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回顧 前文已講述了第①大類中的 窦性心律失常、逸搏和逸搏心律、期前收縮(早搏)、心房撲動、心房顫動 和第②大類中的 房室傳導阻滞、心室内傳導阻滞、預激綜合征。本文來講述異位快速心律失常——心動過速。
什麼是心動過速心動過速是一類快速心律失常的統稱,指在靜息狀态下,心率高于正常範圍(100次/分)。
心動過速類型1、按引發的原因分類
心動過速分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跑步、飲酒、重體力勞動及情緒激動時心律加快為生理性心動過速;若高熱、貧血、甲亢、出血、疼痛、缺氧、心衰和心肌病等疾病引起心動過速,稱病理性心動過速。
2、按異位起搏點的位置分類
可分為三種:房性心動過速、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和室性心動過速。
前文講過的:窦性心動過速、房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快速性心房顫動、心室撲動等都屬于心動過速的範疇。
3、按持續時間分類
非持續性心動過速:是指心動過速持續時間小于半分鐘的心動過速。
持續性心動過速:是指心動過速持續時間大于半分鐘的心動過速。
無休止性心動過速:是指心動過速連發偶有少許窦律者就稱之為無休止性心動過速。
1、陣發性心動過速概念
陣發性心動過速是指突發突止的心動過速。在心電圖上,連續出現3次或3次以上自動性異位搏動(即期前收縮)就稱為陣發性心動過速。
非陣發性心動過速是指非突發突止的心動過速。在心電圖上,就是指加速的逸搏性心律。
2、陣發性心動過速分類
按異位起搏點的位置分類可分為三類:
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陣發性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和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
在臨床工作中,将房性和交界性陣發性心動過速合稱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這是因為,房性和交界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發作時心搏頻率快,P波往往隐伏于前一T波或QRS波群中,不易判定異位起搏點究竟是起源于心房還是交界區,所以統稱為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
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分為兩類:
(1)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是指起源于心房或房室交界區的心動過速。
(2)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由心室異位激動引起的心動過速。由于起始和終止突然,也稱為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
心電圖特點及鑒别要點1、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電圖上連續3次以上室上性期前收縮。
2、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心電圖上連續3次以上室性期前收縮。
心動過速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常見病因分為遺傳性和後天獲得性。
(一)遺傳因素
已有研究證明某些心髒結構和功能正常者發生的"特發性心律失常"與遺傳因素有關。
已明确的遺傳性心律失常包括兒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動過速。
部分心房顫動和預激綜合征患者也有基因突變位點。
(二)後天獲得性因素
1、生理性因素
運動、情緒激動、飲酒、喝濃茶或咖啡等。
2、器質性心髒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心髒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和先天性心髒病。
3、全身性因素
(1)循環系統之外的各系統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嚴重貧血、急性腦血管病、重症胰腺炎、嚴重膽道感染、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系統性紅斑狼瘡等。
(2)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各種原因引起血電解質異常,尤其是高、低鉀血症,或酸、堿中毒。
(3)理化因素和中毒:物理因素如電(雷)擊傷,化學毒物(如有機溶劑)、農藥或動植物毒素中毒。
(三)其他因素
醫源性因素
多與診療性操作和藥物治療有關。
施行心血管介入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療,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作用于心血管受體的藥物(如腎上腺素)、殺蟲劑(如銻劑)、抗腫瘤藥物(如阿黴素)、某些抗生素(如紅黴素)等均可緻心動過速。
1、年齡較大、存在心動過速或其他心律失常家族史者患病風險較高;
2、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貧血、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等可誘發心動過速;
3、吸煙、大量飲酒、大量攝入咖啡因、吸毒等可誘發心動過速;
4、過大的心理壓力或焦慮亦可誘發心動過速。
心動過速的症狀與臨床表現心動過速的不同類型具有不同的症狀,多由兩方面原因引起:
1、心率過快或心律不齊導緻的心悸、自覺停跳感,伴發胸悶、氣促、氣短等不适。
