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它。”
這是羅曼•羅蘭在《米開朗基羅傳》中留下的經典語錄,我認為它用最簡單的話語給我們指明了生活的方向和使命。
這個春天,所有人以”宅“的姿态加入了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争,注定成為2020年的曆史注腳。
考古“宅”文化,大概包括禦宅族、二次元衆和蹲家裡這三個意思,本文主要讨論的是其最後一個含義。
“蹲家裡”這個含義的興起和流行大概是本世紀上個十年的産物,最初是指以不善社交、恐懼社交、逃避社交為特點的“社會功能不健全”者的一種生活狀态,後來慢慢擴散到所有人長時間待在家裡不外出的狀态。
就像這個春天我們的集體宅家,不論你是否享受其中,它都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與家人共處、與自己共處。
此刻,我在紙上工工整整地寫下“宅”字,忽然發現從來沒有好好端詳過它。
原來它是上下結構,由“宀”和“乇”組成。今天,我就由它的字體結構說起,聊聊其背後的溫情意義。結構如下:1.“宀”:在屋檐下重現家庭之美;2.“乇”:在吃喝中重塑家人關系;3.“上下結構”:在相守中重拾愛與自由。
“宀”:在屋檐下重現家庭之美
小時候的自己最喜歡停電和下雨天。
晚上一停電,父母就無法再繼續忙碌,隻能點一支蠟燭與我們圍坐在一起,講天南海北的故事,我拖着兩個腮幫子靜靜聽着,眼睛裡注視着那跳躍的燭光,我覺得那就是所謂的“溫馨”。
白天一下雨,父母也就無法下地勞作,隻能陪我們窩在家裡,我喜歡躲在屋檐下看雨,父母便陪着我躲在屋檐下看,所以多年後當我聽到周傑倫唱“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檐”時,兒時的場景映入眼簾,我覺得那就是所謂的“美好”。
家庭是什麼?我認為是一家人整整齊齊地生活在一起,一日三餐,一年四季。
但當下科技、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很多家庭處于“異地”或“空巢”狀态,要麼子女在外,老人留家;要麼夫妻異地,喪偶育兒;要麼年輕人外出,老弱留守。
我們在忙忙碌碌中已經很少有機會來感受家庭之美了。
宅的部首是“宀”,是深屋的意思,與“家”的部首相同,都像是一個遮風避雨的屋檐。從這個意義出發,這個春天我們宅家之行難道不是一家人共處在一個屋檐下嗎?
一位網友說:“跟我媽一邊剝花生一邊看《請回答1988》,一下午就這樣過去了。實在是喜歡一邊手上剝個什麼一邊看節目。這個習慣還是小時候養成的,那時是全家人一邊剝棉花一邊看《青青河邊草》。”
多麼有畫面感地一幕,網友寥寥幾句話為我們勾勒了她小時候以及此刻的家庭之美,“一起”“溫馨”無疑是其閃亮的标簽。
昨天下午,太陽暖洋洋地曬着我家的陽台,我做了下午茶給老公和兒子,邊吃邊給兒子講故事,我不知道兒子長大後會不會想起這一幕,但我知道當我老了,我會懷念這一幕。
我們不妨将整個社會設想成一張白紙,每有一個和諧團圓的家庭就為這張白紙增添一抹色彩,那麼此刻千千萬萬的家庭一起成就了一張斑斓的畫卷,它的名字就叫“家庭之美”。
這是“宅”的賜予。
“乇”:在吃喝中重塑家人關系
前幾日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說是一對打算離婚的夫妻因為疫情不能辦理手續,于是宅在家裡湊合過日子,沒想到卻在相處中重新修不了雙方的關系,甚至懷上了二胎。
雖說是段子,但我看得很溫暖,因為這充分說明有時候我們的家庭關系并沒有那麼糟糕,隻是我們沒有時間和興趣去體會對方的情緒。
宅的下半部分是“乇”字,它有兩大含義,一是草葉,二是委托。我将其引申了一下,草葉可看作是我們宅在家裡的食物,代表着我們日常吃喝;委托是一種關系的象征,同住一間屋子難免需要相互委托幫忙,家人關系就在這一來二去中迅速升溫。
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生而為人,我們都不可避免要與社會發生這樣那樣的聯系,其中聯系最多的無疑就是家人。
一位網友說:“宅家一個月感想:親人真好,半個月的糧全靠二舅舅家的的幾隻雞,老媽的十斤肉丸,若幹臘肉臘鴨,還有兩箱馬蹄撐着。平時總看不上老媽的小菜園,沒想到現在收獲滿滿,趁做志願者的休息間隙,我居然摘了後尾箱滿滿的青菜,紅蘿蔔,辣椒,土豆,木瓜。送了一些給同事和鄰居,大家都覺得幸福!”
