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21 14:01:33

今天為大家整理了初中物理常用基礎知識,

分為五大專題,包括基本公式、常用單位換算、常用估算量、常見隐含條件和常被理解錯的知識點

在備考階段進行知識漏洞填充是很有效的哦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初中物理常見常用5大基礎知識專題)1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初中物理常見常用5大基礎知識專題)2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初中物理常見常用5大基礎知識專題)3

專題三 常用估算量

1.質量:硬币 6g 中學生 50Kg 雞蛋50g

2.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氣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屬 >ρ水 >ρ油

3.體積: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4.面積:人單隻腳底面積250 cm 2,

5.壓強: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 4Pa;大氣壓強10 5Pa

6.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車 5m/s 小汽車40m/s

7.長度:頭發直徑和紙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長1m 課桌椅1m 教室長10m寬6m高3m

8.力:2個雞蛋的重力 1N

9.長度:成年人手掌張開大約20cm 中學物理書籍寬度大約20cm

10.電流: 計算器100μA 燈0.2A 電冰箱 1A 空調 5A

11.電功率:計算器 0.5mW 電燈60W 電冰箱 100W 空調 1000W 洗衣機 500W 電熱水器1000W

專題四 常見隐含條件

1.光滑:沒有摩擦力;機械能守恒

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

3.懸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

4.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受平衡力;動能不變(同一物體)

5.靜止:受平衡力,動能為零

6.輕小物體:質量可忽略不計

7.上升:重力勢能增加

8.實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儀、照像機),光線相交,實線

9.虛像:正立的像(平面鏡、放大鏡、凹透鏡),光線的延長線或反向延長線相交,虛線

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機的成像原理

11.升高到:物體的末溫

12.升高:物體溫度變化量

13.白氣:液化現象

14.不計熱損失:吸收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轉化後的能量

15.正常工作: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等于額定功率

16.串聯:電流相等;選擇公式P = I2 R計算和比較兩個量的大小

17.并聯:電壓相等;選擇公式P = U2 /R計算和比較兩個量的大小

18.燈都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路斷路(有電壓處斷路)

19.燈部分亮,電流表有示數:電路短路(無電壓處短路)

20.家庭電路用電器都不工作:保險絲燒斷,短路或總功率過大

專題五 容易被理解錯誤的知識點

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随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天平讀數時,遊碼要看左側,移動遊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隻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平均速度隻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隻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受力分析的步驟:确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别: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物體運動狀态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态就不變。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初中物理常見常用5大基礎知識專題)4

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隻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隻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隻能說具有,由于。

物體受平衡力:

物體處于平衡狀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緻,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隻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隻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初中物理常見常用5大基礎知識專題)5

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隻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杠杆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标字母。

動力最小,力臂應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m2。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cm2 =10-4m2

液體壓強跟液柱的粗細和形狀無關,隻跟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液面到液體内某一點的距離,不是高度。

固體壓強先運用F=G計算壓力,再運用P=F/S計算壓強,液體壓強先運用P=ρg h計算壓強,再運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于柱體則兩種方法可以通用)

托裡拆利實驗水銀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隻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初中物理基礎知識必背口訣(初中物理常見常用5大基礎知識專題)6

浮力和深度無關,隻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沒時V排=V物,沒有浸沒時V排<V物

求浮力要首先看物體的狀态:若漂浮或懸浮則直接根據F浮 = G計算,若有彈簧測力計測可以根據F浮 = G-F拉計算,若知道密度和體積則根據F浮=ρg v計算。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離,并且力距離要對應才做功。

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除了跟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外還跟所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不變。

物體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不變。此時還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生變化,例如灑水車,投救災物資的飛機。

機械能守恒時,動能最大,勢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變大小先判斷勢能,再判斷動能的變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