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2 18:44:22
本文由森醇悅原創首發于頭條号:森醇悅作者:玺茗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1

為什麼同樣是喝普洱茶,老茶客們能說得頭頭是道,特别有專業範,而自己,隻能含糊應和幾句好香、好喝之外,實在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與别人一起品茶時說兩句,即使是新手也會給别人是老茶客的感覺。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2

一、回甘生津

回甘:是因為茶湯中含有的糖苷類物質(糖苷類物質最簡單的結構是水解單甯)會附着在我們口腔,經過一段時間的分解,産生葡萄糖,因此我們在吞咽茶湯的時候就會感覺到甜,這個過程就叫回甘。生津:是因為茶湯中含有的糖苷類物質附着在我們口腔,經過分解,産生了沒食子酸,沒食子酸刺激唾液腺不斷分泌唾液。就感受到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像泉水一樣不斷湧出,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流口水,這個過程就叫生津。根據生津産生的部位,分為舌面生津、齒根生津、兩頰生津、舌底鳴泉。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3

二、體感

指的是在喝茶的過程中,會有打嗝、發熱、冒汗的身體感受,主要表現在後背、掌心、額頭等身體部位。這主要是和茶葉的内含物質有關,茶湯裡含有大量的水解單甯,經過分解會産生沒食子酸和葡萄糖,這些物質被人體吸收後,葡萄糖分解産生熱量,就會出現發熱感。産生發熱感還與茶多酚、咖啡堿類物質有關,它們會加速人體内的循環,促進新陳代謝,茶葉中茶多酚、咖啡堿含量高的茶相比之下會熱得更快一些。喝茶時有這種感受的時候,說明茶葉内質豐富。當然體感是人體對茶的感受,不同的人,反應是各不相同的,所以不要以自己的感受去定義别人。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4

三、喉韻

簡單來說就是喝茶之後,茶湯帶給喉嚨的感受。喉韻的産生主要跟茶葉中的氨基酸有關。氨基酸含量越豐富的茶葉就越容易讓人感受到喉韻。人的整個消化道是有鮮味受體,喉韻就是這些鮮味受體對茶湯中的氨基酸的反饋。喉韻一般用深淺來衡量,從喉部到胸腔乃至丹田。茶湯吞咽下去之後,我們可以感受到茶湯順着喉嚨往下走的感覺,是一種舒适感、愉悅感。如果感覺茶湯一入喉就沒了,那就是喉韻淺;如果感覺茶湯像股暖流,直入丹田,那就是喉韻深。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5

四、水路

形容茶湯流過口腔、喉嚨的感受,是觸覺感受。一般會用到細、細膩與粗、粗糙來描述。好的水路細膩,不好的水路粗糙。最形象的比喻就是好似不同材質的面料摩擦過人的肌膚帶來的不同感受,如柔軟絲滑的綢緞,隻感細膩;粗糙毛躁的麻布,隻覺粗糙。水路細膩,茶湯咽下絲滑順暢無阻礙;水路粗糙,茶湯下咽有阻礙刮喉。水路細膩說明茶葉内含物質豐富且制作工藝精湛,水路粗糙一般内含物質寡薄。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6

五、飽滿度

指茶湯内含物質豐富帶給口腔的一種充實感,又可以指茶湯的“厚薄”。品飲時可以感受得到茶葉内含物質豐富,浸出豐厚的滋味,并且多種不同的味道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給人飽滿厚實的感受。茶湯入口之後,在口腔中我們能清晰直觀地感受到茶湯如米湯一般粘稠、飽滿、厚實等,而不是淡薄的。影響茶湯“厚薄程度”的因素主要是茶葉中的氨基酸、茶多酚、可溶性的糖以及果膠等物質的含量以及茶葉内質在茶湯中的浸出的多少。茶湯的飽滿度和茶葉品質直接挂鈎,通常生态環境越好,樹齡較高,茶葉的内質含量就越高,沖泡出來的茶湯飽滿度也會更高。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7

六、收斂性

喝茶後,舌面與口腔周圍出現的緊繃感、澀感,是指苦澀感轉為回甘的快慢和強度。簡單來說,收斂性就是茶湯的苦、澀味在進入口腔後,被感知到消退的過程。是一種複合且有反差的品飲感受。收斂性越強的茶,苦、澀味在入口後,馬上被感知,随即又迅速消退,化為回甘的過程迅速。而收斂性較弱的茶,苦、澀味在口腔内消退得慢,甚至口腔會一直延續着苦、澀味。苦澀味從被感知到消退持續的時間長短,就是收斂性的好壞。

以上6個普洱茶品鑒術語就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用的,下次再與人一起品茶時,就不會無話可說啦!

普洱茶生茶常見的品鑒術語(學會這6個普洱茶的品鑒術語)8

喜歡我分享的原創内容,記得在文末點贊支持哦。

點擊上方關注,了解更多有深度的普洱茶專業知識。

#普洱茶##喝茶##茶葉知識##茶生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