我們自以為是的成長中,總覺得父母啰嗦又落伍,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終于理解了他們的良苦用心,這是一種和解式的家人關系重塑。
還有網友說:“連夜從老家趕回自己家的那一刻,突然覺得,平時對老公要求太多,想要他變得更好,卻不知道,沒了他,就沒了天,頓時安慰自己,不要奢求太多,生命面前,什麼都變得沒那麼重要了;對于孩子,平時總要求他們不能這個不能那個,想着如果我們期中誰被感染了,豈不是有太多遺憾了,索性,吃的痛快,玩的痛快吧!”
我們總在生活中要求家人成為心中完美的樣子,但正如這位網友的感慨:“生死面前,一切的欲望,恩怨都變淡了,親情卻變得格外濃郁!”這是一種回歸式的家人關系重塑。
我還看到一個充滿哲思的感慨:“我爸媽真的是太愛我也太不懂我!”
這句話認可了父母的愛,也接受了父母的不懂,感慨中透着些許無奈,但我卻覺得非常正常。凡事都有自我的局限性,家人亦然,但這并不妨礙愛本身。所以我覺得這是一種妥協式的家人關系重塑。
随手翻看這一個月的朋友圈,從做涼皮到曬蛋糕,從做饅頭到曬烙餅,人們圍着“吃喝”這件人生大事旋轉的同時,也重新認知、思考和塑造了家人關系,這種體驗可以說前所未有。
“上下結構”:在相守中重拾愛與自由
生活規律得仿佛生了鏽一般,既讓人輕蔑,又讓人害怕,但同時也是一種保護,讓他意識不到時間的流逝。——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
閨蜜說,她在母親大人的威逼利誘下每天早睡早起,生活無比規律,再也不用擔心熬夜冒痘或不吃早飯的問題了,但她卻覺得迫不及待想回出租屋裡随便造,她說那是自由。
我笑着說:“你不是最喜歡宅嗎?看來是個僞宅!”
有人說:“現在我才知道,宅在家裡的快樂,有一半來自于可以随時外出。”
這句話點醒了很多人,所以諸如我閨蜜這樣真正宅家卻抱怨沒有自由的人來說,都是僞宅。
我認為真正的自由是不受“宅”所限制的,不論是行動的自由還是心靈的自由。
我們從“宅”字的結構來看,它不是包圍或半包圍結構,而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字體,這代表着這個“屋檐”并沒有給我們的活動上鎖,它給足了我們充分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精讀了平時來不及讀的書,在書本的海洋裡遨遊獲得了精神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傾訴了平時來不及說的話,在交流的快感中擁抱了情緒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做完了平時來不及做的運動,在汗液的流淌中擁抱了身體的自由;
有人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了平時來不及進行的親子互動,在歡快的笑聲裡擁抱了育兒的自由......
雨果說:“自由隻有通過友愛才得以保全。”
所謂自由從來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所約束;所謂自由從來不是自我為上,而是愛人先行。
“宅”家之旅其實是一場愛之旅,有愛加持的旅行不論做什麼都是自由的,諸君不妨好好體會。
木心說:“歲月不饒人,我亦未曾饒過歲月。生活最好的狀态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這些日子,我反複咀嚼着這句話,它告訴我們的難道不就是要學會在孤獨中學會與自己或家人相處,在隔離中學會取悅家人和自己?
從這個角度出發,這場“宅”何嘗不是一次難得的“認清生活真相”的好機會。
願所有的家庭、家人、自我都可以“宅”後餘生,欣欣向榮。
,我是一粒紐扣,A面編織格局、裝點生命,B面解開困惑,縫合人生。愛閱讀、愛寫作、愛攝影、愛生命。願用一生追求生命的質感,期待與你同行。歡迎關注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