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總說孩子開口說話晚的孩子更聰明,但是作為媽媽還是擔心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問題。孩子已經一歲多,平時活潑愛笑,但是無論怎麼引導都不說話,别人家的寶寶不到一歲就開口說話,這并不是某一個家庭的情況,反而是目前很多家庭的普遍現象,正常孩子語言發育時間表是怎麼樣呢?寶寶什麼時候說話不算晚?
那麼今天我們來了解下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有關概念,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于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智力低下、聽力障礙、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語言環境不良等因素均是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常見原因。若發現兒童有語言發育遲緩現象,應努力查找病因。若兒童無以上明确原因而出現的語言發育明顯延遲現象,則稱為特發性語言發育障礙或發育性語言遲緩。
正确認識語言發育遲緩
不管是網絡上對于語言發育遲緩的偏見,還是社會上不少家長對語言發育遲緩的認識。從這裡面我們都能看見這樣一個問題:大衆對于語言發育遲緩的認識還停留在老舊的觀念之中,并不知道語遲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定義。很多家長都會說,貴人語遲,長大就好了。其實語言問題不僅僅是語言問題,更是關乎孩子的認知,感統,思維等。
關于如何改變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家長們一般分為兩派:一派認為語言發育遲緩就得靠專業的語言矯正訓練,否則會影響孩子以後的說話發音;另一派家長則認為孩子的語言有自我糾正的能力,完全不需要語言矯正就能恢複。從表面上來看,兩種觀點其實都有道理,不過語言問題終究還是得靠科學的論證方法來證實。
我們先說語言發育遲緩能不能靠孩子的“自愈”恢複,可以,語言發育遲緩是有可能通過“自愈”恢複的。不過這個可能性很低,低到什麼程度呢?大概是百分之八點幾,那麼問題來了,面對這麼低的恢複可能性,有幾個家長願意賭一下呢?恐怕很少有家長會做這個選擇,因為一旦做了這個選擇,等于将孩子的語言未來交給了虛無缥缈的“命運”。
語言發育遲緩的主要表現
(一)言語表達障礙
語言發育遲緩兒童運用語音和口語表達的能力明顯落後于正常兒童。如過了說話的年齡仍不會說話;開始說話後,語言表達比正常兒童發展慢或出現停滞;雖然會說話,語言技能較低,詞彙和語法應用均低于同齡兒童水平。語言發育遲緩的篩查标準是:24個月詞彙量少于30個,30個月結構表達量男孩少于3個、女孩少于5個。
(二)語言理解障礙
語言理解出現不同程度延遲,特别是智力發育遲緩兒童表現尤為明顯。可出現語言理解困難和遵循指令困難。
(三)交流障礙和行為異常
語言發育遲緩的兒童,尤其是智力發育遲緩的患兒,可出現語言學習和交流障礙,如不會說句子隻能說單詞、言語不連貫、發音含糊不清、言語令人難以理解、回答問題時出現鹦鹉學舌樣表現等。由于交流障礙和心理因素,可出現不願與他人交流、與别人缺少目光接觸、煩躁、多動、不合群和自傷、傷害等異常行為。
如何幫助孩子開口說話?
1、要有耐心。說話的時候注意不用太複雜的語句,簡單、直白一些,盡量多次重複,保證孩子記憶。
2、說普通話。很多家長都是工薪階層,帶孩子的都是老一輩的父母,很多會導緻孩子在學會普通話前學的是方言,之後很難改正,要從父母做起,普及普通話。
3、陪伴不能少。不要因為累忽略孩子的教育,可以在平時的遊戲中介紹每種物體的名稱及使用方法,有效引導。
4、興趣是關鍵。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語言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可以用唱歌等方式來引導,跟着孩子的興趣,在互動中學習。
其實家長們根據正常孩子語言發育時間表就可以判斷寶寶什麼時候說話不算晚,一般在正常範圍有上下浮動都是正常的,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了寶寶的情緒。
參考文獻及資料:
[1]章依文等.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早期幹預研究." 中華兒科雜志 45.1(2007):4. [2]章依文, 金星明, 沈曉明, & 張錦明. (2006). 2~4歲兒童語言發育的抽樣調查. 中國實用兒科雜志, 21(3), 3. [3]李國凱等. "家庭養育環境對發育性語言障礙兒童語言發育和社會情緒的影響." 中國當代兒科雜志 19.5(2017):5. [4]章依文, 金星明, 馬駿, 吳虹, 江帆, & 陸靜塵等. (2006).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的早期幹預研究. 2006(第三屆)江浙滬兒科學術會議暨浙江省兒科學術年會論文彙編. [5]宋成忠, 馬豔平, 楊凱, 殷翠萍, & 嶽壽偉. (2012). 遊戲療法在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訓練中的應用.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7(2), 3. [6]陳蓁蓁, 李桦, & 朱麗莎. (2008).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訓練探讨. 中國婦幼保健, 23(34), 2. [1]陳蓁蓁, 李桦, and 朱麗莎.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訓練探讨." 中國國際言語治療會議 中國醫師協會, 2007. |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