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養龜的老年人

養龜的老年人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7 01:10:44

養龜的老年人?這裡大概是上海市區中環内,物種最多的地方,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養龜的老年人?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養龜的老年人(老人與龜生活30年)1

養龜的老年人

這裡大概是上海市區中環内,物種最多的地方。

随着曹安路、曹家渡、黃浦萬商等等大型花鳥市場紛紛落下帷幕,靈石路上的岚靈花鳥市場,已經是市中心附近最大規模的花鳥市場了。無數動植物愛好者,從全市的各個角落來到這裡,每逢周末和節假日,等候進入花鳥市場的車輛,會在靈石路上排成一條長龍。

撰文 | 何雅君

視頻、圖片 | 陳征

90後的柯弘斐在岚靈花鳥市場裡經營一家叫做“頑龜”的爬寵店,店裡一屋子的小烏龜。烏龜們靜靜卧于水中,小眼睛打量着外面,間或擺動一下四肢。柯弘斐這樣介紹開店的原因:“如果繁忙的生活讓你心浮氣躁,那麼這些小家夥有着治愈的能力。”

而UP主小暴是花鳥市場的常客,他用視頻記錄市場裡的人來人往。在他看來,這座花鳥市場保留了一座大城市的一份情懷——有摩登現代、精緻時尚,亦有人間煙火、自然野趣。

他們是這座花鳥市場的記錄者,也是這座城市多樣性的見證者——一座國際大都市裡,不僅隻是高樓比肩,車水馬龍,也有這一片充滿煙火氣的空間。

在這裡,吆喝是響亮的,交易是熱烈的,商品是鮮活的,心情是松快的,人們在萌寵面前袒露真性情,在言語交彙中尋找陪伴,在鳥語花香中覓得通靈性的伴侶,生活于是有了别具一格的滋味。

選擇養龜

尋找一份無可替代的陪伴

每天上午到店,“看望”一遍所有的龜,給它們“喂飯”,半小時後檢查吃食的情況,再給有需要的龜換水——這是柯弘斐的日常。

年紀輕輕就在花鳥市場養龜、賣龜,柯弘斐覺得沒什麼不好。四年前,他和朋友一起開了這家龜店,将辦公場所從寫字樓格子間轉移到不足十平米的店堂内。他從小愛龜,喜歡看龜貼在水族缸前,隔着玻璃向自己揮舞小爪,“有種發自内心的滿足”。

從學校畢業後,他也嘗試過“朝九晚六”的白領生活。每天下班回家,看着家中萌龜向自己表達親昵,他突然覺得,這份自然随性裡也藏着一門學問。

成為店主後,伏案的同事不見了,陪伴他的是憨态可掬的龜,讓他心情大好。與此同時,花鳥市場“接地氣”的環境也為他打開了新的觀察視角。這家存在了近二十年的市場,占地約三萬平米,周圍居民區雲集,人氣還挺高。

從蹒跚學步的稚童到兩鬓斑白的老人,在這裡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頭好。它可能是一隻憨态可掬的倉鼠,一群斑斓多姿的遊魚,一盆高雅端莊的蘭花,一籠叫聲響亮的鳴蟲……看着人群裡尋尋覓覓的身影,柯弘斐衷心希望,每一位來客都能邂逅自己的“寵物情緣”。無論它是花鳥魚蟲,還是綠植萌寵,都是平淡生活中獨屬于自己的快樂。

這些身影中,有一些會與柯弘斐産生交集,進而建立交情與默契。有一位身材瘦削的耄耋老人,總是拎着一個簡單的環保袋,獨自來買龜糧。老人很認真,會向柯弘斐細細咨詢:如何給家裡的老龜改善夥食?怎樣合理補充營養?他養的是一隻普通草龜,年紀很大,足有三四十歲,但老人對它充滿疼惜,就像慈祥的爺爺寵愛自己的孫輩。

