并非什麼新事物,這些沿海的河流入海口附近,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也一再發生。以這次的上海來說,解放後1978年、2006年就發生了兩次鹹潮入侵,7年那次長江口、黃浦江口都遭了殃,導緻了崇明島被鹹水圍島百日;06年那次也是在九十月間連連發生了三次鹹水倒灌,總共有五個區都受到危害。

原來是老問題了,相比那兩次的鹹潮,這次可以說解決得幹淨利索。然而提起這次鹹潮的原因,答案卻不得不讓人憂慮。

海水倒灌,發生鹹潮的原因有很多,最近這次鹹潮背後卻凸顯出了日益嚴重的兩大問題:幹旱和海平面上升。

首先是幹旱。鹹潮多發于旱季時河流的枯水期,這時河流水位較低,海水比較容易倒灌入河。若遇到大旱年份,鹹潮危害更大。正正不巧,今年就碰上了這個大旱年份。

海洋鹹潮的成因(背後的全球性大旱)3

2022年10月10日全國氣象幹旱綜合監測圖

中央氣象台10月10日,也就是鹹潮的前一天18時繼續發布氣象幹旱橙色預警:10月10日氣象幹旱監測,浙江中部至南部、安徽南部、湖北東部和南部、福建、江西、湖南、貴州北部和東部、廣東北部和東部、廣西中北部、重慶東南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氣象幹旱,浙江南部、福建大部、江西中部至南部、湖南中部至南部等地有特旱。

從圖上可以看出半個南中國都處在了幹旱之中。更為可怕的是這次的幹旱顯露出特旱、久旱的特點。自從今年7月以來,我國長江流域是保持持續少雨的情況,加上高溫的影響,江河斷流,魚被曬成魚幹了等事情也是屢次登上熱搜。 而且,長江流域中旱及以上等級幹旱日數40.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7.3天,為近年以來曆史同期最多,中旱及以上等級占全流域的96%,影響範圍為曆史同期最大。别忘了,這還是我們的三峽大壩發揮了重大作用的前提下。

不過,這次,也許也是以後的幹旱基本上呈現出了“全球化”的趨勢。據美國媒體8号報道,由于美國中西部地區的嚴重幹旱,密西西比河——美國的“母親河”水位降至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在歐洲,8月以來萊茵河——德國的“母親河”水位也是急劇下降。不僅萊茵河,意大利的波河、法國的盧瓦爾河、英國的泰晤士河等等也都受到波及,鼎鼎大名的泰晤士河源頭河床目前已完全幹涸。

除了幹旱問題,導緻上海這次鹹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海平面上升的問題也緊緊揪住人心。

海洋鹹潮的成因(背後的全球性大旱)4

模拟圖片 來自網絡

20世紀以來全球海平面已上升了10-20厘米,未來100至200年内将會無可避免地上升至少1米。《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志曾對地球的海平面做出嚴重警告,科學家們認為,全球海平面的上升速率可能遠遠超過預期。還是以上海來看,僅僅是海平面上升1米,上海的部分區域就會被淹沒,這時江蘇省全境已經是有一半化為澤國。放眼全球,美國、日本、歐洲等一系列大都市也都面臨被淹沒的危險,5個國家可能徹底消失。可别忘了1米這個數字,就像前面說的,這個增幅是未來100到200年内“無法避免”的。

想象一下,一邊是陸地河流水源的枯竭,河床幹涸;一邊是海平面加速上升,海水順河道延伸侵入陸地,這幾乎就是一場持續的威力增強百倍千倍萬倍的“鹹潮”。這樣的鹹潮,我們還能幹淨利索地解決掉嗎?就在大家眼球都被近來的俄烏沖突所吸引時,人們似乎忘記了另一種可能:毀滅這個星球的,也許不是人們之間的熱戰核戰,而是一次次愈演愈烈的生态災難。

亡羊補牢,未為晚矣。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