2、心率過快導緻血流動力學改變而引起的血壓下降、活動耐量下降,伴發頭暈、黑矇、暈厥等。
另外,并存器質性心髒病者,部分心動過速可誘發心絞痛,引起或加重心功能不全。
心動過速的相關檢查(一)實驗室檢查
常規要做:血、尿、便常規,生化,甲狀腺功能,電解質等,必要時完善心肌标志物、凝血功能、血氣分析、B型腦鈉肽(BNP)等檢查。
(二)心髒相關檢查
1、常規心電圖
适合心動過速發作期的診斷。
2、動态心電圖
主要用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檢查,包括了解心悸與暈厥等症狀的發生是否與心律失常有關、明确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發作與日常生活的關系以及晝夜分布的特征。
3、食管電生理檢查
可記錄心房和心室電活動,并能進行心房快速起搏或程序電刺激,常用于鑒别室上性心動過速類型;食管心電圖還能清晰的識别心房與心室電活動,确定房、室電活動關系;明确不典型預激綜合征。
4、心腔電生理檢查
(1)診斷性應用:确診心律失常及其類型,并明确心律失常的起源部位與發生機制。
(2)治療性應用:以電刺激終止心動過速發作或評價某項治療措施能否防止電刺激誘發的心動過速;治療心動過速。
(3)判斷預後:通過電刺激确定病人是否易于誘發室性心動過速、有無發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險。
5、運動試驗
用于評估與兒茶酚胺有關的心律失常、評估心律失常危險性等,可協助判斷預後。
6、影像學檢查
可判斷患者心髒結構是否有異常,從而協助了解是否有心動過速的潛在影響因素。
7、超聲心動圖
可了解心髒瓣膜情況、心腔大小、心髒運動、血液流動及心髒功能等情況。
8、胸部X線片
可觀察患者心髒大小及心影輪廓等。
9、胸部CT
較X線片可提供更為詳細的心髒各水平截面圖。
10、心髒磁共振成像
心髒磁共振成像(CMR)可獲取心髒靜止或血液流動時的動态圖像,用于評估心髒功能和心肌病變。
積極糾正心動過速誘因、治療原發病是關鍵。
心動過速的治療以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為主,且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建議就醫後進行系統診治。
(一)急性期治療
該疾病發展過程中急性期不明顯,如果有突發生命體征危急情況,須盡快到急診就診。
(二)一般治療
1、應注意糾正誘因并治療原發病。
2、應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避免過度煙酒、濃茶或咖啡等。
3、如因器質性心髒病、肺部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引起的心動過速,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三)藥物治療
治療心動過速的藥物種類多樣且作用複雜,需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不同類型的心動過速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藥物治療,進行藥物治療的患者需要定期複查。
(四)手術治療
主要包括心髒電複律、植入型心律轉複除顫器、導管消融治療及外科手術(如外科消融術、外科迷宮術等),因每種治療方式均有相應适應證及禁忌證,建議就醫後詳細咨詢醫生。
(五)中醫治療
一些中醫治療方法或藥物可緩解症狀,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在醫師指導下治療。
心動過速的預後情況心動過速患者的預後主要與導緻心動過速的病因是否能夠被有效控制、誘因是否可以徹底避免有關。
目前,多數患者經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使疾病得到控制,取得良好的預後。
如未經及時有效治療,長期心動過速可破壞心髒的正常功能,導緻嚴重的并發症,如心衰、心髒驟停甚至死亡。
心動過速的并發症不同類型心動過速可導緻不同的并發症,此外,心動過速的發生頻率及持續時間亦可能會影響心髒功能,與并發症的嚴重程度相關。
心動過速患者可能發生的并發症有腦卒中、心絞痛、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猝死等。
心動過速的預防培養健康的飲食、運動及生活習慣,保持心情愉快,對心動過速及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具有一定意義。
日常生活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生活習慣:戒煙戒酒,避免過量飲用咖啡、濃茶,避免長期熬夜。
2、飲食:如伴有心力衰竭,需注意減少鈉鹽和水的攝入量。
3、運動:适度進行體育鍛煉,最好請醫生評估心功能情況,根據其建議的運動強度、運動方式進行鍛煉。
4、學會自我觀察脈搏頻率、節律。
5、遵醫囑定期複診。
特别注意事項:
心動過速或可通過某些方法暫時性的緩解症狀表現,但找到其背後的誘因或原發疾病更具意義,因此一旦多次出現類似表現,需盡快就醫。
心動過速就醫指南當出現心動過速的症狀如心悸、頭暈、呼吸急促或發現脈搏增快時需及時就醫。
當出現持續性呼吸困難、胸痛甚至暈厥時,需盡快撥打120送急診科就診。
就診科室:心血管内科。
總結:心動過速是一類快速心律失常的統稱,根據異位起搏點的位置、發病持續時間和特點有不同的分類。一般室上性的心動過速多見于功能性的,室性心動過束多為器質性心髒疾病引起。在日常生活中,培養營養均衡、低鹽低脂的飲食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重,戒煙、戒酒、避免過量攝入咖啡因,保持輕松、良好的心态,積極治療已有的心血管疾病等,對心動過速的預防具有積極的意義。
以上内容如果您覺得有用,敬請點贊、收藏、轉發和關注。感謝您對飛狐醫生的支持和鼓勵!我将整理更多的醫學知識與大家分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