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

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18:14:02

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廣州南沙濕地公園遊客遊覽海珠濕地公園,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廣州明年再添6個濕地公園)1

廣州最大的濕地公園

廣州南沙濕地公園。

遊客遊覽海珠濕地公園。

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今年世界濕地日主題為濕地應對氣候變化。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了解到,今明兩年全省将再新建濕地公園39個,到2020年全省濕地公園總數達到280個,全省濕地保護率達52%,其中珠三角地區将達到155個。具體到廣州,記者從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獲悉,廣州已建成19個濕地公園,至2020年廣州再建6個濕地公園。據統計,2018年我省已新增省級濕地公園1個、市縣濕地公園16個,并把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等12處濕地列為第一批省重要濕地名錄予以重點保護。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幸 通訊員/林蔭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烨

廣州濕地占全市國土面積10.3%

廣東是濕地資源較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全省濕地總面積2630萬畝,濕地類型包含了近海與海岸濕地、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人工濕地等5大濕地類21個濕地型。

地處珠江三角洲的廣州,水資源豐富,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彙合處,河流水系發達,大小河流(湧)衆多,水域面積廣闊,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濕地類型。廣州市濕地包括3大濕地類11濕地型,總面積76510公頃(不包括水稻田),占全市國土面積(743440公頃)的10.3%。2012年實施新一輪綠化廣東大行動以來,全省實施一系列濕地保護與恢複工程,各地掀起了濕地公園建設熱潮,6年來全省新增濕地公園168個,目前全省濕地公園總數達241個,數量居國内前茅。特别是珠三角地區以建設綠色生态水網為重點,将生态建設和治污結合,新建了120個具有嶺南水鄉特色的濕地公園。

其中廣州已經建成白雲湖、從化流溪溫泉、增城荔湖、鶴之洲等19個濕地公園,其中海珠國家濕地公園、花都湖濕地公園等2個系國家級濕地公園,另外17個是區級濕地公園。

增城湖心島濕地公園納入新一期建設規劃

據廣東省林業局透露,2019年我省将新建20個濕地公園,打造一批濕地公園示範點,積極推動《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修訂,陸續啟動粵港澳大灣區水鳥遷徙廊道、珠三角地區生物生态廊道等建設,特别是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濕地生态的複育和保護,推動環珠江口濕地保護體系建設,在濕地保護、自然教育、水鳥遷徙等方面進行交流合作,全方位提升大灣區濕地的生态服務功能。到2020年,環珠江口的廣州、深圳、珠海、東莞等市的濕地公園将由目前的55個增加到79個,數量還進一步增加。

到“十三五”末期,廣州将再建成6個濕地公園,至此到2020年,廣州将一共計劃建成25個濕地公園。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徐偉強介紹,6個濕地公園建設正在進行中,如增城正果的湖心島濕地公園就納入了新一期的建設規劃。街坊或許不知道的是,湖心島濕地公園有廣州難得一見的烏榄林,是欣賞增江畫廊的好去處。

珍稀禾花雀首現海珠濕地

廣州結合治水工程,大力建設或恢複濕地,擴大濕地保護面積,在治污治水中促進濕地自然生态和陸地生态系統恢複。反過來,監測數據也顯示,濕地對改善水環境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生态效益,呈現鷹擊長空、魚翔淺底的美景。

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家濕地公園“四顆明珠”之一。如今也成為候鳥遷徙的途經地,擁有鳥類142種。這個秋冬,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禾花雀就現身海珠濕地。

2017年12月,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将禾花雀的評級從“瀕危”升級為“極危”,而“極危”意味着禾花雀的野生種群随時可能面臨滅絕。

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吳碧雲日前告訴記者,協會專家趙廣勝近日在海珠湖觀察到了數隻漂亮的禾花雀,它們時而撲哧飛起,時而在樹枝上落腳發出清脆婉轉的歌聲。據悉,這是首次在海珠濕地發現禾花雀的倩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