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放不下肉身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放不下肉身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0:17:39

我是70後,四兄弟排行三。在浙江杭州打拼了近30年,我們這些從安徽省舒城縣窮山溝農村裡來到杭州這座大城市打拼的打工仔們,當年的想法很簡單:打工掙錢回老家造房子,娶妻生子。我的家庭兄弟姐妹們多(四兄弟上面還有2個姐姐),家裡窮、底子薄,父輩們辛勞了一輩子也未走出窮山溝。那個年代生活條件普遍差,我們又是“大戶”人家 ,是生活的重擔壓抑着父母們!吃飯時兒女們圍滿了鍋台一圈,能幹活掙工分的也就爸媽和大姐,看圍坐一圈的兒女們,又在憂愁下一頓的溫飽………那年代我們父輩兒女荒、捉寸見肘,我家是年年的“缺糧戶“(舊時候生産隊公分不夠,口糧要預支借用)。父母們一路打拼,一路支撐着,姐姐們出嫁了,哥哥們相繼成家了,也實屬不易。我是家中排行老小,等到我們成年了,父母年事已高,已是力不從心了。父母含辛茹苦,仍從牙縫裡擠出來的錢供我讀書,供我一直讀到高中,當年的我也算是家裡的“知識分子”了,父親當年對我的期望很高,他說過“富不離豬,窮不離書”,堅信讀書能夠改變命運,可是我屢次辜負了他老人家的期望,這也是也是我心中一輩子的“痛”,不說了,說起來都是淚 ……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放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1

一九九二年八月六日,帶着高考再次失意的失落心情(高三複讀過一年),毅然決然的要同村汪茂忠帶我來無錫市郊洛社鎮,來到了二哥的廠裡,從此我走上漫漫的打工之路:在無錫做了半年多,廠裡效益不好,當年年輕氣盛,依然辭職,輾轉無錫、蘇州,找了很多工作,但都不盡如意,初嘗到世事人生的艱辛,最後抱着“破釜成舟”信念(隻帶了單程路費),隻身來到杭州投奔堂兄世民,(事先沒和他聯系過,僅憑一個信封地址,當時想法就是:如果找不到他,就在杭州自找出路),然,天無絕人之路,有幸找到了世民哥,拿着杭州地圖,循着地址直接找到世民哥的車間,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他正在吃晚飯,看到我的出現詫異無比!從此,在杭州打拼,一幹就是幾十年,目前已經在此安家置業了,看來,一幹也就是一輩子了 (從學徒到如今,其艱辛曆程在此不表了)。

我們算是當年的“杭飄第一代”了,我們的孩子們現在俨然已是“新杭州人”了,他們已經融入當地學習、生活了。去年女兒考上浙江财經大學,雖然不是她最心儀的學校,也算盡力了,在我們老周家也算是“光宗耀祖“了,我們文玉公支下周家小九房,目前她是第一個應屆生,考上浙江省的一本重點大學。本打算低調一點,畢竟考的學校不是女兒心儀的,但是承蒙親朋們的擡愛,還是在兩處(杭州和舒城)都舉辦了升學慶功宴,為了給周家學弟學妹們樹立一個榜樣,着實“榮耀”了一把 。兒子目前還在讀初二,成績上比她姐姐遜色一些,在中等偏上點,不愠不火,曆次模考在普高的臨界線上下,令人糾結和捉急不安……兒子正處于懵懂少年正在長身體和心智發展的年齡段,好在他生性敦厚性格溫和,身心健康陽光,也是一枚帥氣的大男孩。我們做家長的隻要做好引導其身心健康就行了,其他的我們也不去強求了,随緣吧!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放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2

人到中年,漸有懷舊情結。特别是父母的相繼離去,更令我傷感,“父母在、家就在”,以前逢年過節我們還有可以回舒城,回到生我養我的“家”。現如今,人生隻剩了歸途,我們現在确是孩子們的大山,杭州的家是孩子們的家了。2018年清明老家啟動修譜,我有幸和老家宗親聯系上并擔任編輯之一,投入譜事中,接觸到的宗親族事越多感慨越多,深知族事之複雜,又感動于宗親血脈親情之濃。今年清明我去了江西祖地尋根,雖然是600多年前的同宗共祖,但是雙方一見如故,仿佛就是久别重逢的家人,親密無間毫無生疏感。這次尋根之旅,雖然沒有查到更多的老譜系資料,收獲的确是滿滿的感動和感恩……血濃于水,(詳見《我的武山源尋根劄記》)。

也許是人到中年,一路打拼、飽受冷暖甘苦自知;心頭總是有一股抹不去鄉愁,鄉土情結與日俱增。如今定居在杭州,事業也穩了房也買了,也滿足轉戶口的所有條件。為了讀書就業,孩子他們娘三戶口遷到了杭州,但我還是把我戶口留在老家。戶口留在老家,隻為能守住父輩們最看重卻又最不值錢的老宅。留個念想,老屋在,根就在!去年我也在縣城買了一套小三居,為的是回到老家有個落處,農村老宅常年失修已經無法居住了。現在每年都堅持我都要回去過年,雖然孩子們極不樂意也極不習慣。在老家過年才能找到年的味道,以慰藉我那份濃濃的鄉情。每年的清明,我也是必須回去一趟,縱有萬事纏身也要抛之腦後。雖然古話“孝子床前一碗水、勝過墳前萬噸灰“;但是如今“子欲養而親不待”心之痛悔;也是一道過不去的坎,必須要到墳前祭拜後方才心安。

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放不下肉身(他鄉容不下靈魂)3

我們70後,從大集體解散分田到戶的時候正好趕上上學。小學,初中、高中、畢業後出門打工至今。單純的生活軌迹讓我對農活一無所知,快奔50的人了,作為一輩子農民身份的我卻也是真真确确的“不碰農事、五谷不辨”了。兒女們子作為00後,20好幾的人了,卻連豬和牛都沒有見過,小麥韭菜辨認不出,對水稻等農作物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更是一無所知。在父輩們的眼裡,那幾畝土地,那一棟老宅,不能守在身邊,卻能在春節時如候鳥般如期而至的兒女們,就是他們的全部。什麼希望,什麼鄉愁,都在圍爐夜話的低颦淺笑中煙消雲散。如今的我們,再也回不到過去了,“他鄉容不下靈魂,故鄉容不下肉身”。當年離家奮鬥的我們,背負了太多的期盼與夢想,承載了太多的愛與責任。一路艱辛摸爬滾打,貧寒之家,不指望出貴族,隻想努力把兒女們推得離城市更近。一代不行,就兩代;兩代不行,就三代、四代……不求大富大貴,但求平平安安,如今事業穩了,家也紮根了,本應無欲無求,心中無憾,但内心卻總有那麼一絲絲淡淡的傷懷……

周世建

2020年5月18日 抒于餘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