柯弘斐理解老人的心思。在一般人看來,那不過是一隻尋常草龜。但對獨居的老人來說,它更像一位家庭成員,為他帶來無可替代的陪伴。

很久很久以前,也許就在這樣一個市場上,老人遇見了這隻龜。那時他剛退休,有健壯的身體和很好的經曆,和老伴一起把龜當孩子照料。然而人生風雨難料,相濡以沫的老伴突然去世,令他哀痛至極,全靠龜陪他熬過了難挨的孤獨。

許是為了緬懷老伴,老人獨自住在原來的家裡,與龜一起度過了漫長的三十年。他舍不得将它禁锢,讓它滿屋子自由活動。每次出門歸來,看到它忠實地等待自己,老人心頭就湧起溫情的暖流。

與龜相伴

享受萌态帶來的治愈感

“龜很通人性。你對它好,時間長了它都知道。你靠近它的水缸,它會遊起來,看着你跳,或者在水裡追着你跑。”柯弘斐這樣描述龜對人的親昵。

在家裡,龜隻認平時照顧它的人。這種特殊的親密和那萌态帶來的治愈感,成為柯弘斐與龜相伴的理由。龜是半水栖、半陸栖的爬行動物。店裡的龜來自湖泊、溪流、池塘等不同環境,蛋龜居多。為了幫助它們培育新生命,柯弘斐在工作室設置了溫度、濕度與自然環境相近的孵化箱,讓龜在裡面安心孵蛋,不多打擾,每隔一兩周看一次。

龜是慢性子,孵化最快的也要45-50天,慢的要一年。品種不同的龜,破殼方式也不同。以蛋龜為例,破殼前幾天,原本潔白的蛋由内而外地透出黑色,表示時機已經成熟。破殼時,蛋的頭部先是出現一個小洞,随後慢慢擴大。有些龜體質較弱,力氣不夠,還需要人工把小洞剝開一點。

剛出殼的小龜都不大,能不能随着時間長大,也取決于龜的品種。比如陪伴那位老人的草龜,活了三四十年,身長接近一個臉盆。又比如有一次,一位女顧客帶着一隻撿到的巴西龜上門求助,那龜大概一兩歲,長度不過十來公分。

某種意義上,養龜和養孩子有相似之處,窮養富養都行。

隻要滿足溫濕度、水質、光照、食物等基本要素,就能把龜養活。龜吃食也簡單,幾十塊錢一罐的普通龜糧可以吃上兩三個月,這樣算,一年花費不過幾百元。有的龜喜愛動物蛋白,比如陪伴那位獨居老人的草龜。為了照顧它的營養需求,老人除了盡可能購買好一點的龜糧,還會把自己三餐的肉食分給它。老人生活簡單,有時隻給自己做了素菜,卻不舍得虧待那龜,要到菜場買幾個蝦喂它。

老人與龜的惺惺相惜

連商家都感動

日複一日的陪伴,讓人與龜的感情一年深似一年。當互相陪伴的兩個生命面臨生老病死,又該如何深情地告别?

柯弘斐從小養龜,對于送别老龜并不陌生。生命因有限而可貴,如果這一生給過它真摯的關愛和照顧,他覺得問心無愧。可那位獨居老人不同,老龜是他生活中唯一的伴侶。一旦失去它,老人不知道,後面的日子該怎麼過?

但,那一天還是來了。

今年上半年的某一天,老人走進店裡,懷裡抱着他最愛的老龜,請求柯弘斐代為照料。老人告訴他,老龜日漸虛弱,身上恐有病痛,幾乎吃不下任何食物。懂龜的柯弘斐一看,知道老龜離大限已經不遠。

老人無法面對老龜最後的時刻,也不忍心看它經受折磨,希望柯弘斐能在它最後的日子裡,給予最好的照顧,讓它走得輕松一點。

柯弘斐鄭重接下了囑托:“這不是一門生意,這是一樁情誼。謝謝您的信任,将陪了您三十年的老龜交給我。”

在店裡,龜終日趴着,已經沒有動的力氣。柯弘斐盡可能給它補充一點體力,隻要它還在,對老人就是一種安慰。

一個星期後,柯弘斐拿起電話撥給老人:“應該就是今天了。你要見它最後一面嗎?”老人雖然行動不便,但還是很快趕來。和老龜對望的那刻,柯弘斐看到,他眼中蓄滿了淚。那龜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用足力氣支撐起身體,向老人打了最後一個招呼,然後不動了。

看到心愛的老龜再也沒有了聲息,老人顫巍巍地俯下身,用顫抖的雙手将它擁入懷中。在向柯弘斐緻意後,他蹒跚着走出了小店。市場裡依然人聲鼎沸,但老人的背影如此安靜和孤獨。

那天以後,柯弘斐再也沒有見過他。

老人與龜的惺惺相惜,讓柯弘斐更加懂得了人和動物間的寶貴情誼。緣分有時就是那麼奇妙,有的人從未飼養過動物,卻也會因為一次萍水相逢,開啟與動物相伴的旅程。

一位女士在河邊偶遇一隻受傷的巴西龜,帶到市場上找柯弘斐救助。柯弘斐看了說,這是一隻再尋常不過的龜,而且病得很重,已經難以進食:“如果你想養龜,不如重新買一隻。”但女士反問:“如果我想救它呢?”柯弘斐告訴她一家能治疑難雜症的寵物醫院,強調開銷不菲。女士毫不猶豫地将龜送去住院,支付了每天200元的住院費及其他開銷。一個星期後,出院的龜住進了女士家,成為她家新成員和她朋友圈裡的小寶貝。“你能想象嗎?她和它素昧平生呢!”柯弘斐倍感驚奇。

邂逅心儀小可愛

享受眼見為實的愉悅

花鳥市場裡每天發生着各種故事,“80後”UP主小暴将它們記錄下來,B站賬号“小暴養龜說”中。

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龜有着長壽、吉祥等美好寓意,在爬寵圈中的關注度不一般。小暴覺得,花鳥市場的自在環境,為愛龜者們提供了天然的交流平台和公開的選龜環境。“你可以在網上購買寵物龜,但你看不到實物,難免遭遇貨不對闆、視頻加濾鏡、拍照開美顔等問題,導緻收到的寵物與理想存在差距。

“網購也許适合那些熟悉寵物類别、深谙價格門道的資深玩家,但對新手玩家來講,花鳥市場的選購環境更為友好。”比如,新手青睐的龜屆“地攤三傑”花龜、草龜、巴西龜,在花鳥市場可以平價買到。而在直播間,因着商業炒作和包裝,價格至少翻個倍。“草龜當中,有一種金線草龜非常漂亮,網購價格大約40-50元一隻,但我在花鳥市場買,每隻才15元。網上炒作的那些高價特殊個體,在花鳥市場其實觸手可及。”

在小暴的鏡頭裡,愛逛花鳥市場的既有老人,也不乏中青年。曾經,城市裡花鳥市場繁多,老人能在這裡找回年輕時的上海味道。對于“80後”“90後”,與小可愛們零距離接觸的市場環境,将他們帶回了爛漫童年。

在這裡,懂行的玩家享受眼見為實的愉悅,與店主巧妙博弈;豐富多彩的動植物品種雲集一堂,自帶科普功能。當都市裡人聲鼎沸的市集被日漸繁密的高樓大廈陸續隐去,這座花鳥市場的存在,保留了一座大城市的人文情懷——有摩登現代、精緻時尚,亦有人間煙火、自然野趣。正如小暴所說:“走進這個環境,你就能感覺到尋常生活中接觸不到的自在。”新聞晨報·周到APP記者何雅君

來源: 新聞晨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